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倫之戀
李世民這時候也快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痛心地看著兒子李承乾、李泰在重演他當年為了登上帝位,兄弟相殘的情景,他一定體會到了父親李淵當年的心情。而二子相爭的結(jié)果是,李治成為了太子。
李治是一個老實人,有點兒木訥,沒有什么壞心眼,而且對權力沒有強烈忘我的欲望。可能是他知道自己不可能當上皇帝,也就盡著一個兒子的孝心,不添亂、少說話、常裝傻。李世民知道守業(yè)比創(chuàng)業(yè)更難,讓一個野心不大的人去做皇帝,在他眼里比讓一個強勢的人做更好,李治就這樣稀里糊涂地成為了太子。而這時候李世民的身體越來越差了,李治也就順其自然地干起了“代理”皇帝的活兒。這時候的武才人已經(jīng)在一邊看得清清楚楚了,李世民已經(jīng)撐不了多久了,而李治還是一張白紙,等到李世民一命嗚呼了,李治就會成為皇帝。無疑李治真的就是武才人要等待的機遇,如果不趁早有所動作,等到李治真的坐上了皇位,情況可就大不相同了。
有史家認為李治和武才人是出于感情才在一起的,這點沒錯,不管雙方的出發(fā)點是什么,兩人的感情畢竟是深厚的。可能李治對武才人的感情更加純潔一些,最少武才人對他來說實在是沒有什么可利用的東西。而武才人的出發(fā)點可以肯定不單單是出于感情,可能更多的是出于出人頭地的欲望。試想一個在人生低谷中徘徊并急于走出低谷的人,愛情肯定不是第一位的需求。
而當時正好趕上李治和武才人同時侍奉病中的李世民,兩人有了接觸的機會。武才人拿出女人特有的風情,目的只有一個——博取李治的歡心。而李治也不會不懂風情,有美女對自己暗送秋波,心中不免有些非分之想。但是在嚴父面前,李治還是不敢太放肆。兩個人從偷偷眉目傳情開始,逐漸發(fā)展到日思夜想的地步,這樣的地下情要刺激得多。最終李治拜倒在這個比自己大四歲的女人的石榴裙下。估計這時候的武才人看到了人生的希望,至少認為李治是可以依靠的人,至于他以后會怎么對待自己還是個未知數(shù)。武才人一直在期望,可能成為李治的伴侶,可能還能成為皇后,但這時候也不敢奢望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