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工人工裝的地位
- 四合院:重生七六年的何雨柱!
- 順風又順水
- 2189字
- 2024-12-12 19:00:35
“叮鈴鈴...叮鈴鈴...。”
下午16點的時候,紅星軋鋼廠下班了,廠門口一輛輛自行車被退出了廠門,跟著騎上回家,此時的年代,大家的衣服都是工服。
可以說工服,那絕對是那個時代最帥氣也最有地位的服裝。
現(xiàn)在的工裝五花八門,質(zhì)地越來越考究,式樣越來越時尚。
有些企業(yè)現(xiàn)在的工裝如果不是服裝上的商標和企業(yè)名稱,幾乎趕得上名牌服裝了。但可惜當時,工裝的社會地位卻正好于這種質(zhì)地和式樣成反比。
現(xiàn)在人們除了上班和出席一些單位舉行的大型活動穿著之外,其他的一些私人場所,出門走親訪友參加一些社交活動等,卻都不好意思穿出門了。
一個最簡單的理由,就是沒面子。誰家里沒有幾套衣服?穿著工作服出門,家里是不是“混”得沒衣裳穿了?
現(xiàn)在看來穿著工作服出入社會是“丟人”。
但要是放在幾十年前,尤其是在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直到八十年代的上半葉,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那時候的工作服沒有現(xiàn)在的質(zhì)量好,基本上都是勞動布的面料,式樣更是“土得掉渣”,但是穿在身上卻絲毫不亞于今天的任何一種世界名牌服裝。
因為一套工作服穿在身上,那就是一種社會地位,是拿工資的商品糧戶口,別看工資不高,但一個人就能養(yǎng)活一大家子。
在農(nóng)村,誰家有一個“大工人”,在村子里講話都是“沉甸甸”的。
工人不僅到月就能開工資,拿著糧本到糧站就能買到平價糧,在老百姓的眼中,工作服也就是“干部服”,而且再普通的工人都遠比村子里面的村長這些人“吃香”得多。
那時候大型的工廠常按照上面要求向農(nóng)村派駐工作小組,有些工廠從自身的利益考慮,一般品質(zhì)優(yōu)秀,能干工人不派,專門派一些老弱病殘或車間不好安排的人員去“濫竽充數(shù)”。
好在一些地方要求不嚴,工人只要派人了,自己負責吃住,不給農(nóng)村的村子增加負擔就行了。
紅星軋鋼廠里有一個老洪頭,五十多歲,干瘦干瘦,老婆也離婚了,工作沒精打采。而正在這時,廠里要組織工作小組下鄉(xiāng),找不到“合適”的人,廠里的人一拍腦袋,就派老洪頭了。
就這樣老洪頭搖身一變就成了“工作小組”了,和其他幾個工廠派出的人一道,去了離四九城一百多里的一個偏遠農(nóng)村。
老洪頭走的時候就是一身勞動布的工作服,其實一向不太講究的老洪頭也沒有別的衣服。
但是,讓全場一千多號領(lǐng)導(dǎo)和工人做夢也沒想到的是,半年過后,老洪頭回來了,而跟在老洪頭身后竟然還有一位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一問才知道這是老洪頭剛剛?cè)⒌睦掀拧?
人家就在老洪頭“工作小組”下去的那個村子,不僅是當?shù)氐囊恢ǎ€是一個小學教師呢。
讓人們不解的是,這么一個年輕貌美的大姑娘,到底看上年過半百的老洪頭哪點了。
老洪頭在廠里不僅“混”的不怎么樣,女人更沒有看得起他的,原來的老婆之所以跟他離,原因就是因為他有點窩囊。
沒想到現(xiàn)在走“桃花運”了。
許多年以后,這位當年的“一枝花”才向人們吐露心跡,當初之所以看上老洪頭,并跟他結(jié)婚。
看上的就是他那一身工作服。自己雖然是小學教師,但并不是正式教師,離不開農(nóng)村。
而跟老洪頭結(jié)了婚,立馬就能離開農(nóng)村,到城里生活了。
那時的工作服不僅顯示了拿工資和商品糧,更有一定的“地位”。
...................
“師父...去王府井的百貨大樓?”
馬華推著自行車出來,對著身后的何雨柱問道。
“嗯...。”何雨柱點點頭。
馬華一喜,立即讓何雨柱上了車,跟著一鐙腳踏,自行車‘咻’得一聲,跑了出去,一共騎了快半個小時,馬華和何雨柱來到了王府井的百貨大樓。
這里是新國家第一店,是四九城規(guī)模最大的商店,比東長安街、王府井大街、東華門大街上7個百貨的面積總和還大上兩倍,能同時容納上萬名顧客,一千名售貨員。
據(jù)說,1955年開業(yè)當天,客流量達到了驚人的16.4萬人次,以至于閉店后,光是顧客擠丟的鞋就撿了兩大筐。
排隊搶購常常是百貨大樓一景兒,以至于后來商場內(nèi)不少柜臺無奈地用鋼管搭起護欄,以免擁擠的顧客擠垮柜臺。
當時,四九城人流行一句話:“百貨大樓買不到的東西,您哪兒也別去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計劃經(jīng)濟年代,百貨大樓是唯一一家被批準,享有全國采購權(quán)的零售企業(yè)。不僅能從上海、廣州等大城市進貨,甚至還能銷售國外的進口商品。
所以不光在四九城,在全國它都算得上是商品品類最全、品種最多的商場。
除了規(guī)模大,貨品全,百貨大樓廣受歡迎的原因,還離不開過人的服務(wù)。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張秉貴,老四九城絕對聽說過他。
他是糖果柜臺的售貨員,您要幾斤幾兩的糖果,他絕對一抓一個準兒,憑借過人的服務(wù)質(zhì)量,一度被視為百貨大樓的“代言人”。
馬華將自行車給停好,跟著停車員老太太給了馬華一張票,等一下回來的時候,就要憑票拿車,沒有票,自行可拿不到。
“師父...真的買電視機呀...準備買多少寸的,我聽說12寸的不錯,420就可以了,還是熊貓牌的...對了師父,420呀...你有這么多錢嗎?
我這里還有五十塊,要不先借給您!”
馬華喋喋不休的跟在何雨柱的后面進入了王府井百貨大樓,他很擔心何雨柱不買電視機,因為他是真的想要看電視呀...!
何雨柱沒有說話,但是卻露出了會心的微笑,馬華這小子不錯,就是家里有些太難了,下面有兩個弟弟兩個妹妹,現(xiàn)在一個弟弟在冰棍廠上班,一個妹妹在校辦工廠里面做罐頭蓋,另外一個弟弟和妹妹都在鄉(xiāng)下,今年也不知道能不能弄到回城指標。
馬華媽媽又是一個藥罐子,所以現(xiàn)在馬華到現(xiàn)在都沒有結(jié)婚,一個二十八歲的工人小伙,一直到現(xiàn)在沒有結(jié)婚,為什么呀...還不是擔子太重了,知根知底的看到就跑了,不知根不知底的查一下也不愿意。
但是這個小子,對何雨柱很忠心,應(yīng)了那句話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所以何雨柱也準備提攜提攜這個小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