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來自老丈人的質疑
- 大明:靖難遺憾?我一夢改之!
- 長不大的雞
- 2011字
- 2024-12-07 21:02:08
有的時候,他連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
朱棣逗弄著懷里的朱高熾。
不過貌似這胖小子并不怎么喜歡自己,一直在掙扎。
想來,自從朱高熾出生后,自己就很少關注。
不怎么喜歡自己,倒也十分正常。
身旁徐妙云看著要哭的朱高熾,連忙從朱棣手中接過朱高熾。
“殿下,你都把高熾弄哭了。”
“你還是抱月貴吧。”
很顯然,朱高熾確實不喜歡自己,到了徐妙云手中,苦惱便停止了。
朱棣無奈的笑了笑。
“這傻小子。”
就在朱棣享受著為數不多的二人時光,感受著面前真實的徐妙云時。
就見外面傳來腳步聲。
其步伐十分沉重,沒過多久,一道渾厚的聲音傳來。
“這不是朱老四嗎,怎么今天有閑工夫來我這里。”
朱棣回頭望去,身材魁梧,且霸氣十足的中年男人出現在眼前。
老丈人,徐達。
徐達眉目很是不悅的望著面前這位燕王。
在他心里,燕王朱棣就是個紈绔子弟,做什么事都為所欲為。
最重要的,面對妙云給其生的第一個兒子,卻因為天生殘疾而所不喜。
這也讓他對朱棣很是不滿。
親閨女好不容易生個兒子,這小子還嫌棄上了。
徐妙云可是他最喜歡的閨女,知書達理,倘若不是朱元璋和馬皇后有意撮合。
否則,他斷然不會讓這個紈绔娶自己女兒的。
“燕王殿下,若是沒什么事,那就不留客了。”
“來人,送燕王殿下出去。”
朱棣心中深知,自己年少時期的那些所為,讓自己老丈人并不怎么喜歡自己。
這種情況,持續到去北平就藩,他開始帶兵打仗,并成功打贏自己第一場仗開始。
老丈人對自己的印象才慢慢改變。
只可惜,沒幾年后,老丈人便在洪武十七年,駐守北平期間,因病去世。
朱棣道:“看來你對我還是有成見。”
聞言,徐達毫不忌諱的說道。
“要是我沒有記錯,兩個月前,燕王殿下在鳳陽演武場上和其他皇子勛貴們比試。”
“你是墊底。”
“我不對你有成見,該對誰有成見呢?”
“你連刀都握不住,等到北平就藩,面對的都是兇悍的蒙古人,你能保護好妙云?”
“還是說,你一直指望我?”
北平,一直都是邊關的軍事重地。
是他常年需要鎮守的地方。
同樣也是自己這個女婿的封地。
在不遠的將來,他終將遲暮,而朱棣則需要肩負起他的責任,保護北平。
可朱棣演武場上的表現,實在差強人意。
一眾勛貴和皇子中,朱棣就贏了李景隆。
面對秦王晉王等人,都是敗績。
他真的很擔憂,朱棣能否在自己死后,依舊保護好北平。
保護好自己的女兒。
想到這里,徐達心中就很生氣,徐妙云從小沒了母親。
常年呆在馬皇后身邊,自己常年征戰在外,自己對她的虧欠是最多的。
結果,還嫁給了最不靠譜的皇子。
面對徐達如此侮辱,朱棣心中也不服氣。
他早就不是原來的那個燕王朱棣了。
而是永樂皇帝朱棣。
“岳丈,還請你收回你說的話。”
朱棣輕聲道。
徐達譏諷道:“收回?難道我說的有什么不對嗎?”
徐達眸光死死的盯著面前的朱棣,朱棣也盯著徐達。
老丈人和女婿,誰也不肯讓步,氣氛頓時凝固到了極點。
仿佛今天不倒一個,都說不過去。
徐妙云望著這一幕,也是無奈。
一個是自己父親,一個是自己丈夫。
“那岳父大人,敢不敢和我比試比試?”
徐達聞言,大聲笑道:“哈哈哈,你也有臉說這話。”
今年,他四十九歲,朱棣二十歲。
不論是力氣還是耐力等方面,都要比朱棣差很多。
人有的時候,不得不服老。
朱棣不一樣,今年才二十歲,剛好是身體力氣最大的時候。
“不過,既然你想要比,那我自當奉陪。”
“徐允恭。”
“在,父親。”
這時,朱棣也注意到了徐達旁邊的青年。
居然是徐輝祖這小子。
本名叫徐允恭,朱允炆那王八蛋登基后,為了避諱,便改名徐輝祖。
當初在靖難的時候,徐允恭可沒少讓自己吃虧,
白溝河之戰,李景隆大敗逃亡,若不是徐允恭留下斷后,并全身而退。
但凡朱允炆那個王八蛋,沒有那么多猜忌之心,把徐允恭調走。
否則,他是否能夠登基稱帝,尚且兩說。
“既然燕王要比,那你陪他玩玩。”
徐達淡淡的說道。
自己的長子,能力或許沒有李文忠年輕時候那么出色。
可其能力各方面,也并不弱。
唯一不好的地方也就是比較耿直,一根筋,做事較真。
況且,兩個月前的鳳陽府演武場比試,朱棣就曾輸給過徐允恭。
除非朱棣獲得奇遇,否則兩個月的時間,無論其怎么苦練,都不可能擊敗自己的兒子。
“事不宜遲,就在這里比試。”
“不過,你現在若是反悔,還來得及。”
“不要等到時候弄得一身傷,跑到皇上和皇后面前哭鼻子。”
朱棣并沒有被徐達的語言激怒。
在當皇帝的這十幾年時間里,還有靖難之戰的四年時間里。
他早就不是兩個月前的燕王朱棣。
其能夠擁有的經驗和思緒,都成熟不知多少。
“岳丈,何必說這么多,既然要比,那就別廢話。”
徐達微微一愣。
這個臭小子,居然還敢教訓自己了。
真不知道哪里來的自信。
“來人,給我把兵器抬上來。”
徐達雖然一直都在后方指揮打仗,不過還是會練武鍛煉鍛煉身體。
家里也備置些木棍。
軍隊打仗,大部分都是使用長槍。
一寸長,一寸強,只有在大混戰的時候,才會使用刀,避免誤傷隊友。
皇子和勛貴子弟,也都是學習槍法,騎射這些。
少有練刀。
“三場比試,第一場,比裸戰,不使用任何武器,赤手空拳打。”
“第二場,比槍法。”
“第三場,比騎射”
“只要你能贏,那我就收回我剛才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