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聽闖王講那靖難的故事
- 朱標重生扶蘇,老四助我一統大秦
- 別戳泡泡
- 2097字
- 2024-12-13 08:10:36
李景隆到殿上的時候,還是牽著那頭鹿。
于他而言,這個是歷史上成語的來源。
要是情況允許,他真想日夜讓這頭鹿陪在身邊。
若是能帶回大明了,也算是一個提醒,讓永樂陛下看見了,能想起他之前說過的話。
莫要把自己給砍了。
若是永樂真是這么心狠,他們回去剛落地,自己被砍了。
也讓這只鹿陪自己一并共赴黃泉吧。
到了殿上,李景隆納頭就拜:
“臣趙扶搖,叩見陛下!”
隨后抬起頭,小心地看了看兩遍,心里一驚。
那個獨眼的壯漢是誰他不認識,可是這個身穿龍袍,年輕些的男人,身份就很奇妙了。
這莫非是陛下登基之后,神明再次送來的大明后世皇帝。
那自己這個死在前面的臣子,是否要跪拜行禮呢?
朱標心累,捂著頭,嘆道:
“景隆啊,在場的人都是大明朝的人,不必拘禮?!?
“你眼前這位,后世稱為明英宗,朱祁鎮。”
聽到朱祁鎮的名字,李景隆撲剎一聲,五體投地,跪伏在地。
完了完了!
永樂陛下啊,你怎么不趕緊過來,頂在前面。
靖難的事情暴露,怎么偏偏是我在這!
我李景隆,可是忠臣??!
為建文嘔心瀝血,奮戰數年的忠臣!
朱標不止捂著頭,想要把自己的臉也給捂起來。
尤其是邊上還坐著闖王的時候,實在丟不下去這個臉??!
若是父皇在身邊,怕是早就已經脫下靴子抽人去。
“朕實在有些心力交瘁,你們挑個平和的話,給朕把事情講講吧。”
李景隆有心離開這個修羅場,當即道:
“陛下,臣這就去請永樂陛下!”
朱標忙道:
“不必,如今新帝登基,這關中一帶雖說是翁若金湯?!?
“但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的情況,總有不慎。老四沖勁大,讓他先忙著吧,此時相見,多半不妥?!?
“九江啊,這一陣子,你表現出的行事手段都極為不錯,就由你來講吧?!?
李景隆心里忙著叫苦,又不得不俯首稱是,正要尋思著如何講述。
就聽見那獨眼的男人猖狂大笑:
“桀桀桀——你這老朱家的天下更替,有什么好講的,不如讓咱來講。好歹,你們紫禁城里的龍椅,咱也坐過,也算是個皇帝!”
闖王端著酒,是一點也不知道收斂儀態。
大步走在殿中,擺出橫刀立馬的架勢,看來也是一位沖殺的好將領。
只是這姿態,著實不敬。
倒不如說,他本來就沒有回到自己時空的執念。
正愁著怎么去死,一死了之呢。
他喝下一口酒,先是不屑地看了眼跪著規規矩矩的英宗,道:
“你個鱉孫倒是心里門清,不講你自己的事情?!?
言罷,才看向李景隆:
“李九江?李景?。磕莻€三戰三敗的廢物玩意。”
李景隆跪地掩飾著自己的神情。
腦海中,趙扶搖已經擺好了吃瓜的姿態,借著李景隆后世的記憶,模擬出自己沒見過的吃食。
“李兄,這,你的后世之人對你的評價,好像不太好啊。”
李景隆急忙回應:“這、這——他是覆滅了大明的人,自然對歷史的評價,有一些小小的差異。對我們有天然的負面認知!”
可惜李景隆還未解釋太多,那闖王便開始陳述靖難一事。
“起初太祖皇帝的太子死得早,哦,就是你?!?
“不得已,駕崩之前,把朱允炆,就是你兒子,立為了皇太孫。”
“這小兔崽子繼位之后,不知道是失心瘋了,還是咋了。過去念著的圣人學說,都念歪了,念紅眼了。”
“居然聽信自己手下大臣的言論,要對自己的叔叔們下手。”
“嚇得燕王朱棣裝瘋賣傻,躲在牛糞圈里。”
“給湘王朱柏定了個造鈔的罪名,逼得自己的叔叔自焚而死,連個后人都沒留下,湘王一系就此斷絕。”
“嘿,您瞧怎么著,你這兒子干得好啊,我這一輩子也就殺了一個朱家的王爺誒?!?
可能闖王早年也有聽過路邊說書先生的言談,因此一言一行間,果真有幾分相似。
還知道講完開頭后停下來,喝口酒,給觀眾們反映的時間。
他瞧著上面陛下,身邊臣子,哦,還有一個老神在在還在跪著的小皇帝。
不行,還不夠爽。
要是有成千上萬人匯聚過來,聽他闖王開講,自己一呼百應,好像又回到了過去那段時光。
朱標已經徹底閉上眼睛,不知道是何想法。
腦海中扶蘇急忙安慰,卻不知道該如何去講。
想來,這皇位引起的明爭暗斗,同室操戈,放在誰身上,都難免承受不住。
自己也是一樣啊。
不過朱標還是朱標,他很快壓抑下來那些沸騰的情緒,眼光冷若冰霜。
日后,日后等自己抽出來建文帝了。
再把這個混小子往死里抽!
至于老四靖難的緣由知曉之后,朱標反而接受得不錯。
若說是心里沒有芥蒂,那自然那不可能。
但也不會因此生長到憤恨的程度。
畢竟要是把自己放在那個情況,他也會反。
如此,朱標站起身來,居然拱手稱禮:
“多謝。你也是個皇帝,朕謝過了?!?
闖王倒是被這動靜一鬧,正要去編排李景隆的一番話,堵在了喉嚨里說不出來。
他愣了一會,才惡狠狠道:
“你們老朱家皇帝的這些仁義造作,都是假的。就算是崇禎帝,他勵精圖治又有什么用?”
“你們的大明從根本上,就會演變成讓人活不下去的地步!”
“不講了不講了!事情怎么樣,你也知道了,快快把咱這個覆滅大明的人砍了吧。”
“要是留在這里,咱沒錢沒勢,非得給你們惡心死。”
朱標并不回答,只是任由闖王發泄完。
他年幼時期,跟著父皇母后,各種辛苦都見過。
知曉王朝末期的苦難,對于普通人而言,仿若地獄。
他只是安撫道:
“壯士既然來了,何不吃飽喝足。順便,將英宗皇帝的事情,也講講吧?!?
“他的時代距離你有兩百年,大明又是怎么在這兩百年里一步步墮向深淵的?”
朱標走下階梯,目光誠摯。
此時,安穩跪了一大會的英宗的神色,終于變化起來,急促叫喊:
“孝康皇帝陛下,晚輩身體忽生不適,欲去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