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半空橫渡穿插敵后
- 穿越雪豹之我是周衛國
- 隨云逸
- 2022字
- 2024-12-11 15:00:00
因為絕對的服從,所以作為中尉,即便是毫無理由,周衛國也能隨意毆打鞭笞眼前的軍曹,更別說,周衛國還是有理的一方。
自然,這也是軍曹在遭到周衛國的巴掌后,不僅沒有反抗反而是立即低頭認錯的原因所在。
或許,在小鬼子的想象中,絕對的服從也是武士道的一種體現。
當然了,絕對的服從,在其他地方或許不是個好習慣,但在軍隊之中,卻并不能說是個壞習慣。
世界上其他的軍隊也不同程度地強調著服從的重要性。
只是,像日軍這樣將服從建立在對人格的踐踏之上的,那也是絕無僅有的。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憋屈的氛圍,所謂物極必反,向來以等級分明、絕對服從著稱的日軍之中,卻是屢屢出現了“下克上”的事情。
只能說,日軍也真是軍界的一朵奇葩。
但不管怎樣,得益于小鬼子內部嚴格的等級制度,周衛國也是有驚無險地度過了此劫。
嗯,你別說,掌摑小鬼子還挺爽的!
眼見著軍曹已經誠懇地認錯,周衛國又是狠狠地瞪了那軍曹一眼,這才滿意地轉身離開。
而轉過身大步離開的周衛國,心中暗喜的同時,卻也還止不住地狂跳。
能不跳嘛,所謂行百里者半九十,若是卡在這最后的一道關卡,周衛國就算是死了也不能瞑目啊!
好在,總算是有驚無險地度過了。而在離開了這道崗哨之后,剩下的路就都是平趟了。
收拾好心情,快步走向了街道對側的建筑,轉過一個街角,躲過接口小鬼子的視線,周衛國很快進入了建筑的內部。
相較于對側的德意志銀行,這道建筑明顯要殘破許多。
好在,國軍的戰力到底優先,因此這道建筑雖然挨了幾炮,倒也并沒有倒塌的風險。
登上略略破損的樓梯,周衛國很快也是攀爬到了樓頂之上。
俯身看去,地面上,小鬼子似乎還在崗亭揉著紅腫的臉龐。
心中略定的周衛國也是再度仰頭望去,卻見虎子正趴在對面德意志銀行樓頂的女墻上,給自己小心地招著手。
當即,周衛國也是向對側的虎子招手示意:他已經準備好了。
對面的虎子自然也是立即會意,撿起地上拴著石塊的繩索,稍稍往后退了幾步,隨即一個沖鋒,手中的石塊便是瞬間脫手而出。
二十多米的距離,對于脆皮大學生或許是遙不可及的距離,但這對于一個身高一米八的強壯戰士而言,簡直不要太簡單。更別說,虎子這邊的銀行還比周衛國那邊的樓高出不少。
隨著“砰”的一聲,帶著繩索的石塊也是在周衛國所在的樓頂穩穩落地,繩索隨即也是略略繃直。
因為在靠近戰區的邊緣,這點動靜在十好幾米的距離上,根本沒能引起下方小鬼子的注意。
饒是有這個信心,周衛國還是小心地趴在女墻上小心地往下張望了起來。
還好,樓下的小鬼子依舊沒有任何反應。
事不宜遲,在確定沒有引起小鬼子注意之后,向對側打了個手勢,周衛國隨即也是將繩子向自己這邊拉過了一段。
等繩索有了一定的長度之后,接下來就是如何固定繩索的問題了。
可惜的是,此刻的樓頂之上,除了一堆的碎石,就再沒了其他東西。
顯然,用這些碎石固定繩索是極不安全的。
沒辦法,周衛國只能是用自己的身子作為固定物。
只見周衛國先是將繩索在自己的腰部上繞了一圈,牢牢系緊之后,又選了一角還算完整的女墻,而后便是坐了下來,雙腿往女墻上一蹬,一個簡易的固定便算是完成。
朝著對面的虎子再度招了招手,虎子隨即也是緩緩拉動繩子,直到將繩索徹底繃直,這才將銀行這頭的繩子加以固定。
相較于周衛國那頭麻煩的固定方式,銀行這邊就要簡單許多了。
現成的德意志旗桿,就是最好的固定位置。
很快,一條橫跨街區的繩索也是已經準備完畢,而早在周衛國獨自前往對側大樓的同時,小分隊一眾的戰士們就已經做好了索降的準備。
隨著虎子把繩索固定王排長帶著他的炮兵排的戰士們站在了最前排。
不過,說是索降,周衛國的手頭可沒有那些現代化的設備。
因此,想要過到對面,只能是靠著戰士們徒手攀爬而行。
好在的是,小分隊的每個人都是輕裝而來,短短二十幾米的距離,對于國軍的這些精銳而言,倒也不算是什么困難。
唯一要注意的是,因為周衛國一側固定不算太過穩固,因此,每次所能運送的人,卻是不能超過三個。
因為居高臨下的緣故,王排長和虎子自然也都是看到了周衛國的固定方式的。
因此,兩人自然對上人的問題,也是心中有數的。
作為排長,王新也是第一個站上了女墻,雙手握住繩索,身體微微前傾,稍稍用力之下,王新整個人也是騰空了起來,雙腳隨即在后方士兵的幫助下一齊交叉扣在了繩索之上。
至此,王新整個人都與繩索掛在了一起。雙腳雙手齊齊發力間,王新隨即也是開始在半空之中挪動了起來。
這攀爬繩索在陸地上并算不得什么高難度的科目,可在這半空之中,其難度還真是升高了不少。
地面的微風,到了這半空之中卻是變得又急又利。本就不算太穩固的繩索,在清風的吹拂之下,也是變得越發的晃蕩。
這還不算,尤其腳下還是一隊小鬼子,任何的聲響都有可能引起下方鬼子的注意。
而一旦鬼子抬起了頭,在這半空之中,幾乎就是活靶子。
個人的生死也就算了,一旦被鬼子發現,其余將士勢必也將被圍剿,而這次的繞后行動也將徹底失敗。
單單是這份心理的壓力,便可想而知了。
好在,在場的戰士們都是從戰火紛飛中走過來的。
面對即將呼嘯而來的炮彈,都能手不抖地拆散炮架,就更別說現在這點風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