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獲取隱身涂層
- 末日航海:我打造諾亞方舟
- 莫要不要
- 2092字
- 2024-12-31 21:00:00
即便海蝦號拔升高度,下方幾只怪物依然追了上來。
一直到接近一千米水深左右時,方燁聽見那幾只怪物發(fā)出低沉咆哮,然后緩緩退入深海中。
方燁心中松了口氣,好在終于怕我掉了,沒有因此浪費核彈頭。
確認沒有危險后,海蝦號這才全速朝基地行駛。
返回地下基地上方海面,方燁使用通訊器,開始嘗試聯系破浪號。
方燁很快得到了破浪號傳遞回來的信息,此時破浪號正搬運兩艘戰(zhàn)艦殘骸往這個方向趕。
方燁稍微思索了片刻,決定先去制作隱身涂層材料。
來到那間關著喪尸鰻的艙室外,方燁調出這間艙室的監(jiān)控畫面,見到恢復了平靜的四只喪尸鰻。
想要提取他們的皮膚分泌物也很簡單,只要不斷投喂他們,然后按時將他們皮膚上的分泌物取走即可。
隨后方燁將四個金屬刮片,投入了這間艙室內,然后控制這些刮片刮去這些喪尸鰻的粘液。
隨著刮片刮過,一種渾濁的粘稠膠狀物漂浮在水中。
隨后方燁使用工具將其收取,然后帶回了海蝦號內。
這種喪尸鰻也是三階生物,方燁絲毫不擔心刮片會劃破它們的皮膚。
這種傷害對它們來說,只不過是九牛一毛。
將獲得的分泌液取出,方燁交給工作臺確認成分,最終確定沒問題。
隨后方燁回到主控艙,一邊遠程控制收集分泌液,一邊準備進行新基地的建設。
對于新基地的建設,方燁打算先打造一個類似港口的海上建筑。
隨后以這港口建筑為根基,再逐步發(fā)展出下方的水下基地,并且還能用于鍛造獨眼巨人號。
對于水上基地的建設,方燁有幾種構想方案,一種是如同21號港口那種,使用低密度材料鍛造。
不過這種鍛造模式,雖然節(jié)省材料,但是后續(xù)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性不高。
還有一種就是,像14號港口一樣,使用金屬鍛造出港口框架,然后裝載上可拆卸的氣囊以增大浮力。
這么做,所需要的資源翻了數倍不止,但優(yōu)勢是能夠持續(xù)發(fā)展。
方燁不需要更換材料,就能夠在這個水上基地的模板上,逐步發(fā)展出水下基地。
“海拉,統計一下我們目前所擁有的沉船材料。”
“統計完畢,目前我們擁有沉船金屬材料共89000噸,其中鐵含量大約為58000噸,鋁合金17000噸……”
方燁一邊聽一邊點頭,這些沉船金屬大多都是鐵鋁兩種,其次就是鈦合金和銅。
對于港口建設的主框架,方燁打算使用鐵和鋁合金,然后外部使用鈦合金防腐蝕。
確認打造計劃后,海蝦號緩緩下沉,來到了那些沉船周圍。
方燁得先對這些沉船進行切割,在以往的工業(yè)系統中,這是相當繁瑣的一個過程。
需要拆解的船只得先停泊在船塢,隨后要將待拆解船只上的燃料以及各種器械搬走。
然后才是讓工人對著沉船開始逐步拆解。
這種拆解效率實在過于慢,若是方燁以這種方式拆解沉船,恐怕得花上半年時間。
所幸,海蝦號機械臂模塊之中自帶切割模塊,能夠極大的提高方燁的拆解效率。
至于說那些被拆解的金屬塊,方燁也做好了該如何冶煉的打算?
首先是那些特大塊的金屬,方燁打算使用破浪號冶煉,他準備在破浪號甲板上加裝一個大型熔爐。
然后是那些小型部件,他打算使用地下基地的冶煉室進行冶煉。
不過這些冶煉出來的材料,方燁不打算直接使用來鍛造港口,他打算再多鍛造幾艘海蝦號。
擁有更多的海蝦號,除了能夠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夠增加水下基地建設過程中的安全保障。
隨著海蝦號開始切割金屬,復合燃料快速消耗,那些沉船變成一塊又一塊的巨大金屬塊。
過了一段時間。
破浪號終于拖著兩艘沉船返回,停靠在了水下基地上方。
并且由于方燁早就下達命令,此時,正有無數船員在戰(zhàn)艦甲板上準備打造冶煉爐。
由于船上有許多異能者,并且配備了許多優(yōu)秀機械師,大型冶煉爐的鍛造十分迅速,預計在三日內就能完成建設。
破浪號這個正在建設的巨型冶煉爐,也是智能冶煉爐,省去了分離金屬材料的功夫。
不過方燁現在有一點問題就是,該不該在破浪號使用熱能發(fā)電機,提高冶煉效率。
方燁思考片刻過后,最終還是放棄這個打算。
熱能發(fā)電機這種科技,他最好還是不要隨便暴露,畢竟船上的船員不值得他信任。
如果他擁有熱能發(fā)電機這種事情泄露出去,將會引來不小的麻煩。
三天過后。
方燁總算完成下方所有戰(zhàn)艦的切割工作,消耗了夠海蝦號跑2萬公里的復合燃料。
巨大的能源消耗,讓方燁心疼了好一陣,好在海蛾號這幾天又找到了不少復合燃料的原材料。
與此同時,破浪號上的巨型冶煉爐也被打造完成,方燁立刻駕駛海蝦號馱著金屬塊來到海面附近。
破浪號上的升降機,將這些金屬塊全部吊上破浪號,投入冶煉爐中開始冶煉。
見到破浪號還在使用柴油進行冶煉,方燁只得去周圍的地熱裂縫,尋找了許多海底植物燃料交給他們。
這些地熱植物,本身的水分含量就低,可燃燒有機物還多,可以說是最好的燃燒材料。
只是人們未能進行大規(guī)模開采,也是基于開采難度過高的問題。
不過有海蝦號在,方燁大可使用海蝦號機械臂,直接將一個個水下植物連根拔起。
于是在方燁的幫助下,破浪號的冶煉爐很快也步入正軌。
那些被破浪號冶煉出來的金屬,都是堆放在甲板外層冷卻。
待冷卻的差不多,方燁就會用海蝦號將他們拖入地下實驗室內,進行鍛造。
這也導致雖然破浪號的冶煉爐比地下實驗室大數十倍,但是效率卻遠沒有地下實驗室高。
因為冷卻時間,再加上重新加熱塑形的時間,都夠地下實驗室的冶煉爐鍛造好幾趟了。
不過破浪號上的船員,對于方燁這種將成品金屬往海下拖的行為,很是不解。
他們望向空蕩蕩的海面,什么都看不見,也不知道他們這個真正的船長究竟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