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主公背后,有高人指點
- 三國:他引領了建安風骨
- 余暉照山河
- 2349字
- 2024-12-06 17:02:43
陳儀看眼前這個衛司眼神忽露狡詐,似笑非笑的模樣,心里猜測他肯定是想要趁機去撈點好處。
無奸不商嘛。
他連忙勸說道:“大叔,你可千萬別偷偷跑去獻策。”
“為什么?”曹操正在美呢,聽見這話臉色一垮,狐疑的問道。
“此策,只是我等在這茅廬之中紙上談兵,能否推行還不一定呢,你要是去獻策,被人問了一堆細節答不上來,那不就丟人丟大了,恐怕還要從此被盯上,生意都不好做。”
曹操想了想,感覺他這策略雖然妙,的確是當地實情、百姓風氣、屯民心氣并沒有考量其中,真正施行起來不會那么容易,而且現在已經開始春耕了,可以說時不我待。
“唔……”曹操思索片刻,展顏而笑,道:“我和棗祗算是相熟,早年他去河東時,曾經來拜訪過家中長者,便是我親自接待,游玩數日。”
“原來如此。”
陳儀眼睛一亮,這老叔的身份,看來還不錯,怪不得這時候還可以走商賺錢,定是走的官軍護衛的主道,繳納足夠的關稅,和各地主公關系都不錯。
“我覺得,如此想法,應當告知于他,讓他去進言,如此折中便行得通了,你覺得呢?”曹操滿是笑意,和善的問道。
做戲做全套,省得這小子以后不肯和自己說這些真實的話。
貴在真實呀,曹操滿意的想。
“這個想法好,多半能成!”陳儀湊到了曹操身前,看起來興趣濃厚了許多,“若是棗祗進言得到采納,那就是有功了,這樣大叔你至少也能分一杯羹。”
“那是。”
“若是如此,能不能分點給我?”
“你想要什么?”曹操露出玩味的笑容,對收服陳儀更有把握了,有所求就好,有渴求、有欲望的人,向來單純,只需要滿足他的需求即可。
反倒是那些……有遠大理想,甚至與自己的理想相悖的人,很難走到一起。
念及此處,曹操不免想起了兗州之中陳宮、王愷、邊讓等許多名流,他們那樣的賢才,就注定和自己不是一路人,想要收入麾下難上加難。
“田,今年春耕的田土,能否分五百畝到我名下,哪怕是租借也行,”陳儀正色的道。
這對于他很重要,任務較為模糊,不需要他親自耕種,好似只要是自己的田土,安排好佃農耕種,然后收成三千石即可,他暗中計算過,今年收成就算不好,五百畝麥也應當足夠完成了。
五百畝!
曹操陷入了沉思,若是一口氣拿出來,自己的身份不就暴露了嗎,若是艱難拒絕,陳儀這小子小心眼,以后很可能慪氣。
“你要田土做什么?”主要相比于耕地,曹操現在更想他去打鐵。
“人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屬于自己的世界,只有找到屬于自己的世界,人生才有意義。我想,農耕才是在真正屬于我的世界。”
曹操:“……”
“可以了可以了,我想辦法給你弄,”曹操聽完有點想吐,他懷疑陳儀就是打算借此機會,廣攬民心傳其農事才能的名聲,最后可以待價而沽,得到各家主公青睞。
在亂世,不靠名士流傳聲名,亦可靠百姓。
只是民間口碑相傳,相對來說要慢很多年。
多少寒門士子,一生篤行于一地,最后方才能等得良主知遇,而后青史留名。
古來文儒,求的不就是這個嘛。
晚飯出來,陳儀在山道相送,曹操雙手叉在腰帶上,遠顧山河蒼翠之景,同時語重心長的問道:“陳子禮,以你的才學,無論是去東郡、陳留,還是到二袁麾下,都大有可為,你可否真心告知,為何不去?”
陳儀把他拉到了一邊,刻意避開了曹純,道:“衛叔,你對我挺好,我就和你說句實話。”
“現在是曹公最難的時候,沒錢缺糧、百廢俱興、缺兵少將。這時候去投,累不說,還沒有多少賞賜,我等他這段苦日子過去了,誒,然后我在秦亭周邊經營好名聲,到時候一去就有賞賜,人才濟濟又不用重任,領一個賢差,有大把自由的時間,還可以占一個‘慕名而來’的名頭。”
“曹公還覺得,各地鄉賢慕名,人心可依,一高興還要重用咱呢!”
“哦!”曹操意味深長的看著陳儀,嘴角逐漸揚起奸詐的笑。
“原來是這樣,還是小兄弟你厲害呀,”他重重地拍了拍陳儀的肩頭,這話說得是語重心長。
旁邊聽了一耳朵的曹純臉色都揪出滿臉的褶了:造孽呀。
……
東郡,鄄城。
“文若,你去與各地豪族再談。”
“志才,你去軍中重新登籍,以二十人為一隊,平均分配勞力。”
“明日,將屯田政令張貼于各城之外,告知百姓、傳于鄉里,今年春耕屯田于陽谷,令周邊三縣盡力完成,就在今年,使無恒產者有望,使動蕩之民心,安定!”
曹操一回來,立刻將所得全數告知,將荀彧和戲志才都看愣住了。
眼前著急的難關,竟然逐條解決了!?
而且每一條都有所聯系,甚至將民心掌控于掌中,上可攜名族共濟鄉里共取扶漢之聲名,下可安置流民動蕩之亂心,往大了說,更是讓大漢府衙再顯大用,根本沒有理由拒絕。
荀彧和戲志才本來就是大才,這幾條政令只是聽到,馬上就有撥開云霧的感覺,之前短時間內想不出來只是單純因為一葉障目而已,這是時代的局限性。
陳儀相比于他們,其實差得還太多,他只是知道“答案”,故此能夠站著說話不腰疼。
“明公,如此當真可沿用十年,乃至數十年!”
荀彧眼神中頗顯震撼,拱手恭維,卻是出自真心,“相比于此前飲鴆止渴的無奈之舉,若是此令可以施行下去,民心之依附在下已可想象。”
最重要的是,如此東郡,定可歸附于曹氏麾下,支持太守府衙之政令。
今年要是天公作美,再能得到一場豐收,那可就真的是安定了!
“此政需長久商議,才可擬出告示,在下日夜不休,也會為明公將各地耆老族老說通。”
“但是,”荀彧又再次躬身,誠懇的問道:“明公出去散心一日,就能想出此等大策?”
“嗯。”
曹操老臉紅了一下,點了點頭。
文若這話沒什么毛病,陳儀只是紙上談兵而已,具體結合各地情況,制出細節的,是我。
……
半夜,兩人從衙署出來。
荀、戲二人在門口不由自主的同時轉頭,深深對視了一眼。
默默無語許久,末了還是戲志才啟唇開口,輕聲道:“文若,你只說過,主公是深諳兵法的名將、肅正風氣之良吏,可從未說過,他竟有如此治理大才!”
“條理分明、設想大膽!竟將整個東郡、半數濟南的各族全部綁于一條船上,而后榮辱與共。此真乃是我之主也。”
荀彧看了他一眼,沉著思索了片刻,道:“不對,感覺明公身后,應該還有高人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