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位列九卿
- 朱標重生扶蘇,老四助我一統大秦
- 別戳泡泡
- 2503字
- 2024-12-08 06:35:22
李景隆此言一出。
滿座皆歡,哄笑起來。
無論是配合趙高的意志,還是被這求榮的手段氣笑。
單單是在場的史官們,就已經樂得笑不出聲來,想著朝會一結束,就把這事跡寫進史書之中。
趙高心中更是滿意,不過是自己當初提攜了一把,這趙扶搖的眼力見竟如此出眾。
很適合給自己當干兒子啊!
趙高看著殿中大臣,滿臉笑意:
“諸位大人,依次來上前查驗吧,來告訴陛下,這到底是寶馬,還是野鹿。”
而真正的趙扶搖見狀,已然目瞪口呆,心中竟然生出來一種哀怨的氣息。
他哭哭啼啼:
“李兄啊李兄,你這一遭話出來,可別說是青史留名了,那是遺臭萬年啊!后世的人們,都知道我趙扶搖為了巴結趙高,能做出指鹿為馬,甚至要騎著這只鹿的蠢事來!”
李景隆心中小聲交代:
“趙兄莫慌,這只不過是權宜之計。趙高這種閹人其實并無什么政治才能,其危險的地方在于讓這樣一個精神不穩定的人掌握了權力。”
“待我們取得了他的信任之后,就能輕而易舉地管控趙高的一些勢力,為公子進入咸陽稱帝做好準備。”
趙扶搖已然失神,愣是一個詞都蹦不出來。
這惡名都是自己的,你還在關注著你們的大計劃。
你們明朝人都這么不在乎顏面問題嗎?
你可知,如今這場中大臣,有多少人已經把我笑成了“二逑”(關中地帶對于傻子、不正經的稱謂)。
李景隆面色不改,文風不動,口中吹噓起來自己騎馬的本事。
若不是后續臣子還有辨認的流程要走,他都毫不懷疑自己會當庭騎上這只小鹿來。
一個個走過的臣子們喜笑顏開,口中稱頌起來:
“此果神駿也!”
“不亞于汗血寶馬!”
“陛下能馴服此等寶駿,此乃天意!”
...
這一會兒,好像大秦的朝會,都變成了一個荒誕滑稽的劇目。
尤其是始皇帝的尸體還沒有正式埋入陵寢,尸骨未寒已發臭,世間輪轉變化不過數日之間。
那些正直的臣子們,見此情此景,不免低聲哀哭起來。
尤以太仆孫既望為甚,哭聲逐漸變成了嚎啕大哭,用袖子遮住顏面,跪地不起。
太仆乃九卿之一,掌管宮廷馬匹和國家馬政。
他實在是無力走上前去,看著那一只頭生鹿角,身披鹿皮,聲鳴鹿鳴的畜生,還要將其稱為世間罕見的駿馬。
趙高臉上的笑意并未停歇,只是眼中冷冽了些。
他看著滿朝文武,有八成都愿意指鹿為馬,為自己所差遣。
剩下的人,已然成為了敵人。
既然是敵人,那便和李斯一起死吧。
趙高心中已然做好了更進一步的準備,他不要只當一個郎中令。
這不過是九卿之一的官職,而且郎中令的職能上,依然和皇家事務緊密相連。
他要一個更好的身份來駕馭文武百官,駕馭這個朝廷。
那個位置就是,丞相。
趙高咽了口唾沫,活動起來嗓子,對于正常的說話語氣,已經駕輕就熟:
“陛下請看,大多數臣公都同意這是一匹寶馬,陛下也賞賜給了趙將軍。不如,就由掌管馬政的太仆,孫大人,來親自牽著這匹馬,送到趙將軍營內,如何?”
