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二次集中訓練
- 掛科了,系統(tǒng)成了我的學習監(jiān)工
- 魔術師曌靈
- 2019字
- 2024-12-21 16:00:00
五月一號,上午九點。
本應該在五一小長假空閑的小型報告室此時卻有些熱鬧非凡。
幾位兩鬢斑白的老教授并排坐在第一排座位上。他們身后則坐著十來位學生。
這時其中一位老師起身,大步流星地走向講臺。
是曾博遠。
清了清嗓子,他用很真誠的語氣說道:
“同學們,很高興你們能在準時參加這次的訓練,我們也不想過多占用大家的課余時間,但時間緊!任務重!希望大家理解理解。”
“那么這次訓練呢?之前已經(jīng)說過了,是兩組各自展示本組的實驗報告。然后下面的幾位老師也很想聽聽你們的看法,希望大家認真對待。”
“好了,廢話不多說。開始吧,還是第一組先來!”
曾博遠一說完,不遠處一位男生站了起來,快步走向講臺。
不是一組的組長余文凱,徐凌不認識,聽秦芹介紹,才知道是叫蔣宇辰,是去年也參加過競賽的老手。
麻利地點開了電子大屏幕上的ppt,蔣宇辰介紹了起來:
“我們的首選實驗是乒乓球火箭問題。首先,我想簡單說明一下乒乓球能夠以一個很高的速度被拋射出的原因。
裝有水和乒乓球的水杯被從空中釋放,由于重力作用,在與地面碰撞之前積累了速度和動能。
水杯與地面碰撞后,動能會通過壓力脈沖波傳遞給杯子里的水,水會因此產(chǎn)生射流。
射流擁有較大的初速度,與乒乓球碰撞后,水的能量將再次傳遞給乒乓球,使其能夠運動起來。
以下是我們關于此過程的理論證明。”
緊接著,蔣宇辰向臺下的聽眾展示了詳細的理論證明,包括了壓力脈沖波的相關公式,力場的求解,速度場的推導。
那些極其復雜的微分方程和不停被運用的拉普拉斯變換,讓徐凌大受震撼。
小組其他人也就除了秦芹沒什么反應,其他人都是一臉瞠目結(jié)舌。
徐凌很不解,他拿到這些題目的時候,一直認為實驗才是這些題目的重點。
但從一組的報告來看,他們反而更注重的是理論推導。實驗的展示反而沒那么重要。
大概過了二十分鐘,第一組的蔣宇辰已經(jīng)做完了報告。
輪到徐凌了!
但此時,徐凌已經(jīng)沒了之前的云淡風輕,心中對自己的報告內(nèi)容猶疑不定。
可現(xiàn)在沒有退縮的余地,徐凌只好硬著頭皮開始了報告。
而事情也正如徐凌所想的那樣,有些不妙。
臺下的幾位老師聽著徐凌的報告,都是一臉嚴肅,最后甚至有幾名老師的眉頭都皺了起來。
見此,徐凌愈加緊張,磕磕絆絆花了接近半個小時才講完報告的全部內(nèi)容。
但是,盡管已經(jīng)講完了,徐凌還是十分忐忑。
“好了,徐凌同學先下來吧,報告就放在那不要關。”
曾博遠一邊說著,一邊走上了講臺。
回到座位,徐凌還是沒有平靜下來,心中不斷猜想曾博遠會怎么批評自己。
“沒事,別擔心,已經(jīng)很好了。”
秦芹拍了拍徐凌的肩膀,安慰道。
徐凌強裝冷靜地點了點頭。
一時間,整個小組內(nèi)部的氣氛都緊張了起來。
就在這時,曾博遠開口了:
“第一組的報告做得很不錯,不管是理論還是實驗都說得很詳細,再對一些相關的問題做一些分析和研究就可以了。”
然而,剛夸完第一組,曾博遠話鋒一轉(zhuǎn):
“但是第二組的報告,做得還不夠好。我猜想是第二組的大部分同學沒有經(jīng)驗造成的。幾位老師都表示理解。但這樣的結(jié)果是不行的。接下來我說說你們的問題在哪里。”
“第一,你們整個題目的方向出了問題。你們想當然地把實驗當成了問題的重心,而實際上,如果你們仔細查看過以往比賽人家的報告,你們會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都是重在理論推導,實驗只是對你們理論的一個驗證。”
“第二,你們提高分辨率時,想到抽真空減少環(huán)境氣流的影響。這是沒錯的,但你們想當然地以為水滴形狀更接近球形的效果更好。這是因為,你們沒有對水滴形狀對分辨率和放大倍數(shù)的影響做出嚴格的推導。”
雖然曾博遠最開始表示了對徐凌和小組的理解。但他后面的話,在徐凌和小組眾人看來幾乎等同于全盤否定了。
小組幾人的心情瞬間落到了谷底,哪怕是后加入小組的秦芹臉色也很不好。
只有已經(jīng)和一組成員坐在一起的穆語涵臉上還洋溢著笑容。
而所有人中,最難受的,莫過于徐凌了。
徐凌之前還在為自己堅持用抽真空的方法提高分辨率而沾沾自喜,沒想到現(xiàn)在卻是得到了這樣的評價。
察覺到徐凌幾人的臉色不太好,曾博遠連忙說道:
“徐凌同學,不要太過在意這些問題。作為大一的學生,第一次參與競賽,沒有經(jīng)驗是很正常的事。你們盡快完成改進就好了。不要過分苛責自己。
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完善理論推導并不是什么難事。”
是啊,有問題改就行了,什么理論推導又會難過不可壓縮Navier-Stokes方程全局解的推導?
徐凌的心態(tài)立即放平了許多,同時對這個問題更加重視了起來。
想到之前做實驗的時候,還笑話過放大倍率的測量太簡單,徐凌頓時感覺臉頰發(fā)燙。
沒有再在意徐凌幾人的心理狀態(tài),曾博遠說回了正題:
“總體而言,本次報告的展示任務圓滿完成。希望兩組同學繼續(xù)加油,有問題解決問題,能改進繼續(xù)改進。
下次訓練是模擬對抗。到時候,還是我們這些老師作為評論方,你們兩組一正一反。
誰是正方,誰是反方。現(xiàn)在就要確定下來,以便你們準備。”
確定正反方!
徐凌的注意力瞬間集中在這幾個字上。
其他學生的目光也轉(zhuǎn)向了曾博遠。
最終,曾博遠提議讓兩組的組長進行猜拳決定。
余文凱出的剪刀,徐凌出的布。
而后余文凱先選,他選擇了正方。
反方自然就是徐凌小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