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配置仿生流場
- 掛科了,系統成了我的學習監工
- 魔術師曌靈
- 2004字
- 2025-01-03 16:00:00
周一,沈華南安然無恙地來到了實驗室。
徐凌和余文凱已經開始了數據的模擬。
“怎么樣了,有哪種流場比較合適了嗎?”
沈華南背著手,彎著腰,看了看徐凌面前的電腦屏幕,問道。
思考片刻,徐凌回答道:“目前最優的是蛇形流場,特別是多孔碳嵌件(PCI)以鋸齒狀插入陰極的肋骨中時。”
“不錯,那你們還繼續嗎?”
沈華南輕聲問道。
“當然要繼續,說不準還有更好的方案呢?”
徐凌當即回答。
“那我稍微提醒一下,課題研究的截至時間是本周四,你們到時候務必要提交你們的論文和報告。”
沈華南著重說道。
徐凌的心情瞬間就緊張了起來。
看來一定要抓緊了啊!
......
轉眼,兩天過去了。
“徐凌同學,你們的結題報告開始寫了嗎?時間不多了。”
沈華南問道。
“嗯......”徐凌撓了撓頭,說道,“剛把傳統的流場種類測試完,仿生流場還沒試過。”
“那你們就先這樣吧,把你們已經找到的最優的呈現出來。”
沈華南語氣略顯強硬。
“可是,萬一仿生流場的效果好很多呢?”
徐凌不愿放棄。
“時間不允許了啊,滿打滿算只有一天了,而且仿生流場這個東西不見得就比傳統流場好啊。”
沈華南的的神色有些著急。
他接著說道:“你們先把結題報告做完,等你回魔都了繼續研究也可以啊?”
回魔都做哪有這里方便,回去連新版PEME都不一定有。
“老師你相信我,我明天一定能交一個報告上去。”
徐凌立下了軍令狀。
沈華南不好再說什么,擺了擺手,任由徐凌繼續實驗。
希望他能準時交上去吧。
......
所謂仿生流場,是與傳統流場相對的新型流場。
其核心理念就是從自然中獲得啟發。
直流場中加M型阻塞也有仿生的意味,但其大框架還是直流場,沒有根本上的變化。
比較典型的仿生流場有樹形、葉形,還有血管形、肺形等等。
而徐凌最終采取的流場就是肺形流場。顧名思義,其流道的設計與肺葉上毛細血管的排布很相像。
并且,肺形流場是蛇形流場的優化,它不僅具備了蛇形流場的大部分優點,而且它能夠使氫氣在流場內均勻分布,進而獲得適當的流速和壓降。這一點,似乎和生物的肺部也很相似。
雖然最優的流場已經找到了,但時間卻是異常的緊張。
現在已經是周四晚上的十二點了,本來報告已經是要提交的,但沈華南為徐凌爭取了一下,可以讓他周五早晨八點提交。
徐凌和余文凱不得不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了。
“你把你自己的論文完善了,我來寫結題報告。”
余文凱率先提議。
“那你的任務會不會太重。”
徐凌不想占便宜。
“沒事,我的效率很高,要是你做完了,我沒做完,你再來幫忙。”
余文凱的語氣很自信。
徐凌點了點頭:“好!”
花了兩個小時,兩人終于做完了所有的工作。
“呼——”
徐凌長出了一口氣,扭了扭有些僵硬的脖頸,然后將論文和報告打包用郵件提交了。
“終于搞完了啊。”
余文凱疲憊中又有些感慨。
突然,他轉過頭看向徐凌,問道:“對了,你論文準備發在哪里?”
“就發在《電源技術》上吧,我看沈老師他們的論文都發在那上面的。”
徐凌思索片刻,回答道。
“也可以吧,雖然不是SCI,但也是中文核心了。”
余文凱回應道。
嗯?居然不是SCI嗎?
那不行!
經過了上次發論文的經歷,徐凌對論文期刊的這些含金量多少有些了解了。
他不認為自己的ABS系統發不了SCI。
于是,徐凌問道:“那有什么SCI適合我這個問題嗎?”
“JPS!《Journal of Power Sources》,影響因子有八點幾。”
“那你覺得我這個ABS能上嗎?”
“試試看唄!”
JPS么?徐凌記在了心里。
這時,余文凱又開口問道:“通訊作者你準備掛誰?”
“沈老師唄,不然掛誰?哦,對了,你來當第二作者吧。”
徐凌的聲音有些激動。
“二作就不必了,到時候把專利賣給我就行。”
余文凱淡淡地說道。
“專利?”徐凌一時間有些愣住了,“不是!你真要買啊?我以為你開玩笑的。”
“笑話!誰跟你開玩笑,我大學畢業了準備創業,你的ABS很有前景的。”
余文凱眉毛都忍不住揚了起來。
看著容光煥發的余文凱,徐凌心中有些贊嘆,但專利的事情,徐凌沒有直接答應下來。
到時候再說吧。
......
次日上午十點,結題答辯正式開始。
徐凌和余文凱雙雙頂著黑眼圈來到了指定教室。
其實兩點就睡的話應該不會這樣,但誰料余文凱好像打開了話匣子,硬是拉著徐凌大展商業宏圖。
徐凌不知道到底什么時候睡的,他只知道外面天都快亮了。
“徐凌同學,昨天趕報告很辛苦吧,你看這黑眼圈重的!”
陳清國有些嗔怪地說道。
徐凌只好悻悻地點了點頭,心頭有些溫暖。
“嗯,你們的這個報告和論文很精彩!絕對是所有學生中做的最好的,而且觀點很新、很前沿。你有考慮發表嗎?”
陳清國先是大夸特夸,隨后問道。
徐凌隨即說明了要發表到JPS的想法。
陳清國想都沒想,說道:“不錯!確實可以試一下!另外,如果需要的話,你可以把我的名字掛在通訊作者上,過稿可能會輕松一點。”
“謝謝陳老師!”
其實徐凌早就有這個想法了,只是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沒有和陳清國接觸,也不好意思開口提。
沒想到陳清國竟然會主動提出來。
徐凌當然是感激萬分。
隨后,陳清國和另外幾名老師輪流提了一些問題,都很簡單,就像走個過場。
只是最后,陳清國也提到了專利的問題,他建議徐凌在發論文的同時去申請一個專利,兩邊同時審,不用害怕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