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野征發兵之日轉眼即至。
這段時間,楊真煉制了足量的“精元活血丹”。這些丹藥,他并不是給自己準備,而是打算發給手下所率領的“兵丁”。
當然,他也為自己準備了應急的丹藥。此丹名為“燃命易經丹”,在生死攸關之際服下,可以使真元暴漲,乃至修為都會漲上一大截。
這種丹藥服來效果顯著,自然損害也是極大。此丹一損壽元,服食一次折損十年;二損心性,服過這種丹藥,修為如潮水漫漲,效力一過,又如大海回流,一漲一落過于懸殊,道心在“潮水”漲落的巨力之下難免出現裂縫。
但種種壞處,總壞不過立死,故而楊真是有備無患。這種丹藥煉制不易,市面上早已脫銷,楊真打聽過,眼下已經炒到了近五十寶銀一枚。
他練成了一爐正品,一共六枚,除了這種丹藥,尋常的解毒丹、養元丹、蓄精丹、清心丹皆做了足量準備。
還有符紙,搭建臨時地緣陣的各類符箓楊真也準備了不少,可惜以楊真現在的境界,畫出的符箓,靈性最多留存六個月時間,一旦超時,就會逐漸淪為廢紙。
他還將那日校場演練上的陣法進行了改良,這一個月來每日都在監督旗下眾人演練陣勢,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月練下來,這些人雖然修為仍然不高,但精熟陣法之后,也有了些進退自如的威勢。
準備好了這些,他又去了一趟三一大乾坊,是為求購劍器。沒想到這一次,錢進居然異常大方,用一枚寶銀的價格賣給他一柄十分不錯的寶劍。此劍名為“若虛”,正好與他的表字相同,劍長四尺二寸,與他修長的身量相符,楊真看來看去,沒挑出一點毛病。
白送的是最貴的,這個道理楊真自然知道,但這個當口,他還是選擇接受,因為他還要儲備大量寶蓮。
野外沒有地緣大陣,寶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雖說野征中,各旗每日都有定額寶蓮供應,但這個額度只夠理想狀況下使用,野外情境變幻莫測,楊真認為一定會發生意想不到的情況,寶蓮儲備,必然要多多益善。
除了宅中日常用度的份額,楊真已將所有的積蓄都置換成了寶蓮,儲存在“儲令神符串”中,為野外的各種意外做好了足量準備。
……
……
巨樹如蓋,莽莽叢林遮天蔽日,林間黯淡幽閉,一道道霧氣從土地里鉆出來,又鉆進去。
山石壁上有一只碩大的漆黑洞口,無數藤蔓糾纏在洞口四周。
它們把洞口幾乎蓋住了一半,并且蔓延到了石壁的下方,在地面上爬出很遠。
爬在地上的藤蔓四周,長著上百個“瘤子”,也不知道這些“瘤子”到底是屬于藤蔓的,還是屬于土地的,又或者是某種大蟲子產下的卵。
“雷煞!”
突然,石壁上傳來一聲高喊,緊接著一聲悶響,像是漆黑的巖洞里頭打了一記悶雷,霎時間,順著極尖銳的叫聲,一股黑色洪流猛地從洞口涌了出來。
“火型,擲回刃!”
嘩啦啦,這些長在地下的瘤子一瞬間炸開,上百道身影竄了出來,個個投出光刃,齊向黑色洪流撞去,一陣凄厲的慘叫,“洪流”向天外散去,落下了一陣“黑雨”。
一道身影手執長劍,緩緩從巖石壁里顯出身形,只見他一身皂色,身量修長,相貌清俊,正是楊真。
看著滿地冬瓜般大小的“飛鼠”尸體,楊真滿意地點了點頭:“今日所獲頗豐,善后回寨!”
“是!”回應聲音齊整,仿佛是由一人所發出,上百人與楊真一樣,皆著皂服,低頭撿拾飛鼠尸體,安靜沉默,沒有一絲多余的聲音。
這些飛鼠本命為“寓”,背上生著一對長翅,翅上有羽,似禽類,軀干長滿了長鬃毛,面目兇惡,有尖牙外漏,尾長似蛇。
其最奇異的,還是那一對眼眸,其眼球鼓脹突出,完全凸在頭臉兩側,其上鼓包相疊,布滿了格網紋路,貌似蜻蜓之目。
大野征“道功玉簡”中,寓鼠之目是目錄上的靈材,可獲取道功,折二道功一只,四道功一對。
此獸其他部分雖無甚妙用,不能抵換道功,但肉質尚算不錯,可作為餐食。
進入野外已過了大半個月,漣水縣作為先鋒,沿著既定路線向前掃蕩,眼下營地落腳處稱為“瓊碧林”,算是進入大野深處的銜接地段,林中古怪異獸頗多,但品階都不算高,尚未出現太大危險。
當然,不算危險只是對于楊真而言,這段時間,楊真在這些異獸身上不斷試驗自己的種種術法,在“斗法”這一道上的造詣又有長足進步,各項術法磨煉得更加老練,施展時機也更為從容。
回到道寨中,交割完今日道功,楊真又獨自出了道寨。
野征每日有定額的道功任務需要完成,楊真作為旗長,務必要帶領手下的人優先完成定額的道功任務,如果不能交差,要受到相應的懲罰。
好在楊真野征前準備做得充足,對手下修士的陣型訓練也足夠用心,這半個月來,楊真所率領的“玄”字旗尚未有道功不能完成的情況出現。
完成基礎道功之后,楊真但有閑暇,都會在林中自行搜羅一番,畢竟目前還未進入高危區域,自由活動的空間尚算比較大,應當盡量發揮作為先鋒的優勢,多多積累修道資糧。
他運使起《五行遁術基本法》在林中隱去身形,飛快穿梭起來,不多時已離開營地有十里遠近。
存著楊真這樣心思的修士不少,今日是漣水縣在這塊營地逗留的最后一天,后續的五縣已經在今日抵達,漣水縣作為先鋒,要前往下一處道寨據點進行掃蕩。
下一處道寨據點就徹底到了招搖山深處,危險程度與此處相比已可稱得上天壤之別,到了那樣的地方,即便是楊真,也不敢獨自一人隨意在野間穿行了。
楊真施展起了望氣術《大運見》,四處觀察,尋找有無靈氣波動,或者好運示兆。
突然間,一道淡淡黃煙在東南方飄起。這道黃煙不是肉眼中所見的黃煙,而是觀象中的吉象之兆。
楊真心頭一動,連忙運起遁術,朝東南方向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