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正月十五。
和孫愷預料的不差,蕭縣終究不是大縣,對于元廷而言,窩在蕭縣的孫愷和占山為王的草頭王沒多大區別,元廷的重心終究還是劉福通、徐壽輝這樣的巨寇。
徐壽輝去年八月起兵,十月建都蘄水,國號天完,年號治平,擁兵十余萬。
一個實力強勁的新政權誕生,對于封建王朝而言才是頭等大敵,也是元廷必須剿殺,以儆效尤的重點。
這也是為何朱元璋謀士朱升提議‘緩稱王、廣積糧、高筑墻’的核心意義。
群雄并起,說起來打的都是誅滅暴元的旗號,可大一統的思想對于封建政權而言根深蒂固,也就是說,一個政權,除了自己外,所有人都是敵人。
早稱王,固然能快速吸攏民心,擴張實力,但同時也會成為元廷的主要滅殺目標和所有義軍的假想敵。
和徐壽輝、劉福通甚至剛起兵就擁兵數萬的郭子興相比,區區擁兵千余的孫愷只能算個屁,屬于隨手可滅的存在,能得到重視才怪。
孫愷伏案,他這幾日一直在擬定軍律。
沒有軍律約束的軍隊,就算戰斗力不俗,一旦和號令嚴明的精銳之師廝殺,也是敗多勝少,除非孫愷能買到后世的火器,在擁有絕對火力壓制的前提下實施降維打擊。
孫愷制定的軍規是將古代軍規跟后世軍法相結合,擬出的一套軍律。
首先確立的是紀律,除此之外,孫愷詳細制定軍功、軍分、獎懲制。
簡單來說,軍功制是軍功判定方式,如今判定軍功的辦法基本還是以斬首數來確立軍功,不能說不好,但是孫愷還是決定修改為個人、集體制,設立功勞等級和勛章等階,并配備軍事觀察員來記錄。
軍分制則涉及方方面面,比如平時訓練、軍律執行、特殊貢獻等等方面。
軍功、軍分和獎懲、職務升降息息相關。
敲門聲響,戚詳進入屋內,苦著張臉道:“大哥,全城百姓都一一問過,符合要求又愿意來當護兵的健婦只有十一人,還全都是寡婦……”
孫愷并不意外,程朱理學害人不淺,禁錮思想也就罷了,對于女子則提倡‘餓死是小,失節事大’,要求‘存天理,滅人欲’,這一套理論經過一百多年時間發展,雖說還沒到根深蒂固的程度,也對華夏女子迫害不小。
誕生于北宋,興起于南宋,明清登峰造極的裹小腳,與程朱理學興起關系頗深。
現在裹小腳還只在上層社會流行,畢竟尋常民戶家的女子還要下地干活,裹上小腳還干個嘚。
孫愷所謂的符合要求只有兩個。
健壯,大腳!
在如今這時代,很少會有將領重視尋常兵卒的命,畢竟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愿意當兵吃糧的漢子多的是。
死了埋掉,殘了退役,多大點事。
但是身為后世人,孫愷很清楚,冷兵器戰爭,只要不是潰敗屠殺,在正面戰場上陣亡的兵卒一直都是少數,真正死亡的大頭還是在戰后。
流血過多、破傷風、感染等等方面,才是導致兵卒死亡的大頭。
在孫愷看來,每一位在戰場上流過血的軍人都是一筆難得的寶貴財富,讓他們死于戰后,簡直不可原諒。
所以建立護兵營,是孫愷必須要做的事,之所以讓戚詳去征女子,自然是因為女子心細,關鍵還能給傷兵心理上的安慰。
想想看,你是傷兵,現在有個娘們給你縫針,你他么臭不要臉的好意思嗷嗷叫……
十一個與孫愷預期的三五十個,確實少了不少。
“要不把悅春樓的女子都給抓了?”戚詳建議。
孫愷微笑,他讓戚詳去找的是心甘情愿的良家婦女,現在這家伙沒完成任務,就把主意到了藝館姑娘們身上。
“可以,不過還是要自愿,不許強迫,小腳的,弱不經風的不需要,她們是要和我們一起正常行軍的,別半道上倒了,我還得讓人照顧她們。”
“大哥放心便是。”戚詳得令,風風火火跑了。
“養實。”
譚歌,字養實,蕭縣唯一一個投奔孫愷的讀書人。
這幾天譚歌一直待在孫愷左右,為孫愷制定軍律拾遺補缺,提出不少合理建議。
孫愷是主帥,不可能整日忙于案牘,有讀書人襄助,確實省心不少。
華夏從不缺乏人才,真說起來朱元璋創業的主力團隊基本來自一個縣,劉邦起家的本錢僅有一個村……
從這一角度而言,最多一個州縣,孫愷都能湊出足夠多且合格的起家團隊乃至治國人才。
只不過現在孫愷的底氣至少看起來太薄,所以發出征辟讀書人的告示后,談論的多,來投的只有一個。
寧缺毋濫,孫愷無所謂,真心來投的才能放心任用,抓來的沒準還能壞事。
譚歌起身,施禮。
“你是宣撫官,現在交給你一項任務。”
“統領且管吩咐。”譚歌不茍言笑,做事一板一眼,典型的實心眼。
孫愷淡笑:“你負責教會十六名千戶、百戶將這紀律背到滾瓜爛熟,并且監督讓他們去教會所有兵勇同樣背到滾瓜爛熟,另外,以后每天你抽半個時辰,集中所有兵勇聆聽你講解軍功、軍分獎懲制度,務必讓他們熟記。”
“屬下明白,定不辱使命。”
等譚歌離開,孫愷仰靠在椅子上,一臉的疲憊。
和做這些案牘工作相比,他情愿練刀練上半天,再加個負重跑五公里都行。
意識剛進入直播間,孫愷輸入‘好累’兩個字后豁然起身,看著屏幕上突然出現的任務,滿眼震驚、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