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21.京城的天要變了
- 仙道文明:我重工煉器怎么了
- 村江月夜
- 2835字
- 2024-12-06 12:36:54
上京城去。
不是去接受封賞。
而是舉一軍去攻打京城?
一路上的巡防都異常糊涂,竟沒發(fā)現(xiàn)有那么一支數(shù)千人的隊伍,在奔襲京城?
甚至攻打京城都不是主要的。
而是去打過了就算作數(shù)了。
數(shù)日后京城燃起了戰(zhàn)火,匪軍一度差點打進了京城里邊,好在京防軍大將蘇圩鎮(zhèn)力挽狂瀾,這才擊退了黑風匪。
翌日朝堂上。
葉銘黑著一張臉。
整個朝堂氣氛壓抑到可怕。
葉銘拿著折子,怒火壓抑不住的說。
“誰能告訴朕,黑風匪是怎么個事,差點打進京城來又是怎么個事,沿途的巡防都是飯桶嗎?京防軍又都是廢物嗎?”
“啊??”
“說話啊,你們。”
“噢!”葉銘氣笑,將一沓折子扔在群臣頭上怒斥道:“倒是朕忘了,五萬京防軍力,摻了三萬的老弱,你們是要造反啊?”
群臣戰(zhàn)戰(zhàn)兢兢。
這事兒他們理虧。
葉銘將程永武單獨拎了出來。
“程將軍是武將之首,黑風匪都打到京城來了,就沒有什么想說的嘛?”
“臣,無話可說。”
“程將軍可以有話可說。”
“臣......臣也不知。”
“那填進京防軍三萬老弱的事情,程將軍也不知道嗎?”
“臣,臣不知。”
“程將軍身為武將之首,這也不知,那也不知,這合適嗎?我看你們都是狼子野心,不就是想要朕身下的鳥位嗎?來啊!朕給你們就是了,何必那么麻煩?”
“陛下......”
“滾,都給朕滾......我不是你們的陛下,哈哈哈,哈哈哈哈......”
葉銘氣瘋了,對嗎?
也許吧!
京防軍三萬精銳被抽調(diào)。
但又被填了三萬老弱進去。
誰遇上這么個事情,還能心態(tài)不崩的?說國補將國都不為過了。
葉銘殺了很多人。
整個京城籠罩在血色之下。
京防軍也從上到下都被魯了個干凈,等到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整個京防軍都被葉銘換下了大半。
攻打京城的那一支誅邪軍,化整為零穿上平民的衣服去京防軍處報名,連訓練都不用就是一支精銳中的精銳。
京城的風向變了。
皇宮禁衛(wèi)全是葉銘的人。
現(xiàn)在京防軍也全是葉銘的人。
一開始他們以為只是小小的黑風匪患,直到匪軍打上了京城,直到那位陛下掌控了京城,不知不覺間在京官員和世家的性命,都掌握在了葉銘的手上。
世家本能的察覺不對。
可他們一時也無話可說。
“先是皇城軍,再是京防軍,諸君!”周孟其目光深邃,看向同為世家的眾人:“誰能告訴我,那位陛下怎么就掌控了全京城呢?”
“黑風匪都打到京城來了,陛下盛怒是不可避免的,更換京防軍也在情理之中。”
周孟其搖搖頭說。
“不可不防。”
“周大人您多慮了,京城才幾個人?武將那邊近一半大軍,也都唯程永武馬首是瞻,大人自不必多慮,況且我們各家也都有根基在外。”
“你們莫不是忘了黑風匪?一年來黑風匪勢大,已經(jīng)有不少中小世家的根基被撅了,甚至武將那邊也損失不小。”
“京城可以給陛下,但是黑風匪不可不除,這是我們的底線。”
似達成了某種默契。
京防軍換人的阻力驟然減小。
與此同時剿滅黑風匪也提上了議程,群臣的意見高度一致:派出正規(guī)軍。
葉銘都同意了。
唯獨截下了騎兵。
“區(qū)區(qū)匪患。”
“殺雞焉用牛刀?”
“另四省外本就不在朕的國策之內(nèi),兵,朕可以出,但是糧草輜重,須愛卿們自行想辦法,愛卿們以為如何?”
并暗示世家根基那點破事,派大軍究竟是剿匪還是保護你們家底的,真當以為朕什么都不知道嗎?
開什么玩笑。
讓朕出錢打自己人?
不答應?那就繼續(xù)扯皮唄!反正葉銘又不急,急的人肯定是他們。
拖著時間。
趙千軍又不斷打秋風。
群臣那邊終究是坐不住,同意了糧草輜重全由他們自行提供。
共計八萬帝朝正規(guī)軍,外加十萬輜重后勤部隊,號稱十八萬大軍浩浩蕩蕩開進了莽荒里,誓要剿滅黑風匪。
徐陽看的憂心忡忡。
“陛下。”
“說。”
“您讓他們?nèi)ソ粟w將軍,臣心里邊憋屈呀!畢竟都是陛下的兵。”
“不,你錯了。”
葉銘搖搖頭,深吸一口氣說:“他們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朕的兵,是各軍將軍們的部曲,再者誅邪軍也該經(jīng)歷真正的戰(zhàn)陣磨礪了,不經(jīng)歷血與火怎么成為真正的強軍?”
