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秦朗和我是仇人
- 身在曹營,匡扶漢室
- 孤海逍遙
- 2014字
- 2024-12-06 15:28:12
張紹道:“既然先生不怕我告密,又何必恥笑我呢,你我同在曹營謀生效力,自然要多親多近。”
徐庶伸手指著張紹,很是不滿的說道:“我和你可不一樣,你出賣皇叔,背叛你父,出賣荊州的袍澤,阿諛諂媚,一心討好曹操,所作所為,令人不齒。”
張紹兩手一攤,露出一個苦笑的表情,“先生,至少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你呢,明明已經歸降,既不肯承認心向漢室,又不為丞相效力,阿紹愚鈍,不知先生究竟姓曹還是姓漢?”
“我姓什么,何必對你說呢?”話不投機,徐庶轉身就要走。
張紹突然開口,“先生真大度啊,先生高堂死在許昌,你卻追隨了丞相,如此不計前嫌,先生和阿紹討好曹操又有何分別呢?”
徐庶轉過身來,冷冷的盯著張紹,他母親的死,這件事對徐庶的打擊非常大。
“對令堂,阿紹雖然年幼,卻也極為欽佩!”
張紹往前走近了兩步,直視著徐庶,“先生若是姓曹,令堂恐怕不會瞑目吧。”
“你這是何意?”徐庶一把抓住了張紹的手。
張紹看著他,笑了笑,“誰說降曹,就是姓曹了。”
姓曹還是姓漢,這句話是張紹模仿“姓蔣還是姓汪”,憑徐庶的聰明才智,自然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徐庶一愣,“這么說,你不是真心降曹?”
“我可什么也沒說。”張紹笑了笑,邁步離開了。
凡事總得有個過程,這里畢竟是曹營,如果一見面,張紹就竹筒子倒豆子把內心的想法,都告訴徐庶。
那他就會像網友評價那些爛主角一樣,絕對活不過三集!
話點到為止,何況,徐庶的母親死在了許昌,張紹料定他絕不會去告發自己。
徐庶望著張紹離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回到營地,秦沖便跑了過來,畢竟都是小孩子,只要有時間,秦沖就會來找他玩。
“你昨夜一直沒有回來,去哪里了?”秦沖好奇的問道。
“我一直跟著丞相啊,丞相的事,你最好還是少打聽,我這可是為你好。”
“行,知道了。”
張紹忽然來了興趣,詢問道:“對了,你叔父現在怎么樣?在何處高就?”
張紹說的是秦宜祿,秦宜祿自愿把自己的女人獻給了曹操,能做出這種事,古往今來,算是非常的少見了。
秦沖臉色頓時有些黯然,他嘆了口氣,“叔父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死了,據說是死在了……”
秦沖看向了張紹,張紹頓時咯噔一下。
“具體的真相我并不知曉,反正有人說他是死于你伯父的部下之手。”
張紹猛然一驚,這秦宜祿,該不會是我老爹給殺的吧?
秦沖又說道:“其實我們和叔父一家已經很多年沒有往來了,我能來到丞相身邊,還是多虧了杜夫人的垂憐。”
秦沖對秦宜祿的死并不是很關心,反正關系早就淡了,死就死了,秦沖根本不會多想,更不會萌生替他報仇的念頭。
張紹還是覺得自己以后應該小心著點,萬一他要記仇,那就沒法愉快的玩耍了。
看來秦沖和別的世家子弟不太一樣,他能來曹操身邊,并不是來做人質的。
應該是杜夫人可憐秦家,只是想補償他們一下。
因為自從跟了曹操后,杜氏深得寵幸,連秦宜祿的兒子秦朗也被曹操收為養子,視如己出。
“你和秦朗關系怎么樣?”張紹又問道。
如果真是老爹殺了秦宜祿,不知道今后秦朗會不會找自己報復,他可是秦宜祿的親兒子啊。
張紹越想,越覺得關系有點亂。
秦沖搖了搖頭,“談不上有多好,之前我見過他幾次,他現在是丞相的養子,丞相對他很是偏愛,只怕巴不得要改姓為曹,做丞相的親兒子吧。”
張紹點了點頭,“明白了。”
這也不奇怪,秦朗親爹早就死了,跟著后爹榮華富貴,衣食無憂,還想著親爹干嘛。
秦沖忽然又說道:“對了,我聽說,他這次也隨軍來了,跟二公子在一起呢。”
二公子,也就是曹丕!
因為曹昂排行第一,是曹家公認的大公子,哪怕曹昂死在了宛城,但依舊在曹操心中有著不可取代的位置。
沒想到,很快就見到了秦朗。
下午,曹操召集群臣,舉行了一場酒宴,桓階、文聘、韓嵩……尤其是荊州這些歸順曹操的人,都被請來了,就連曹操心心念的梁鵠也來了。
一時間賓客云集,曹操坐在主位上開懷大笑,心情非常好,張紹這種場面也有幸參加了。
雖不說人山人海,但偌大的大廳座無虛席,桌案密密麻麻,一排排一列列,光是座位不下一百個,且全都坐滿了。
張紹的工作很輕松,他只需跟在曹操身邊。
茶少了倒茶,酒少了倒酒,反正就是貼身服侍,即興發揮。
曹操喝了幾杯后,看向下面兩個年輕人,吩咐道:“子桓,阿蘇,你們兩個給諸位賓客敬酒,這些可都是你們的長輩,也都是我大漢的有功之臣。”
“是,父親!”
當先站起一個青年,張紹認真打量,這位就是曹丕,未來的曹魏繼承人。
曹丕中等身材,年齡二十三四歲,四方臉,看起來很沉穩。
緊跟著他站起來的是一個俊朗的青年,面白如玉,一襲長衫,若是換身女裝,定然會被當成妙齡佳人。
張紹盯著他,多看了幾眼,這就是秦宜祿的兒子秦朗,乳名阿蘇,一看就有做小白臉的潛質。
看來,他也是像他的母親,能讓曹操和關羽兩人都相中的女人,張紹還真有些期待,以后有機會,一定要見識一下。
曹丕很沉穩,恭恭敬敬的給眾人敬酒,秦朗則比較活躍,走到哪里,都滿臉帶笑,甚至還有些得意。
曹丕沉穩謹慎,這種場面,按說作為曹家的第一繼承人,應該好好的表現一下,趁機和群臣拉一拉關系,
但曹丕卻沒有這么做,他的話不多,不論和誰說話,都是點到為止,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