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在剛剛的戰斗中寧凡并沒有消耗多少體力,無需恢復,正好趁著靈運轉之時迅速挑戰下一位。
動用最后一次挑戰機會。
13號秦懷古對陣8號花顏悅
還不等眾人再度震驚,雙方就已經登上法場,打開陣法法術對出了。
寧凡此次的對手是一名女子,其身著鵝黃長裙,鳳眼杏鼻,煞是美艷。
不過其性子可謂是雷厲風行,戰斗剛一開始,便開啟了碧靈法體。
同時在手鐲法器的加持下,法域在場中迅速鋪開,很快便將寧凡包裹在內。
四面八方的藤蔓樹杈向著寧凡襲來,密不透風,沒有留有一絲逃脫的機會。
不過寧凡并不著急,因為關于此女的大致信息,早已記錄在他的腦海里,對此種情況,他早有預料。
花顏悅,練氣中期,身懷碧靈法體,在減少木系術法消耗的同時,還可加持提升3到5成威力。
并且,在靈石的收買下,寧凡還從內門得知,她還修有一門木海法域。
此法域一旦施展開來,域內生成無盡樹海藤林進行攻擊和限制,直到靈力耗盡才會消失,專克突進類的體修,劍修等。
但這并不代表能克制寧凡,因為他同樣修有法域類術法太阿庚金,能抵御隔離木海法域。
在木海即將掩蓋寧凡身形之時,一道金光升起,瞬間便將周圍藤蔓樹干盡數切碎。
就連對手也驚訝不已,事到如今寧凡竟還藏有法域作為底牌。
并且看其法域品質絲毫不低,與木海法域對抗起來不落絲毫下風。
冷哼一聲,花顏悅增大靈力輸出,心中嗤之以鼻:
“修有法域又怎樣,跟我比靈力消耗,你還嫩了點。”
在內門之間的法域對抗中,花顏悅憑借靈體特性,還從未有過敗績。
木海法域再次挺近,庚金法域被擠壓地搖搖欲墜,形成道道裂縫,仿佛下一刻將要破碎一般。
然而寧凡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感靈化體根據對方源源不斷所散發的木靈力,已經感知到了其準確位置。
在法域崩毀的最后一刻,寧凡祭出了那枚金靈珠,強行催發內部的金靈力。
一陣強烈的靈力爆發,使得周圍靈力紊亂,在短時間強行擾亂了法域的形成。
抓住此次機會,寧凡一躍而起,借助之前庚金法域所改變的地形,快速接近,直至攻擊距離足夠。
一口庚金之氣噴出,在鎖定了對手的方向后,將阻擋在前的所有樹木藤蔓擊穿,直直飛向隱藏在背后的花顏悅。
其雖然震驚寧凡是如何發現她的,但也知曉此時當務之急是應付這道庚金之氣。
其威力之大,她也是知曉的,上品法器都不能抵御片刻,看來只能想辦法躲避了。
不再想著攻擊寧凡,轉而施展木遁左突右沖,試圖避開這道氣息。
很可惜,這是無用之功,寧凡冷冷一笑,只要她一直維持法域,他就能一直鎖定她,逃無可逃。
可一旦她撤下法域,寧凡便可手持金厥刀施展遁術突進身前快速解決戰斗。
說到底,還是她太過于依賴法域的隱蔽強大,想先天立于不敗之地。
時間也差不多了,寧凡也不打算繼續耗下去了。
趁著對手分神躲避庚金之氣,寧凡隱蔽氣息提前蹲守在一處。
等到將對方追趕過來之時,手起刀落,護體靈力破碎。
寧凡再獲一勝,排名成功晉升至第八,代表著他獲得了參加升仙大會的名額。
同時在比賽剛結束的那一刻,從空中還飛來了一道法旨,由在場的長老接了下來。
內容繁榮,言簡意賅而言就是,因寧凡擊敗三名同境內門弟子,滿足了宗門條件,現如今授予其內門身份,最后勉勵一番。
至于內門弟子的青色道袍以及令牌,會有專人在大比結束后送往他的洞府。
自此,寧凡關于宗門大比的唯一目標已經達成。
在后續的幾個時辰里,也有人認為他消耗過多狀態不佳前來挑戰,不過都被他所一一擊敗。
畢竟目的已經達成,也無需再隱藏實力了,也是到這時眾人才明白了寧凡的恐怖實力。
在大比結束,宗門發放完排名獎勵后,關于技藝盛會的事項也在此刻宣告全宗。
在等待宗門宣告完畢之后,寧凡立馬趕往丹坊,繼續磨練丹術技藝,為幾天之后的丹道大會做準備。
不過在此之前,寧凡回了一趟洞府,將內門弟子的道袍和令牌換上。
一并送來還有一塊升仙令,想必應該是參會的資格證明,檢查一番之后,將其收入到了戒指當中好生保管。
幾天的時間一晃而過,寧凡接到林楠言的通知后便立馬結束了閉關,隨即與他一并趕往當日宗門大比所在的地方,也是如今技藝盛會的舉辦場所。
在坐上飛舟,趕到目的地后,寧凡發現此地的規格模樣與之前大為不同。
中央的區域分割成了四塊,分別對應著四門主流技藝:丹術,符箓,陣法,練氣。
然后再在每一門的區域中分為兩個年齡場地:五十歲以外和五十歲以內。
至于其他奇門雜藝類,因修習人數稀少,都歸于邊緣處進行比試。
寧凡在向場中外門執事出示了前幾日在丹坊報名所給予的丹會令牌后,很快便在其帶領下找到了屬于他的比賽位置。
在盤腿坐下后,寧凡拿起擺在一旁上面刻著規則二字的玉簡,靠向額頭用心神仔細進行了一番閱讀。
由于之前曾了解過,寧凡很快便對此次的丹道大會有了一個更為清晰的認知。
此次丹會的三輪篩選,重點分別在于速度,質量,以及天賦。
不過具體的項目內容倒是沒有提及,只能等篩選開始之后才能夠知曉。
并且此次丹會為了公平公正,所有丹師皆須用岳霽宗所統一準備的制式丹爐。
杜絕了以丹爐品質取勝的可能性,能夠最為純粹直觀的展現丹師技藝。
在了解完初期的規則后,寧凡左右探望,觀察著周圍選手,想收集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但可惜,因為還沒進行篩選,參賽人數足有數萬人之多,一時之間眼花繚亂,也看不出什么來。
只知曉在五十歲內的區域里,大多都是年近半百,身顯疲態之人,極少像寧凡這般的年輕。
畢竟丹道技藝大多是由時間經驗所積累而出,并不像陣法符箓一般看重特別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