葉銘在輿圖上畫了個圈。
給誅邪軍圈定了一處軍事重鎮(zhèn)。
原虞陵山脈關隘,虞陵關,距離四省約莫兩千里路程。
這個距離不遠不近。
不會讓剿匪軍覺得太過遙遠,可又幾乎踩在了輜重后勤的高壓線上,這注定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zhàn),會大量消耗各家的底蘊財富。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世家和各軍武將的精力,都會被牽扯到那邊去。
葉銘也終于有精力發(fā)展仙工院,持續(xù)不斷地擴大地宮規(guī)模,仙工院人手更是拓展到了五百人以上。
量變引起質(zhì)變,現(xiàn)在里邊超八成都是能‘識文斷字’的人才。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基本把第一代經(jīng)驗主義為主的匠人們,給迭代掉了。
仙工院優(yōu)勝劣汰。
優(yōu)者繼續(xù)在仙工院發(fā)光發(fā)熱。
劣者下放四省十大學院教書育人。
如此往復循環(huán),直至第二代具有專業(yè)性知識的人才加入仙工院,完成下一次的人才迭代。
“參見陛下。”
“免禮。”
讓仙工院的人不必拘束。
現(xiàn)在仙工院的主要項目是發(fā)展軍械。
按照葉銘原本的想法是把火繩槍搞出來,可想了想直接被他否決了,有搞出火繩槍的技術力,都可以考慮直接轉(zhuǎn)型仙道文明技術了。
所以葉銘讓研究的方向是‘弩’,這個世界本就有弩,工玉在前,仙工院在原有的技術基礎上進行了改進。
葉銘問。
“進度如何了?”
“啟稟陛下,學生等不敢懈怠,在原有的單發(fā)弩基礎上,學生等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連續(xù)擊發(fā)技術,共計三發(fā),用完時只需換上箭匣即可。”
三發(fā)?
勉強達到預期吧!
“威力如何?”
“此弩重一十四斤,采用精鐵制作,細致零件用了部分的爍鐵星金,不然實在無法承受連續(xù)擊發(fā)的損耗,五十步開外可開金裂甲,百步可穿揚入木,每把弩壽數(shù)在二百箭左右。”
居然用上了神鐵。
葉銘倒吸了一口冷氣。
達到了部分預期但又不是很滿意。
對連弩威力很滿意,對連弩使用壽命用料很不滿意,那樣根本無法做到裝備全軍,形成槍林彈雨般的箭幕效果,造價高昂注定了只能配備給精銳,亦或特殊部門如飛羽衛(wèi)使用。
葉銘搖搖頭說。
“別的朕不管,但是弩的壽數(shù)至少要五百箭以上。”
“陛下,其實還有一版。”
“嗯?”
“陛下請看。”
“先告訴我你的名字。”
“學生,學生名蘇啟漁。”
好好好,蘇啟漁是吧?
朕把你們當?shù)鄢銈兏尥嫘难凼前桑康芸烊~銘就喜笑顏開。
另一版連弩樣式更為巨大,足足重達二十一斤,同樣可以達到百步外穿揚入木的威力,重點是通體精鐵打造。
重是重了點。
但力大磚飛呀!
“好,蘇啟漁你做的好。”
“啟稟陛下,是學生與眾同窗們共同努力的成果。”
“哈哈哈,都重重有賞。”
“可是陛下,這一版連弩是否太重了一點,學生和諸位同窗們做過比較,同等情況下,效率并不比弓箭快上多少。”
“無妨。”
葉銘大笑。
工藝是可以改進的嘛!前世第一版的火繩槍,跟現(xiàn)代的槍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況且二十一斤很重嗎?那群軍伍們天天大肉湯伺候著他們,二十一斤的連弩都拿不起來,可以回家屯田去了。
而且連弩的優(yōu)勢是使用門檻低,只要拿的起筘的動扳機,準頭再差形成量級的話,也能做到有效的殺傷。
不似弓箭手那般。
培養(yǎng)難度大還有門檻。
“蘇啟漁你告訴朕,能否做到量產(chǎn)?”葉銘問道。
“啟稟陛下,工設部那邊已經(jīng)在研究了,流水生產(chǎn)的話應該不難,只需百十人,一月可以產(chǎn)一千數(shù)以上的連弩。”
“好,好的很啊!”
“謝陛下夸獎。”
“你們都重重有賞。”
流水線概念是葉銘提出來的,但從設計思路到應用都是仙工院的人完成的,早都說了給這些人才一點思路。
他們準能給你整出花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