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東平府董平
- 水滸:魂穿陽谷縣令
- 彌勒肉搏人類
- 2008字
- 2024-12-26 11:21:07
朱賢揮揮手。
這差別就出來了,唐繪起碼在拍馬屁上面沒有吳用拍到點子上。
“吳押司被本官派出公干,難民安置之事,你需多多上心。若是能將這兩萬難民全安置在縣內,大考之時本官也能在上官面前長臉。”
心知此事關乎朱賢官途,不敢不上心,面色一凝,拜道:“小人省得,請恩相放心,此番此不讓恩相失望。”
朱賢也知唐繪是個懂事的,心知大考的重要性。朱賢點頭,對唐繪也放心:“如此最好,汝也知最近東平府不太平,有一伙賊人連番攻破范縣、壽張,殺官造反。知府大人為此焦頭爛額,已經上書朝廷請派兵征討。東平府今年大考必定墊底,若是本官能憑戶口大增入上官的眼,當記你首功。”
唐繪大喜過望:“多謝恩相提攜!”
朱賢升官,他作為體己人,不也是雞犬升天,水漲船高?
若是能借此去了末流官,那也是光宗耀祖的喜事!
朱賢又手書一封,厚著臉皮遣人送去東京。
同科進士不少人都在東京任職。科舉前,朱賢也曾在文會上結識了許多青年俊杰,又有同科之情,朱賢厚著臉皮請其在大考中為朱賢說情一二,也是極好的。
更重要的是這次大考,以東平府如今的狀況,朱賢必定鶴立雞群,這才有臉皮去東京請托。若是朱賢為官平平無奇,無甚功績,怎好如此輕易就浪費掉同科情誼?
須知一榜進士多達三百人之巨,那自然也是天才和天才,庸才配庸才。沒有政績,哪有那么多同科情誼給你隨意浪費?
朱賢新官上任,也不求這次大考能升官,能在東京露個臉都是許多人求之不得的好事。
將信件再三斟酌,確定沒有不妥,便叫人快馬送去東京。
兩世為人,雖然繼承了原主的記憶。但那個同科對于朱賢來說到底還是個陌生人,朱賢也是臉皮不夠厚,交過信件,老臉一紅。
只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朱賢深知以他的身份背景,想要有所作為就得厚著臉皮將能用上的資源都用上。
世事無常,誰能說得清楚?
說不定這個同科日后也能求到自己身上?
你請托我,我請托你。同黨不就是這樣出來的嗎?
這事在這個年代也屬正常,只是朱賢到底是個現代人,來到大宋滿打滿算不到半年,一時心態上還轉變不過來。
信件送走之后,朱賢深思一番,確定以如今東平府的狀況,是自己上位最好的機會。
其中最關鍵的便是一定不能讓西城所李彥來到陽谷,否則陽谷被他一頓禍禍,不僅這么好的機會會白白浪費,更是會讓許多人永遠閉眼在這冰天雪地里。
李彥還在范縣禍禍,那里有許多人都跟武松上了梁山,留下許多無主田地,足夠李彥吃許久時間。起碼得三四月份他才能處理完范縣,時間足夠,再到朝廷派兵征討梁山,已經是下半年的事兒了。
到時朱賢說不定已經找到了魯智深?
加上梁山有半年時間練兵,到時不管朝廷派誰來,梁山也能抵御一二。
實在不行,朱賢肯定不會坐視朝廷打破梁山,擒殺武松。說不定到時朱賢直接率領阮氏三兄弟抄起大軍,破朝廷大軍后路,從此上山落草,一了百了。
當然,不到萬不得已,朱賢實在不想上山。如今大宋雖氣數將盡,但畢竟已有天下一百余載,人心歸復。有個官身,很多事情都好辦了許多。
再說,也不能浪費了進士的身份不是?
一榜進士,那可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升官都比別人快很多。
……
東平府。
府衙。
知府程萬里這半個多月都沒睡個好覺。先是西城所弄出來的難民一股腦涌進東平府治內,許多縣城請求糧草支援。
后又來了個大寇,糾集難民,攻州破縣,先破范縣,后打壽張,速度奇快。程萬里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倆縣便先后告破,最近聽說大寇又裹挾難民,上了梁山落草。
難民加上裹挾的百姓,兩三萬人,幾乎是一路反賊!
程萬里一邊緊急向朝廷求援,一邊叫來東平府兵馬督監董平,商討防御事宜。
東平府離梁山不遠,若是賊人攻來,打破了東平府,那他程萬里即便以身殉國,也難贖其罪!
程萬里素知董平秉性,一向對其沒有好臉色,只是如今形勢所迫,不得不好氣道:“董都監,此番梁山勢大,掠州陷府,你需勤練兵馬,做好十分準備。謹防那梁山賊寇來犯。本官已經上書朝廷,不日便將有大軍來討,你若勤勉,屆時吾可情書由你領兵,也賺些軍功。”
董平一喜,他對程萬里之女程婉兒垂涎已久,屢次托人求親,只是董平平日里風流成性,程萬里萬萬不敢將自己獨女推入火坑。此事便僵持下來。
如今程萬里有事所托,豈不是求親的好時機?
董平當即拜道:“恩相放心,有某家在,管叫他梁山來多少人,便死多少人!”
董平趁機又道:“恩相!某家對婉兒一片真心,天日可表。董平今生非她不娶,還望恩相成全!”
程萬里苦笑,董平的秉性實在不堪,他萬不能答應,只能應付道:“都監,非是我不允。吾乃文臣,汝是武將,相贅為婿,正當其理。只是如今諸事煩擾,婚嫁之事實非時節,待朝廷大軍到來剿了梁山,那時議親,便是最好不過。”
董平聽了,面色一暗,心中不甚愉快,只道:“多謝恩相。”
董平為人風流,心胸狹隘,幾次求親不成,對程萬里早已有怨。此次被當面拒絕,更是不滿。
程萬里只看董平臉色便知曉他的心情,安撫道:“都監稍安勿躁,吾女年歲也小,多等幾日又有何妨?你我文武相佐,若能結為姻親也是美傳,吾安有不允之理?
只是你也知東平府近日狀況,實非接親的好時節。”
董平怎么會聽勸,悶聲應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