胡亥已經被今日這景象樂得歡快,以前還從未見過這等歡樂的事情。
當即拍板道:
“你說的有理!孫太仆啊,莫要哭哭啼啼了,父皇最不喜歡軟弱的臣子。”
孫既望被幾個官員攙扶起來,一步一頓地走上前去,隨后跪倒在殿前,恭聲道:
“陛下,臣只是悲從中來,忽然懷念先帝,因此嚎哭失態。”
“至于此等折辱之事,臣恕難從命。臣分辨馬匹的才能實在不如各位大人,和趙郎中令。臣祈求陛下您恩準臣告老還鄉,到這天下去,再精進識馬的本事。”
胡亥還未答話,趙高已面色冷峻,連帶著畫出來的胡子凸顯的皮膚冷白,有一種怪異的油膩感覺:
“孫大人啊,陛下的命令你都要拒絕嗎?”
“陛下,孫大人這是年老體衰了,學藝退步。但也不必告老還鄉,讓諸位還以為是陛下小家子氣,這就不敬了。”
胡亥如今心里可就想著,讓這位曾經的太仆親自承認,這只鹿是他這一生見過的,最神異的駿馬。
他可還記得小時候,父皇命皇子們去跟隨太仆調教馬匹的時候吃的苦頭。
那個時候,這位孫大人可嚴厲得緊。
現在老了,就想一走了之,那怎么行?自己還沒玩夠呢!
胡亥站起身來,試圖模仿著父皇威嚴的語氣:
“孫大人!你若是不聽朕的旨意,朕也不會殺你。既然你言稱自己懷念先帝,那便送你去驪山監守,父皇的陵墓祭祀所需要的馬匹,就交給你了。”
孫既望聽著那堂上天子口中如同兒戲一般的言論,這把老身子骨被抽走了精氣神,萎靡不振起來:
“臣、臣愿前往驪山陪伴先帝。”
趙高微不可聞地輕哼一聲,當即向胡亥拱手行禮:
“陛下,孫大人去了驪山,但我大秦各處的馬政不能落下,臣建議,這太仆的職位,不如交給趙扶搖趙將軍來任職。”
啊——我?
我這就九卿之一了?
李景隆和趙扶搖都沒見過如此兒戲的任職方式。
這是三公九卿誒,不是什么隨便指認的職位。
兩人還沒回過神來,胡亥就已經敲定:
“朕準了,趙將軍,如今你兼任太仆,這匹寶馬,就由你親自領著出去,也是一番新氣象。”
“好了,退朝。趙大人,你莫忘了下午陪朕。”
胡亥飛快地說完,便急忙扯著穿著有些難受的衣領,邊走邊扯下來。
這個朝會居然就如此兒戲一般結束了。
李景隆牽著這只鹿,這只歷史上有著重要意義的鹿,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趙高卻早就為他安排好了:
“趙將軍、趙大人,哈哈,如今你位列九卿,按照規矩,得去丞相面前陳述。李相如今告病在家,但是這規矩不能破。”
“你便走一遭吧。”
殺人還要誅心是吧,我懂。
不就是想刺激刺激李斯,讓他主動露出破綻嘛。
你這個閹人,區區一個郎中令怎么能滿足得了你,你怕是要殺了李斯,自己當丞相!
那就走一遭吧,走完這一遭,自己就算是徹底成為了趙高的心腹。
但李景隆還是故意問道:
“趙大人,公子扶蘇已死,但是蒙恬將軍還有三十萬大軍在邊塞。宗正正是擔心異變,才命我護送。”
趙高輕笑幾聲,也不避諱,直接用袖子擦了擦下巴上畫出來的胡子,顯露出一股天下盡在掌握的滑稽氣勢來:
“蒙恬此人,不足為慮。扶蘇死后,我只需要再一道旨意,他就束手就擒了。再說了,宗室子弟,都已在驪山邊上候著呢。”
可別,現在的蒙恬乃是永樂皇帝,而且還是兵臨城下的懷舊服靖難版本。
你一道旨意過去,他只會想辦法誅你九族。
太監也誅。
趙高自然不知李景隆心中所想。
他走上前去,親切地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像是照料族中后生的前輩,眼中滿是慈愛。
看得李景隆和趙扶搖渾身起雞皮疙瘩。
壞了,自己這個時候要不要來一句“公若不棄,某愿拜為義父?”來進一步獲取趙高的信任?
好麻煩啊,當一個奸臣這種事情,他實在干不來。
可惜手中現在沒有刀兵,不然還是一刀砍死趙高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