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甘于諂媚
- 身在曹營,匡扶漢室
- 孤海逍遙
- 2043字
- 2024-12-31 14:07:17
這邯鄲淳,年紀大,資歷老,他這一番話含沙射影,尤其是針對張紹。
張紹表面平靜,心里卻也動怒了。
老狗!老東西!蒼髯匹夫!皓首老賊!
他連自己討好曹操,也給說上了,說自己諂媚,討好主子。
辛憲英輕聲說道:“我沒有說錯吧,你的名聲會讓很多人排斥你。”
張紹笑了笑,索性不予理會,這個老家伙只會倚老賣老。
有本事單挑,張紹指定一腳就能把他踢到湖里去。
曹植也趕忙把邯鄲淳勸住,他也沒想到,會這樣。
張紹的人品不管怎么樣,曹植都不會針對他。
曹植從小就善良,待人和善,更何況,張紹忠的是曹操。
誰都可以瞧不起他,但作為曹操的兒子卻不行。
父親賞識的人,自己要是針對,豈不就等于是在針對自己的父親嗎?
在楊修的提議下,很快詩會就開始了,他們吟詩作賦,美女佳人相伴,彼此互相吹捧交流,氣氛愈發(fā)的熱烈起來。
張紹和王粲倒像是被人遺忘了一樣,不過張紹特立獨行,根本就不在乎。
至于王粲,喜歡驢叫早就讓他變成了異類。
兩人一邊探討,一邊交流,王粲的文采也很好,畢竟是建安七子之一,張紹從心里也很敬重他。
兩人的話題,不可能只是驢叫。
王粲談古論今,見解也頗有可取之處,讓張紹受益匪淺。
但張紹不去招惹他們,有人卻不打算放過他們。
“聽說張紹在烏林,即興作了一首詩,叫《詠雪》,既然四公子邀請你來參加詩會,那你必然有些才賦,不妨今日再作一首,讓我等一飽耳福,品鑒一番。”
有人帶頭,矛頭便紛紛對準了張紹,很多人都是幸災樂禍的表情,巴不得盼著張紹出丑。
他們并不相信,一個八九歲的孩子,會在詩詞上面有多么驚人的天賦。
張紹謙虛的說:“在下才疏學淺,那次只是一時僥幸,偶然所得了幾句而已,今日諸位大賢高士在場,我豈敢賣弄。”
他越是低調(diào),別人越不打算放過他,反而更加認定他作不出來。
楊修也開了口,“張紹,既然大家如此盛情,我看你就不要推辭了。”
張紹頓時皺起了眉頭,人啊,就是這么奇怪,想低調(diào)一點,別人偏偏就不允許。
張紹犯了難,合計著今日該抄襲哪一首呢。
忽然,瞧見遠處湖面上,碧波蕩漾,有幾只正在游水的大鵝,張紹頓時靈光一現(xiàn),有了。
“也罷,那我就獻丑了。”
邯鄲淳捋著花白的胡須,冷冷的看著他,這作詩可不是隨隨便便,張口就能作出來的。
有的人窮其一生,也就勉強作出幾首,有的甚至一首都作不出來。
張紹學著鵝叫,先清了清嗓子,引得邯鄲淳等人全都一臉的厭惡,都露出了鄙夷之色。
辛憲英卻現(xiàn)場做了一番對比,這叫聲,他竟學的如此逼真生動,就連那幾只鵝都轉(zhuǎn)頭朝這邊看了過來。
王粲是愈發(fā)興奮,對他來說,一個驢叫學了這么久都沒能掌握,可張紹對這么多鳥獸之音,卻是信手拈來,早已駕輕就熟。
“鵝!鵝!鵝!”
終于,張紹開了口。
一開口,邯鄲淳等人全都愣了,隨即,大家又都笑了。
“你作的這是什么?這是詩嗎?”
“簡直是有辱斯文!”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張紹也不爭辯,四句歡快的《詠鵝》,一蹴而就,作完,他再次拱手,“獻丑了!”
很快,剛才那些嘲笑的聲音就漸漸的消失了,在場這么多人,都是很有文采的,稍一品味,他們就能感受到,這首詩看似簡單,可不是隨便就能作出來的。
曹植率先鼓掌,“張紹果然天資聰慧,這首詩,注定很快就能傳遍許都。”
邯鄲淳一把年紀了,他自然不愿意稱贊一個后輩,于是再次發(fā)難。
“既然你一心降曹,想必對丞相是百般敬重,但不知,今日可否單獨作一首,稱贊丞相的詩作呢?”
張紹頓時眉頭一皺,辛憲英也沖他搖了搖頭,擺明了,邯鄲淳是給他下套。
降曹不降漢,就已經(jīng)讓張紹名聲很不好了,如果再單獨給曹操作一首詩,一旦傳開,張紹的名聲就會變的更糟。
今后誰都知道,他是阿諛諂媚之徒。
張紹想了想,拱了拱手,“丞相英明神武,雄才大略,阿紹自然對他老人家是非常敬重的,我相信,在場諸位,也和我是一樣的吧?”
看向邯鄲淳,張紹反問道:“難道邯鄲公,不想為丞相賦詩一首,稱贊他的功績嗎?”
一句話,就把邯鄲淳給問住了。
如果他敢說“不想”,那就是對曹操大不敬。
如果他承認“想”,張紹完全可以繼續(xù)發(fā)難,讓他也作一首出來。
“這?”
張紹目光直視著他,步步逼近,“怎么?難道在邯鄲公心里,認為曹公不值得讓你作詩稱贊?”
這個問題,一時讓邯鄲淳不敢接,沒想到,搬起石頭,竟差點砸到自己的腳。
“老朽今日問的是你,老朽對丞相自然是非常稱贊的,只不過,我怕作的不好,辱沒了丞相的威名。”
張紹哼了一聲,說白了,你還不是一樣懼怕曹操。
張紹清了清嗓子,“你說的不錯,再好的詩作,都不足以訴說丞相的英明神武,不過,既然邯鄲公今日開了口,阿紹不才,愿意班門弄斧,一表我對丞相的敬仰之情。”
邯鄲淳見他上套,便催促道:“好,那老朽洗耳恭聽。”
別人稱贊曹操,是稱贊,輪到張紹,就他媽變成了諂媚討好了。
沒辦法,都是因為那句“降曹不降漢”
張紹略加思索,在船上來回走了幾步,眾人都看向他,有的是好奇,更多的則是盼著張紹能出丑。
征剿黃巾初建功,聚攏義兵討董卓。
諸侯爭斗他迎駕,志在除賊安天下,
海納百川顯胸懷,治亂四方聚英才。
天下若無曹丞相,幾人稱帝幾人王?
一首詩作完,張紹再次拱手,“阿紹獻丑了!”
我就甘于諂媚了,就當舔狗了,怎么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