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千古奇策
- 大明:我干爹是朱元璋
- 再見是藍
- 2003字
- 2024-12-03 06:44:43
朱元璋興奮的站起來,在那走來走去。
他可是知道農民為了吃飽肚子,能付出多少,日夜耕作,不過是小事而已。
而地主本來就經常欺壓農民,只要是讓他們知道,地主在阻礙這等良政,那都是會直接打上門去的。
反正到時候,會有朝堂給他們撐腰,還有什么好怕的?
到時候,恐怕那些阻擋的鄉紳,會驚恐的發現,那些往日里馴良無比的農民,在發現他們阻擋此策實行之時,會露出如何恐怖的面目。
“當然能成功了,恐怕到時候,很快就會有,黑心地主被滅門的案件發生。”
“到時候只要朝廷表個態,說這是地主咎由自取,那個農民,很快就能幫助朝堂,將此策推行下去。”
“到時候,就算是再遇到一些阻力,但肯定也會小得多,推行起攤丁入畝來,自然也就容易的多了。”
任以虛卻是渾不在意,這計策也是出自于雍正時期。
那時候就是憑借著此策,才能很順利的推行,攤丁入畝之策,進而給清朝,至少是延壽了,幾十上百年之久。
雖然朝代不同,可是農民吃飽肚子的訴求,卻是一樣強烈,按照此策推行,哪會不成。
“此策劍走偏鋒,當真是天馬行空啊.........”劉伯溫感嘆道。
他身為謀臣,自然知道此策思路是有多么奇妙,尋常人,根本就想不到這種思路啊.....
而最難得的,卻是任以虛不光是能出奇策,還能出政策。
那內閣制就是堂堂正正,氣勢磅礴之正法,內閣制一出,可鼎定朝堂千年格局。
而而攤丁入畝,卻是千古奇策,讓人意想不到啊。
任以虛一共出了兩策,卻是一正一奇,一陰一陽,互為表里!
這等格局,確實是千古大才啊,自己雖然被人稱為大明奇才,可是跟這個少年一比,卻是遠遠不如啊......
坦白說,要是當年在起義大戰之時,他就出世,恐怕都沒有自己什么事情了啊。
甚至更夸張一點......他自己建立一個王朝都不是不可能。
那樣一來,恐怕都沒有朱元璋什么事了啊。
“小事而已啦,撒撒水啦。”任以虛不在意的擺擺手。
反正就是紙上談兵而已,又不是實操,看把這幾個老頭激動的。
“小事......”
聽到這話,劉伯溫卻是跟李善長對視一眼,不由得露出苦笑。
在自己眼中,能夠保得大明江山太平的千年國策,在這個少年口中,竟然只是小事而已。
這真是......上哪說理去啊。
這就是見識的差距嗎?
一時間,他們都是感受到了,那些被自己碾壓的人,心中的感覺。
在這等天才面前,當真是讓人感到絕望啊。
罷了罷了......不能跟這等妖孽較真,否則怕是得自己氣死自己。
“哈哈,我兒子就是有辦法!”
朱元璋也是大喜,一口就像是喝酒一樣,把一瓶肥宅快樂水一飲而盡。
自己這個干兒子,真是從不會讓人失望啊。
這攤丁入畝之策,都把李善長和劉伯溫兩人,給愁成什么樣了?
可是在他那里,卻是能夠輕易地迎刃而解了,這就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解決了這個難題后,朱元璋就帶著李善長和劉伯溫離去,要盡快把事情落實下來。
而一出去之后,朱元璋臉上又是恢復了滿意之色,看向了劉伯溫道:“怎么樣,咱的這個干兒子,可是相當不凡了吧?”
“陛下洪福齊天啊!不然怎么會遇到如此大才。”劉伯溫有些感嘆的說道。
他也不是什么拍馬屁的人,可是這次,他卻真的是心服口服。
這等人才,世上罕有,可能整個大明也就這么一個。
“陛下得此良臣,我大明朝堂,又得幾十年安穩了啊。”李善長也是連忙說道。
那是拼了命的說任以虛的好話,畢竟現在形勢很清楚了,朱元璋對任以虛很是看重。
不出意外,任以虛肯定會在朝堂上占據高位,自己當然要跟他搞好關系。
自己現在在背后給他說好話,那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被任以虛知道。
“嗯。”
朱元璋也是大為欣慰的點了點頭,這可是他親自發現的人才,任以虛表現的越好,他自然也是越有面子。
只是跟著,他卻是有點可惜的說道:“只是這小子腦子不開竅,怎么都不肯當官,這可如何是好?”
劉伯溫尷尬一笑,剛才自己都勸說不動他,那也真的是無計可施。
這少年看起來年紀小,但主意卻是很正。
打定的主意,哪怕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然而如今,也只好是安慰道:“陛下也不必想太多,可能只是少年人一時想不開,等他再成長幾年,或許就會改變主意。”
“只好如此了......”
朱元璋聞言,也是有些遺憾的點了點頭:“只是這小子也太犟了,就想守著他的,七,八棟房子,和幾百畝田。”
“陛下,這事......微臣倒是有個計策。”這時,李善長卻是忽然靈光一閃說道。
“哦?你有辦法?快說快說。”朱元璋一聽,目光頓時就亮起來了,連忙催促道。
李善長一摸胡子,呵呵一笑說道:“在微臣看來,這任以虛乃是,諸葛亮跟張良,那等人才啊。”
“他們一樣,都是不愿入世,一樣是天縱奇才。”
“可是那諸葛亮跟張良,是為何才會入世呢?”
“乃是因為天下大亂啊!”
“這等大才看起來性情恬淡,可實際上,卻是心中格局極大,以天下為己任。”
“他們平時不愿意出現,是因為世上之事,還不夠資格,讓他們出手解決。”
“只要是天下出現亂局,這等人想要隱居,都無法做到。”
“他們才會不得不現身做事。”
“啊?”
結果這話一出,不管是朱元璋還是劉伯溫,都是有些懵。
要說把任以虛跟諸葛亮,張良相比,他們是沒有意見。
反正以現在任以虛出的這兩個政策,已經是足以讓他在史書上留下重重的一筆,論才華,絲毫不比那兩位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