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雙雄問道
- 東方艾艾大戰西門吹雪之比武招親
- 超云艾艾
- 1965字
- 2024-12-09 18:18:10
薛昭與李白,宛如文曲星與武曲星同臨凡塵,在科舉的盛大舞臺上各綻異彩,一文一武,狀元加身,那榮耀的光輝仿若璀璨星辰,剎那間照亮了整個京城,成為街頭巷尾、茶樓酒肆間人們津津樂道的傳奇美談。朝廷感其殊勛,恩賞優渥,賜予高官顯爵,自此,二人踏入仕途之路,然心中那份不羈與壯志,未被官場繁文縟節所束縛。
李白,此子生就一副灑脫傲然之態,似那從天而降的謫仙人,雖榮膺文狀元之名,卻對朝堂這方天地的風云變幻滿懷熱忱與無盡探索欲。他久聞魏征之名,仿若聽聞絕世智者的傳奇,在朝堂之中,魏征仿若擎天之柱,以其忠直敢諫的風骨、深謀遠慮的卓識而威震朝堂。李白那不羈的靈魂瞬間被牽引,決然前往拜謁,欲從這位傳奇人物身上汲取經世致用的智慧靈泉,探尋治國安邦的康莊大道。
這一日,陽光灑落,清風徐來。李白身著一襲月白錦緞長袍,腰束墨玉絲帶,劍眉入鬢,星目含光,一頭烏發以羊脂玉簪束起,整個人散發著一種超凡脫俗的儒雅之氣。他昂首闊步,隨身的折扇輕搖,似在揮灑詩意才情,徑直向著魏征府邸而去。
魏征府邸,朱門銅環,威嚴肅穆。門前小廝見李白前來,趕忙上前躬身行禮,通傳之后,李白被引入庭院之中。但見庭院幽然,青石鋪就的小徑蜿蜒其間,兩旁繁花似錦,枝葉搖曳生姿。微風拂過,花瓣飄飛,似在輕舞相迎。
俄頃,李白抬眸望去,只見魏征款步而來。魏征身著一襲青灰色素袍,衣袂隨風飄舞,他面容清瘦,然那一雙眼眸猶如寒星,深邃而明亮,透著洞徹世事的睿智與不怒自威的氣度。額間的皺紋仿若歲月鐫刻的智慧紋理,訴說著他多年為朝堂嘔心瀝血的過往。
“文狀元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魏征拱手作揖,姿態優雅從容,聲音低沉而醇厚,仿若洪鐘,雖言辭謙遜,然那股久居高位的威嚴卻如影隨形。
李白見狀,趕忙疾步向前,長揖到地,“魏大人,學生李白久仰您的大名與風范,仿若仰止高山,渴慕已久。今日冒昧前來,實是心中敬仰之情難以抑制,渴盼聆聽大人之教誨,請教朝堂與治國之道,望大人垂憐賜教。”言罷,昂首挺胸,目光誠摯而熾熱地望著魏征。
魏征微微仰頭,朗笑一聲,“狀元郎客氣了,請入座。”說罷,側身抬手,示意李白入內室。
二人分賓主落座,侍從悄然奉上香茗。那茶盞精致典雅,白瓷映著嫩綠的茶湯,熱氣氤氳升騰。李白卻無心賞茶,輕搖折扇,抱拳而起,“大人,當今圣上志在開創曠古未有之盛世宏業,然學生觀之,朝堂之上仿若江湖風云,各方勢力縱橫交錯,暗流洶涌。大人以為當以何策應對此等復雜局勢,方能撥亂反正,保我大唐江山社稷長治久安?”言罷,目光緊緊鎖住魏征,似要從其神色間探尋出絕世謀略。
魏征輕抿茶盞,微微閉目,似在品味茶香,又似在思忖應對良策。少頃,他緩緩睜開雙眼,目光深邃而悠遠,緩聲道:“君上圣明,此乃我大唐之幸,黎民之福。然欲成就宏圖偉業,恰似駕馭滄海巨舟,需精心平衡各方勢力,令其相互制衡,又協同共進。廣納四海賢才,不論門第高低,唯才是舉,使其如眾星拱衛北辰,各展其能,各施其長。且施政之要,在于以民為本,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當輕徭薄賦,使百姓安居樂業,倉廩充實而知禮節;興修水利,保農田豐饒,谷滿倉而民無饑饉。農桑昌盛,則國之根基穩固,猶如大廈之基,堅不可摧。”
李白劍眉微挑,眼中光芒閃爍,似有所悟,卻又似有疑惑,“大人所言極是,學生在科舉之時,便深感經世致用之學浩渺無垠,深邃似海,如今聽大人一番話,仿若暗夜見明燈,心中諸多混沌之處,豁然開朗。只是學生自幼鐘情詩文,于那辭藻華章、詩意才情之中沉醉多年,雖略有小成,然于這治國理政之術,猶如雛鳥初飛,尚需大人多多提點指引。”言罷,微微低頭,面露謙遜之色。
魏征目光中帶著贊許與期許,仿若預見良材可塑,“狀元郎有此自知之明,善莫大焉。君與薛昭,一文一武,恰似那文韜武略,相得益彰。若能摒棄嫌隙,相互幫襯,攜手同行,必能為陛下排憂解難,為百姓謀求福祉,創大唐盛世之輝煌篇章。”
李白聞聽此言,心中豪情激蕩,熱血如沸,“大人之訓誨,學生銘記于心,沒齒難忘。定當與薛兄并肩攜手,披荊斬棘,赴湯蹈火,縱遇千難萬險,亦絕不退縮,必不負陛下與大人之殷切厚望。”言罷,起身再次長揖行禮,身姿挺拔如松,儒雅之氣盡顯。
而后,二人仿若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就諸多國策軍機、民生疾苦之事展開深入探討。從那風沙漫卷的邊疆烽火臺,談到繁華熙攘的市井街巷;從選賢任能的嚴苛準則,談到文治武功的相輔相成。李白只覺今日與魏征一番交談,勝讀十年圣賢書,往昔諸多懵懂困惑之處,此刻皆如云開霧散,心中對未來在朝堂之上施展抱負又多了幾分篤定與周全之謀劃。
直至夕陽西下,余暉似金紗,鋪滿庭院。李白方起身告辭,他步伐輕盈而穩健,帶著滿滿的收獲與深沉的思索,大步離去。而他與魏征的此次會面,恰似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雖暫無波瀾涌起,然其蘊含的力量,卻在未來的朝堂風云變幻中,注定要掀起驚濤駭浪,書寫一段波瀾壯闊的傳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