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畢竟唐德的底線,可是很靈活的
- 赤鷹領主
- 瓦擼
- 2151字
- 2025-01-22 22:05:27
剛開始,這些人遷移起來還有些不愿,得需要唐徳派人趕著走。
唐徳甚至做出了承諾:到了新的地方,他們將會在那里擁有自己的住房,自己也會在那里給予他們可以耕種的田地,并且稅收只有五成。
稅收倒不是唐徳不能再低了,而是再低了就沒有人信了,在這貴族主導一切的世界里,事情就是這樣的,這些底層民眾都有著很重的奴性。
起初,唐徳這樣的承諾,并沒有多少效果,這些不會相信他這一個“貴族”會有這好心,跟著他們走,不過是出于骨子對貴族的畏懼和服從以及活不下去了的聽天由命。
但很快,這便發生了改變,因為他們發現,跟著走,這路上是管飯的!而且是他們一年到頭都吃不上幾次的飽飯,這可比什么“貴族的承諾”來的實在。
唐徳這時也是反應了過來,對于這些人來說,要想調動這些人的積極性,還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來的更直接。
然后,他給又給了這些人第一份工作——幫助運輸。
當第一批抱著試一試的人,領到了實實在在發到他們手里的糧食后,情況便完全不同了,這些搖身一變成了他物資運輸的主力軍,這一下便解決了唐徳的現今的運力不足的難題。
剛開始唐徳給他們的報酬還是從各小貴族那里掠奪來的各類物資,糧食、布匹甚至是牛羊。
到后來就干脆的變了直接給錢或者就干脆的記工分了,需要什么到了河對岸再直接買,或者直接拿工分在唐徳剛設立的供給社中換了。
這情況在第一批過了河,并在唐徳的幫助下順利的安置下家中老小,又一次返回投入運輸工作之中,唐徳的信譽也就算建立起來了。
到了最后,他們才剛到地方,準備要攻打那些小貴族的領地,還沒動手呢,便有帶路黨找了上來,甚至已經有人打包好了東西,跟在他們隊伍的后面了。
圍住小貴族的城堡時,外圍就已經有大批的民眾在眼巴巴的等著了,因為按慣例,攻下城堡后,唐徳會先拿出城堡中部分的糧食分給他們,待到后續伊莎帶著后續兵馬前來接收,然后才會招募他們進行運輸。
這一來,唐徳最大的難題卻又成了,要如何來協調、安置這些人了。
這些人大多數都是拖家帶口的,這一路上的吃喝拉撒全是事,唐德一時都覺得焦頭爛額,無比的想念卡拉,他這位軍需官,她最擅長安排協調這些事情了,有她在這一切肯定能辦的井井有條。
不過好在伊莎這位女騎士也很能干,能協調組織好一支軍隊,放到這里組織這些“運輸隊”也是沒問題的,加上唐德掃蕩的地域也不算大,遷移的人口也不是太多。
那些手里稍有點兵力的貴族,此時也是破了膽只會龜縮在自認為堅固的城堡里,盡可能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不敢出來給唐德添亂。
畢竟唐德的底線,可是很靈活的,原本只是不想花費太多的時間和兵力,但真狠下心來,架起炮車、投石機,就他們那城堡也經不住轟的。
而他們的結局只有一個,讓唐德掛在城墻上,這一點上唐德好似沒有半點騎士精神,對于他們的贖金,唐德更愿意將他吊在城墻上。
只有一些身份很特殊的,唐德才會守一守貴族間的規則留他們一命,倒不是唐德看上了他們的贖金,而是擔心以后自己會有手下落到別人手中,這樣做不過是想以后能留有一線生機。
這樣忙活了大半個月,唐德終于是撤兵了,那些龜縮在城堡中的貴族們松了口氣,唐德這尊可恥的瘟神終于是回到對岸去了。
唐德也是不得不走了,因為斥候回報敵軍主力部隊到了,這次來的不止是教會的軍隊,還有紅楓、坎格兩領的貴族聯軍,人數近五萬人,還不包括那些征召來的民夫苦力,浩浩蕩蕩的推進。
不知是因為人數太多,還是前鋒剛敗的緣故,對方行軍的速度并不算快,每天也就以二三十里的速度在推進,現在還有近百里的距離,唐德完全有時間慢慢的將搭起的浮橋,甚至把河對岸三十里內的樹林都給燒了。
反正河對岸的民眾幾乎都讓自己給遷走了,這些樹林一燒,往后說不得在那上面開墾出的田地反而更肥沃。
這一舉動,不但讓唐德這一邊的視野更廣闊,也徹底斷了對方想要就近取材建造木排船只,甚至加固營塞對方都等后方運送上來的,要不就得在河上游的山區中去獲取,那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可也是不小。
順游放流而下?不說輝光河上游水游端急,有多危險,唐德也巴不得對方這樣做,到時他在下游就是一個“感謝老鐵辛苦送來的木頭料子。”
自已掌握著幾乎所有的船只,到時對方放下來,自己撈就行了,這樣倒是省自己重修要塞的木料了,不然他還得自己組織人手去砍呢!
唐德不得又一次感慨起輝光河的水勢,這條河也就野豬要塞這一段地方緩和下來,沿著河流的連綿的山脈在這里又像讓斬斷了一般出現了一個二三十里的缺口。
而從這里往上便是一大環流,巨大的水流在南岸的山體上切出了幾乎是九十度的懸崖,而泥沙卻是卷到了北岸,沖積出了一片半月形的狹長平原,到了這里又受下游山體所擋,水流放緩了來,河面變寬,就是似一個天然的水庫,在往下經過一個“爆布”后,河道又重新變窄,水流又始加快,在群山間穿梭。
整條河流也就這一段適合航渡,別的地方別說是跑船,就是扔下個鐵坨,也能給你沖沒了,這里的氣候又溫熱,河流也似乎不會凍結,對方要想大規模渡河只能拼了命來爭奪這里。
這也是雙方為何在這里完全沒有像子的水軍。
第四日,敵軍主力部隊也終于是到了河對岸,浩浩蕩蕩,各類唐徳認識的不認識的旗幟飄蕩,近五萬兵力在加上那些征召來的民夫力役,看起來好似無邊無際似的,河對岸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
這一部到來的敵軍顯得更加慬慎,在離河岸還有十余里,便扎下了營,數萬人的軍隊,扎下營盤自然不小,連營數里,唐德站在要塞的高處望去,入眼的盡是各類的帳篷、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