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城捕王
- 薩蘇
- 1599字
- 2024-12-10 09:17:43
三 神秘的鐵蜘蛛
就在“防盜門大盜”初起的時候,東郊有夫妻倆外出旅游。倆人回家來的時候正要拿鑰匙開門,妻子眼尖,忽然看到防盜門的鎖眼上好像趴著一個蟬蛻。伸手拂之不 落,定睛細看,原來這玩意兒并不是個蟬蛻,而是一個長了八只爪子的“鐵蜘蛛”。這“鐵蜘蛛”八個爪子扣住鎖眼,竟然深深地抓進了鎖身,其硬度可想而知。
這玩意兒誰都沒見過,可是這夫妻倆覺得沒準兒是什么人要用這個玩藝兒破門盜竊,于是將其交到了當地派出所。可惜的夫妻倆都沒什么偵破常識,也不懂得保留現 場,既然想到要交到派出所,就把這個“鐵蜘蛛”從防盜門上摘了下來。如果當時派出所的警察看到防盜門的門鎖上掛著這么一個邪門的玩意兒,肯定會想到它和 “防盜門大盜”的關系,但看到這樣一個孤零零的鐵蜘蛛,可就遠沒有這樣敏感了。再加上這夫妻倆誤以為警察見多識廣,肯定知道這玩藝兒的來歷,也并未多做說 明,結果這個不怎么起眼的東西,就被放在了派出所的辦公桌抽屜里,未被重視。而這起未遂的盜竊案因為案情不清,也沒有損失,干脆沒有立案。直到讀“防盜門 大盜”案件偵破的通報,受理報案的警察才如夢方醒,只能感慨自己放走了就在手邊的立功機會。
實際上,這個奇怪的鐵蜘蛛,正是“防盜門大盜”使用的獨特作案工具之一,如果當時重視了這條線索,只要一化驗就會發現,具有如此硬度的這種合金鋼,正是我國東北一家專門制造反坦克武器的兵工廠的獨有原料。而追到這個兵工廠,“防盜門大盜”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只是,既然錯過了這等機緣,盡管各路兵馬風聲鶴唳,結果一無所獲不說,新案子依然層出不窮,甚至有一起案子,被盜的干脆是一名市局七處的預審員。
七處何許人也?北京黑道上有個說法 – 進炮局(指設在東城區炮局胡同的第三看守所)是上中學,到船板(指設在東城區船板胡同的市公交安全總局看守所)是上大學,到半步橋……您就畢業了 – 半步橋就是市局七處,除了預審專關重犯,很多案犯到了這兒,接下來一步就是送蘆溝橋打靶去也,故有“畢業”一說,意思是您以后就不用琢磨繼續學習的事情了。
這種好地方出來的警察,即便是窮兇極惡的案犯也會談虎色變,躲還躲不及呢,偷七處警察他們家?這簡直是案犯在向北京警方叫板啊,警察們的頭更疼了。
事后談起這個案子,有一位退休的老警察指指自己的腦袋評價道:“這兒,跟不上啦。”
之所以有這樣的評價,是因為九十年代后期,正是我國刑偵領域一個奇特的時代。由于社會的高速發展,人群中普遍彌漫著一種浮躁的情緒,因此“激情犯罪”的現 象愈演愈烈。所謂“激情犯罪”往往情節簡單,策劃粗糙,但后果異常惡劣,社會影響重大。如同生存競爭一般,這也促使警方產生了一批類似“神探亨特”的攻擊 型偵察員,他們常常因為能夠在千鈞一發之際制止犯罪,抓捕乃至擊斃案犯一舉成名。與此同時,傳統的“福爾摩斯型”偵察員也遇到了新的挑戰。正如在浮躁的社 會中永遠不乏踏實的工程師和一步一個腳印認真做人的成功者,犯罪群落中也出現了一批隱在激情犯罪者背后的“智能型”案犯,他們依靠高科技和高智商的結合, 不時作出一些類似“防盜門大盜”這樣的案子。這樣一來,有些依靠老經驗的偵察員不免覺得自己跟不上趟了。
警察和案犯是一對兒天敵。敵變我變,警方的手段和意識也在日新月異。雙方的斗法也就越發精彩。到二十一世紀,北京警方依托電子化和智能化裝備,進入了所謂“科技偵破“的時代,所以二十世紀的最后十年,又被稱作中國傳統”福爾摩斯“們最后輝煌的十年。
宋隊長這次的勘查,仍沒有什么新的進展。好容易擺脫了鐘先生疑懼交加的目光,宋隊長在上車的時候,卻忍不住朝東城船板胡同的方向看了一眼,心里暗中琢磨,這案子,不知道趙老太爺那兒,會不會有點兒什么讓人想不到的線索。
被宋隊長這樣念叨著,估計那天正站在隆福寺街邊上仿佛看風景的一位老爺子,會忽然打個大噴嚏。
“趙老太爺”,是某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給市局十三處老刑警隊長趙長印起的外號,鐘先生家被盜那天,老爺子正在隆福寺給人上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