第16章 三花之道,歷練下山
- 洪荒:巫妖爭霸,從廣納門徒開始
- 顛公夜狐
- 2039字
- 2024-12-15 01:26:36
李牧忽然渾身一激靈,背后惡寒,不知被何人惡意惦念。
環顧一周,用心感應,也未尋出端倪,只認為是錯覺使然。
現今他身已初具太乙生機,只需一絲氣機,便可登堂入室,得入太乙之境。
不過這太乙之境,還是太過低下,如今的洪荒,大能尚存不少,對其來說,確實兇險無比。
【神守巫圣戰法】,還是要以此為基,否則將路走絕,如何修煉也是枉然。
想定之后,李牧拍了拍自己這具被師尊斬出的本體,飄然而去。
十年未見,上清一脈已經完全適應截教之名。
云中子執掌外門,多寶執掌內門,烏云仙執掌隨侍之仙,三人共御萬仙。
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由于問心局的緣故,此次截教山門大開,納入門徒不過萬余人。
正好應了萬仙之名,優劣參差卻是強的太多,至少在善惡一念之上,不會為大教累積禍源。
“大師兄?!?
金靈第一個發現李牧歸來,飛一般的飄過來。
其余人聞言也紛紛矚目,圍聚過來,七嘴八舌的問著李牧這十年間去了哪里。
李牧看著這些尚顯青澀的師弟,師妹如此有活力,也是欣慰不已。
經三百年講道,師尊成圣,立教賜福,得了不少好處,他等的境界也都突飛猛進。
以云中子最甚,將直接越到了金仙后期,與他這金仙巔峰只差一毫,果然不愧是有大福源之人。
再有便是多寶,金靈,龜靈,無當,也都入了金仙,已然到了中段之境。
趙公明,三霄,玉鼎,道行等外門弟子,也是緊追不舍。
僅隨侍五仙,只堪堪破入金仙前期,資質稍遜一籌。
看來如此別類,當真是有些道理。
李牧揮手壓住眾人話匣,朗聲道。
“師尊初得圣位,需穩固些許時日,道場封閉百年,吾等不可荒廢,當激流勇進,才可不失師尊顏面。
明日起,為兄將替師尊,講道九十載,之后為兄便要入世歷練,爾等要緊守山門,堅定心意,不可妄念生魔?!?
“是,大師兄?!?
眾人聽聞大師兄又要開講,欣喜不已。
之前三百年講道,便使他等受益不少,只恨三百年太少。
如今又可聞道,都摩拳擦掌,要再上一層。
“大師兄,我等什么時候才可下山歷練?!?
金靈性子跳脫,從未出過山門,對山下世界卻是感興趣的很。
“凡我截教門人,入太乙之境,皆可下山歷練,但出山門之前,諸多注意之處,需多有了解。
云中子,玉鼎,道行三位師弟,之前都是散修中的翹楚,你等可多請教他三人,可避禍兇?!?
云中子倒還無所謂,他本福源傍身,趨吉避兇乃是本能,并未受多少挫折。
玉鼎,道行二人卻是沉默不語,山下,到底有什么好的。
巫妖橫行,弱肉強食,處處兇險,每次出了洞府,說不得便再無回歸之日。
便是在洞府內,也有隕厄之危,那種提心吊膽的日子,他等再也不愿去體驗。
此事李牧自也是知曉,所以才要在下山之前,為師弟,師妹們再次鞏固修為。
“好了,不要在此聚著,去召集門人,為兄明日便開壇講道?!?
“是,大師兄?!?
諸位師弟,師妹離開紛紛去召集門人,李牧留云中子說話。
“云師弟,吾走之后,大教一應事務,便交由你主事,切記看好師弟,師妹,莫要闖出禍來?!?
“大師兄放心,師弟定將此事放在心尖,不使諸位師弟,師妹有恙。”
“為兄是最放心你的,此次下山歷練,為兄將先入西昆侖,隨后一路向北,若有師弟,師妹下山,可讓他等來尋我。”
“是,大師兄。”
云中子本來投門,卻引大禍,幸得李牧心寬,不計前嫌。
不但將其納入門內,還委以重任,云中子心存感激之下,自是事事皆用全力。
李牧看在眼里,自是寬心不少,玉鼎與道行在此,也已融入其中。
試問冷清的玉京金闕,又哪里比的上充滿生機的仙域真境。
一日后,萬仙齊齊聚于元鳳崖之下,李牧一眼望去,人頭攢動,彼此謙和,真乃一副盛景。
怪不得眾人只羨萬仙來朝,不慕金仙擊鐘,這等人擠人的親近感,真心讓人舒坦。
李牧輕拍漁鼓,玄音妙出,喧嘩之音瞬息不復,萬仙齊齊行禮,隆音沖天。
“恭迎大師兄?!?
“諸位師弟,師妹免禮,今日為兄代師尊講法九十載,為爾等詳解【玉清三花道】,鞏固【五氣朝元】。
三清一家,三花之道與五氣之決相輔相成,道途正合,同修可使爾等修為更深一層,爾等切不可輕視。”
“是,大師兄?!?
見萬仙凝神,李牧再拍一下漁鼓,借其妙音之力,開始講解三花之本。
“夫三花者,乃精,氣,神之表,分人花,地花,天花三道。
精為玉花,氣為金花,神為九花,又分陰中之陽,陽中之陽,陰陽中之陽。
首煉精化氣,后煉氣化神,再煉神還虛,最終聚之于玄關一竅。
神氣精混而為一,迸發顯圣,可萬劫不侵,乃【三花聚頂】之相。
又合內息周天,不視,不聽,不言,不聞,不動,生五行之精氣生尅制化。
為青魂,白魄,赤神,墨精,皇念,銜尾成五行小周天。
歸于黃庭,迸于絳宮金闕,乃為【五氣朝元】。
正所謂,三花聚頂得歸根,五氣朝元通透徹,當如是也?!?
此一段妙言講完,只見元鳳崖下,各種氤氳升起,仙光乍現,破境顯道,連綿不絕。
萬仙之內,得【五氣朝元】者,全數也,得【三花聚頂】者,也近三一之數。
此還是臨陣突破,若得日后細細參磨,最少有半數可二道同修。
萬仙沉溺道中,九十載瞬息而過,李牧收起漁鼓,看著元鳳崖下閉目潛修的萬仙,滿意的點點頭。
經這九十載講道,他對此二道之解,也到極致,三花五氣印證其身,本體已有八枝亮起。
最后四枝,當應于【道德無上經】,李牧心中有數,便悄然起身,離山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