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此地的眾湖民多數是晉太康元年(280年),巴山一帶的流民,并新立了管轄吏制,取“萬年豐樂,安寧康泰”之意,設置了安康縣。因水怪的出現,成了困擾湖民的最大難題。便有好事者編起了順口溜:“安康不安康,瀛湖有怪降(jiàng),湖民鬧災殃,嬰兒遭死傷。”
眾安康湖民一時之間謠言四起,眾說紛紜。
有人說:“山有山神老爺,地有土地老爺,湖肯定有湖神老爺。”
又有人說:“可能是我們以撒網捕魚為生,傷及魚類過多,惹怒了湖神,他們才侵犯我們的后代,以示神威,我們要大行祭拜之禮,以免后患。”
這些說法博得了眾湖民的一致認可,他們決定舉辦一場祭拜湖神的儀式,選了個良辰吉日。
這日天氣晴朗,風和日麗,原本嘰嘰喳喳而叫的喜鵲也不再四處亂飛,站立在湖畔東側的樹枝上看起了熱鬧,天上的白云也在駐足觀望地上的人們將要舉行的祭拜儀式。
祭拜儀式非常隆重,設置在湖畔東側的一片空地里。人們又是殺豬,又是宰羊,鑼鼓喧天、鼓樂齊鳴、大爐焚香、香茶美酒、鮮美果供、一應俱全,眾湖民數千余人大行二十四拜之禮。并有一位巫婆和一位神漢跳起了大神,口中念念有詞:“湖神老爺請息怒,今日擇良辰吉日祭拜于您,請庇佑我們平安。”“湖神老爺在湖有靈,眾湖民得罪于您,請息怒,請您高抬手,保佑我們平安。”
次日早晨,湖民們再看祭祀場上,已是一片狼藉,祭品已被席卷一空。他們更是篤信此湖有湖神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