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晚,趙母急切等著一家人團聚。從下午一直等到了晚上,她望眼欲穿生怕出了什么事,終于聽到了遠處驢車的聲音。
趙母急切的看向門外,在火爐內稻草燃燒出的微弱亮光下,黑夜中兩個單薄的身影格外熟悉。
“你們爺倆終于回來了,這么晚沒出什么事吧。”娘的話語中帶著一陣期盼與希望。
趙匣連忙說道:“娘,過冬的糧食都買回來了,冬天我們不會再挨餓了。”
趙匣急忙向娘跑過去一把抱住了娘,娘在趙匣的懷抱中顯得如此脆弱。趙母輕輕地撫摸著兒子的背,低聲囈語道:“兒啊,回來就好”
那語氣中既有對孩子們平安歸來的欣慰,也是對家庭未來的擔憂。
趙父也走了進來,他的臉上帶著一絲疲憊,但更多的有些感傷。“跟我把糧食卸下來。”
趙母看著父子二人,心中充滿了慰藉。雖然生活艱辛,但丈夫孩子讓她覺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她轉身走向火爐,拿起一把稻草,輕輕地攪動著,讓火光更加明亮。
“都餓了吧,我這就去給你們做飯。”趙母說著便開始忙碌起來。鍋里的水很快就沸騰了,熱氣騰騰的蒸汽在屋內彌漫,給這個簡陋的小屋增添了幾分熱氣。
趙匣想開口說話,一時也不知道能說什么。只是呆呆地望著老娘做飯時的背影,眼前慢慢出現了一層薄霧。還有三日時間,這段時間一定要好好陪伴老娘。
趙父拿出買的酒水,又跟老娘說:
“今晚有點冷,我一會去把炕燒熱。今晚舒服一晚,喝點酒暖暖身子吧。明天不要早起了。今晚讓兒子和你一起睡,省得你老想。”
趙匣連忙說道:“娘,今晚我跟你一起睡吧。”
趙匣在老娘身邊緩緩躺下,趙母緩緩撫摸著趙匣的背,等趙匣睡著了。趙母便問趙父到底發生了什么。趙父把趙匣今天所干的事情娓娓道來。
趙父直夸趙匣真如個神童一般,居然會盤算經商,而且處事鎮定、進退有度。說道三日后就要離家給總兵當家丁時,還是忍不住流了一行淚下來。
趙母好像提前知道一樣,竟沒有半分驚訝說道:
“我早就發現這孩子偷偷練刀,沒事還會偷偷看書,我問過老劉鐵匠,他說是戚將軍留下的兵書。
以前他就說過想去當家丁。這次去遼陽城之前我就感覺他在謀劃著什么,看來是鐵了心要上戰場了。”
趙父也說到:
“我兒是個有志向的,身上有股子傲氣,面對李總兵他也沒有被降伏,最后居然還敢討價還價。
他是困不住的!若是以后有出息能當個千戶、游擊也行,總算是拼出了一條路。
如果留在這等我倆越來越老,兒子還是要頂替我當軍戶,還不如趁著年輕出去拼一把。
軍戶真是苦啊!”
趙母只能默默在被窩里抱緊了趙匣,擦了擦眼淚說到:
“這孩子還跟我學說女真話,我知道他早晚是要出去的,只是沒想到八歲就要走了。
孩子連大名都沒有,明天我倆去問問有學問的,給起個好名字吧,最好不要像武夫,省的以后討不到老婆。”
趙父趙母聊到很晚最后也睡覺去了,趙匣醒時已經是中午了,他發現一向勤勞的爹娘居然都起晚了,趙匣把爐子點著,自己煮了些買的好米飯,又把老爹昨天買的肉燉上。
父母醒來時已是晌午,趙匣做好了飯菜,與父母一起吃飯。
趙父說:
“兒啊。我帶你去百戶家里,請百戶的師爺給你取個名字。你當了李總兵家丁就不可再用小二這種小名了,得有個正經名字。
爹也不識字,所里的人爹又看不上,讓百戶師爺起名,我們也好知道你的大名。”
趙匣馬上起身恭敬地站在爹娘面前說:
“孩兒早就想好了,本來想十歲再說,馬上就要離開爹娘了,就現在說。”
趙匣說罷又看了看座上的父母緩了一會說到:
“我為自己取名叫趙匣,匣乃是寶劍劍鞘之意。寶劍之所以鋒利就是因為要藏在劍鞘之中,我希望時刻提醒自己要像未出劍鞘的寶劍一般,一旦出鞘便要爆發雷霆之威。定要做到藏鋒慰忠骨,出鞘鎮山河!”
趙父聽不懂趙匣的古話,但是聽到兒子堅定的話語和銳利的眼神便說:
“好啊,我兒有志向能自己取名,還是有古意的名字,那以后就叫趙匣。”
趙匣鄭重的點了點頭,又說到后天我就要去李府聽從李總兵安排,明日我在家陪爹娘,今日我便去向干爹道別。”
趙父便說:
“好,你去時帶著酒肉。再給他五兩銀子。他是你干爹,道別時要磕三個頭。你現在就去吧。”
趙匣收拾東西去看望了劉鐵匠,說起自己要當家丁,劉鐵匠也是感慨,八歲當家丁,到了十五還不得當選鋒精銳啊。知道趙匣已經取名后說道:
“你起了名字,也要為自己搏一份前程,我是你干爹,打鐵做銃的手藝你也學了個七七八八,你的那些想法挺有意思,但改良武器需要的錢不是你能承受的。
我這里有把七力重弓,上次沒給你是怕你年紀小拉不開傷了身子,你現在也拉不開至少等你十歲之后再試。
你當個打熬力氣的就行,這弓太重是沒法上戰場的。”
趙匣自然是感謝老鐵匠給他的幫助便說道:
“干爹后天我就要走了,你拿著這五兩銀子安心過活,你日后有什么心事等我出息了一定幫您完成。”說罷恭敬地磕了三個響頭。
辭別了老鐵匠之后趙匣拿著弓回到家中,讓老爹幫助上了弓弦。
這弓的確是打熬身體的物件,任憑趙匣如何努力也只能拉個彎月。在趙母的注視下趙匣明日便要啟程上路了,這一別不知道要到什么時候再見,一想到此等場景趙母眼中就泛起了淚花。
趙匣幫老娘擦去了眼淚,叮囑爹娘把銀兩藏好,再給衛所鄰居各自分了些錢又大肆宣揚自己已被李總爺收為親兵。
如此這般終于把家里事情安頓完畢。
趙匣知道今晚過去后,自己就要正式進入李府去拼出一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