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斤精鹽,分裝成三十個麻袋,被裝上了馬車。
朱壯實驚嘆道:“沒想到,他們居然有這么多!”
陳雪瑩也很驚訝,不知道這些精鹽是羅云川從哪兒找來的,心中猜測定然是在九盤山上找到了一處鹽礦。
“趕緊先回去吧。”
三千斤精鹽,價值可太大了,只要全部賣掉,自己便可解決血牙軍的燃眉之急,因此陳雪瑩一刻也不敢停留,生怕耽擱了大事。
“嗯。”
幾個時辰之后,三千斤鹽有驚無險地回到了陳府。
“這么多!”
陳巖青也發(fā)出了如朱壯實一般的驚嘆,隨后趕緊派人卸車,好生安排到倉庫里面去。
陳雪瑩有些懊惱地說道:“可惜,他要價太高,我們獲利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多。”
聽了陳雪瑩的抱怨,陳巖青不由得微微皺眉,問道:“他要多少?”
陳雪瑩說:“兩百五十文一斤。”
陳巖青的眉頭皺得更深了,很顯然這個報價遠遠超過了他的心理預(yù)期。
“你帶了那么多錢去嗎?”
陳雪瑩搖頭:“他沒讓我當(dāng)場給錢,只是給了我一份清單,讓我把鹽賣了之后,按照他給的單子把東西送上山去。”
“哦?三千斤鹽,居然沒要你付錢?”
陳巖青對于羅云川的大手筆暗暗咋舌,這年頭做生意,親兄弟都要明算賬,對方卻接受賒賬,還是如此巨大的數(shù)額。
很顯然,如果陳家黑掉這三千斤鹽,對于羅云川來說,那就是白白的損失。
羅云川敢這么做,那是需要十足的魄力的。
“去安排出售吧,時間上我們要抓緊了。”
“嗯。”
“對了,他還給了我一盒茶葉。”
陳雪瑩把羅云川送的茶葉拿了出來。
茶之為用,最早從咀嚼茶樹的鮮葉開始,發(fā)展到生煮羹飲。
生煮者,類似煮菜湯。
鮮葉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許黃果葉,大蒜,辣椒和鹽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勻。有《晉書》記“吳人采茶煮之,曰茗粥”。
簡單來說,就是把茶葉當(dāng)野菜煮粥吃。
后來,出現(xiàn)了茶葉的簡單加工,采來的葉子先做成餅,曬干或烘干,這是制茶工藝的萌芽。
初步加工的餅茶仍有很濃的青草味,經(jīng)反復(fù)實踐,發(fā)明了蒸青制茶。即將茶的鮮葉蒸后碎制,餅茶穿孔,貫串烘干,去其青氣,但仍苦澀味。于是又通過洗滌鮮葉,蒸青壓榨,去汁制餅,使茶葉苦澀味大大降低。
羅云川讓人反復(fù)捶打鍛造出導(dǎo)熱性良好的鑄鐵鍋,除了用作炒菜之外,還用在了炒茶上。
蒸茶的步驟直接改成了小火烘焙翻炒,最大限度激發(fā)了茶葉的香味。
在原本的歷史上,羅云川的這一制茶方法,要到明代中期才出現(xiàn)。
也正是因為制茶工藝的改進,羅云川做出來的茶葉才能直接沖泡飲用,茶湯清亮,香氣撲鼻。
陳巖青打開罐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氣隨之撲面而來。
跟市面上長江的用蒸煮搗碎的茶葉壓制成磚頭模樣的茶葉不一樣的是,羅云川送的這個茶葉,條索分明,顏色討喜,看起來就比茶餅清爽一些。
“這茶葉羅云川煮過一次給我喝,不需要用刮刀刮成粉末,直接投進茶壺,加上泉水,用小爐煮沸,即可飲用,香鮮濃郁,滋味千變?nèi)f化,奇妙無窮。”
陳巖青再次感覺到震驚。
陳雪瑩是什么人?就世面上的好茶葉,她什么沒喝過?饒是如此,如今卻對羅云川送茶葉,給予如此之高的評價,一下子就勾起了陳巖青的好奇心。
“你要是這么說的話,那我可就要試試了!”
陳巖青按照陳雪瑩交給的辦法,煮了一壺茶。
伴隨著水汽升騰,房間里面頓時就彌漫出一股帶著甜味的茶香,讓陳巖青陶醉了,不由得閉起眼睛,微微昂頭,深深吸氣,一副享受狀。
“聞之沁人心脾,我甚至感覺靈臺清明,宛若醍醐灌頂,當(dāng)真神物也!”
還沒進嘴嘗,陳巖青便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他將小泥爐從火上提起,正要倒入茶杯,陳雪瑩卻是拿出一個帶鷹嘴的茶壺來,笑道:“那羅云川說,剛燒的茶,要倒入公道杯,使得所有人品的茶水口感一致。”
“竟能如此講究!”
陳雪瑩繼續(xù)說道:“他還說,他的這個茶葉,可重復(fù)煮茶沖泡,達十次之多,且每次煮水,味道便清冽一分,實在是千變?nèi)f化,十分神奇。”
陳府使用的是定窯白瓷,陳雪瑩也是這個時候,才看清楚茶湯呈現(xiàn)出漂亮的紅褐色,極為討喜。
陳巖青輕抿一口,頓時一股濃郁的香甜味充斥口腔。
茶湯咽下之后的回甘,讓他不由自主地瞪大了眼睛。
“好茶!實在是好茶!此物若是流入京中權(quán)貴手里,哪怕一萬兩銀子一斤,那些尸位素餐的達官顯貴們,必然也會趨之若鶩!”
說到尸位素餐的時候,陳巖青眼神之中精光閃爍,似是對那些人極為不滿。
賺這些人手里面的錢,然后拿給血牙軍去打胡人,陳巖青那是一點心理負(fù)擔(dān)都沒有。
若說精鹽金貴,能讓有錢人掏錢,那這茶葉就更加金貴,能讓有錢人掏大價錢!
到這時,陳巖青才覺悟過來,不由啞然失笑:“看來,我還是小看了這個羅云川!精鹽雖然金貴,但是跟這個茶葉比起來,實在不值一提!若是貪圖他這一車精鹽,便不再與他交易,實在是舍本逐末,買櫝還珠。”
“他這茶葉,作價幾何?”
之前還覺得這精鹽能獲利頗豐,但是現(xiàn)在,陳巖青竟有些看不上了!
如果能拿到這茶葉的貿(mào)易,那才是日進斗金!
陳雪瑩微微搖頭,說道:“我曾問過他,他只是笑而不語,說送這一罐給我嘗嘗,并未說過茶葉貿(mào)易之事。”
陳巖青哈哈大笑,說:“看來,他這是想考驗我們呢,若是我們能好好做好精鹽貿(mào)易,他才會跟我們談這個茶葉貿(mào)易的事。”
他有些憧憬地說道:“沒想到,這九盤山上,竟然有如此奇人!我甚至都想上山去看看。”
陳雪瑩此時卻又有些調(diào)皮地說道:“那可不行,他說了,只能我一個人上山。等我下次上山回來,我說與你聽好了。”
她對外人時,都是滿臉冰霜,一副生人勿近之態(tài),也只有在陳巖青他們這幾個極為親近之人面前,才會偶爾顯露出屬于豆蔻年華的活潑姿態(tài)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