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籌資金力挽狂瀾
- 離婚后,我消費能知道未來
- 獨孤一葉
- 2443字
- 2024-12-14 21:34:42
林哲坐在會議室中,眼神凌厲,視線掃過所有在場的高管和財務人員。
一時間氣氛緊張得仿佛空氣都凝固了。
張曼曼手中捧著一份最新的財務報表,低頭仔細查看著。
“到底還有多少資金缺口?”林哲沉聲問道。
張曼曼皺了皺眉,抬頭回答:“銀行貸款和私募撤資的問題加在一起,缺口大概有5億。”
“銀行的部分呢?”
“三億。”張曼曼嘆了口氣,語氣中帶著深深的疲憊,“為了爭取這筆貸款,公司幾乎動用了所有能動用的資源,甚至還壓上了我個人名下的一些資產。但現在還沒最終結果。”
林哲點點頭,表情平靜卻暗藏鋒芒:“這樣,銀行的問題你來解決。作為公司負責人,這本來就是你的職責。而且你的人脈資源也比我強,這點不用多說了吧?”
張曼曼抬眼看了看林哲,眼中有一絲不滿,但卻無力反駁,只能輕輕點頭:“那剩下的2億怎么辦?你有辦法?”
林哲淡然一笑:“剩下的部分,我來搞定。”
會議室陷入短暫的沉默。
其他高管面面相覷,沒有人發出聲音。他們已經耗盡所有辦法,實在不敢相信林哲還能創造奇跡。
但林哲卻沒有絲毫猶豫,站起身來離開了靜得出奇的會議室。
林哲獨自一人坐在公寓,翻閱著過去的工作記錄和通訊錄。
作為曾經的項目負責人,他在投融資領域積累了不少資源,只是這些年隨著職務變動,聯系變少了。
他撥通了第一個電話:“趙總,是我,林哲,還記得我嗎?”
電話那頭傳來爽朗的笑聲:“林哲啊,當然記得!上次的合作,回報率高得嚇人,怎么了?找我有事?”
林哲開門見山:“趙總,我現在有個地產項目,回報率保守估計能達到20%以上,半年見效,絕對是個優質標的。您有沒有興趣投資?”
“20%?半年?”趙總遲疑了一下,隨即笑道,“聽起來不錯。不過現在市場環境不太好,我手頭也有些緊張……”
“趙總,我了解您的擔憂,這次投資絕對不是空口白話。我們手里的項目是政府主導的核心商業地塊,幾乎沒有虧損可能。”林哲語氣篤定,接著補充,“而且趙總,您信我一次,我保證這會是您今年做的最正確的決定。”
趙總沉吟片刻,終于答應試水:“好吧,我可以投5000萬,但有個條件,回報率不能低于20%,而且我要優先退出權。”
“成交。”林哲果斷答應。
短短兩天時間,林哲陸續聯系了幾位老客戶,最終成功籌集到近1億資金。
解決了一部分缺口,他回到家中打開筆記本電腦,登錄交易軟件,一雙眼睛死死盯著屏幕上的深錦信股票。
系統的聲音還在耳邊回蕩:“妖股……目標價預計突破120元。”
當前價格已到85元,林哲的賬戶顯示總額36,956,470元。
林哲心中一震。
此前他已經買入了2000萬的股票,如今賬面盈利近1700萬。如果此時再追加投資,盈利空間會更大,但同時風險也在增加。
“貸3000萬全倉殺入。”林哲果斷下了決定。
他用自己的奔馳等財產作為抵押,申請了一筆短期信用貸款,并在第二天追加買入股票。
幾天后,股價突破120元。
隨著深錦信的股價一路飆升,林哲的心跳也在加速。
他毫不猶豫全部賣出,獲利4000多萬!
籌集到1.4億后,依然需要彌補剩余的6000萬缺口。
他決定引入新投資者。
經過一番篩選,他找到了一家在尋找優質地產項目的私募基金,同時聯系了一個曾經的商業伙伴王總。
與王總在咖啡廳會面,林哲直入主題:“我現在手里有一個核心商業地塊項目,政府主導,回報率和市場前景絕對毋庸置疑。你有沒有興趣加入?”
王總摸了摸下巴,問:“這次融資需要多少?”
“6000萬。”
“可以,不過有兩個條件:第一,我要占股;第二,我要有優先收益權。”
林哲點頭:“沒問題。你的資金到位后,我們立刻簽協議。”
“OK。”王總比了一個手勢。
最終,林哲將籌集的資金方案整理好,交給張曼曼。
“資源部分5000萬到1億;個人出資4000萬;引入新投資者6000萬。加起來,2億資金缺口補齊。”
張曼曼看著他,眼中復雜難辨:“沒想到你還藏了這么多底牌。你真是讓我刮目相看。”
林哲淡然一笑:“我答應過你,這個項目一定能成。”
張曼曼看著他,忽然覺得眼前這個男人比想象中更不可預測。
她忽然認定,他不是在靠運氣,而是真正的實力派。
……
資金籌齊之后,接下來是競標環節,張曼曼公司有成熟的團隊,林哲感覺在幫不上忙,就回家待著去了。
轉眼半個月后,這天,林哲再次接到張曼曼的電話。
張曼曼的聲音聽起來比平時更加沉重:“林哲,我們有麻煩了。政府相關部門收到了匿名舉報信,內容涉及我們項目的資金來源和團隊背景。雖然大部分內容都是無稽之談,但因為項目涉及敏感領域,舉報已經引起了足夠的關注。項目審批流程已經被暫停了。”
林哲瞬間冷靜下來,沉聲道:“具體是什么內容?你拿到舉報信了嗎?”
“我已經讓法務部門拿到了舉報信,舉報的內容大部分都是捏造的,但由于涉及敏感性問題,我們暫時不能掉以輕心。”張曼曼的聲音帶著些許焦慮。
林哲的眼睛變得深邃:“好,我現在過去。別擔心,問題有我來解決。”
掛掉電話,林哲深吸一口氣。
舉報信的背后,顯然有人在幕后操控。而在這個節點,無疑是有人試圖利用這次機會卡住他們的項目審批。
當林哲趕到公司時,張曼曼和法務團隊已經在會議室等著他。
他們把舉報信和相關的審批文件放在桌上,林哲拿起信件翻看,目光迅速掃過。
信中的內容夸大其詞地指責張曼曼的團隊資金來源不明,甚至暗示其中有非法資金流動。
盡管這些指控幾乎都是無中生有,但問題的關鍵在于——這個舉報觸動了審批部門的敏感神經,特別是涉及到資金來源和團隊背景的部分。
“這份舉報信非常有針對性,內容雖然不真實,但它通過挑起公眾疑慮,足以引發相關部門的重視。”林哲分析道,“這些指控會導致政府在審批過程中進行更為嚴格的審查,這就意味著審批流程將會被拖延,甚至中止。”
張曼曼皺著眉頭:“我們現在已經暫停了競標進程,但任何拖延都可能導致我們失去優勢。”
“不要慌,”林哲一邊翻看文件,一邊冷靜分析,“這份舉報信里涉及的資金來源和團隊背景,可以說是惡意抹黑。但問題是,它正好利用了審批部門對敏感項目的過度審查。不過,我們只要將這些問題一一澄清,反而能把對方的陰謀暴露出來。”
法務人員緊張地看著林哲:“可是,如果相關部門開始調查,我們可能會被迫暫停一段時間,甚至影響競標進度。”
林哲微微一笑:“正因如此,我們要先發制人,找到舉報背后的真正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