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震驚的村民
- 趕海,我隨身攜帶個漁場
- 努力大閘蟹
- 2016字
- 2024-11-29 21:38:17
李星被大伙圍在中間也不怯場。
不過他并不怎么想跟這些大媽大嬸交流什么。
李星笑了笑說道:“就是運氣好,瞎碰上的,你們要是沒事也可以多去海邊上看看,說不定就能撞見大家伙。”
說著李星還晃了晃手里的大青蟹。
這青蟹雖然被捆著,但鉗子仍透著股威風勁兒,引得眾人又是一陣驚嘆。
劉叔媳婦咂咂嘴,抱著孫女湊近了一些,“李星,你這抓蟹的本事我算是見識了,哪天教教你劉叔,也讓大伙沾沾光唄,他昨天也去海邊上瞧了,什么也沒見著。”
旁人紛紛附和,眼里滿是期待。
李星笑了笑,“劉嬸,我哪有啥特別本事,就瞎折騰。”
說完,李星又緊了緊背上竹簍,“今兒我還撈著不少海腸,得趕緊回去拾掇,不然不新鮮就賣不出價咯。”
眾人這才注意到他背的竹簍里面。
看著那滿滿一竹筐的海腸子,大伙都面面相視。
看著李星毫不拖泥帶水就離去的背影。
平日里跟賀老太太關系還不錯的陳老太太不緊不慢開口道:“我瞅著這李星確實是有真本事的,能連續弄來這種好東西,絕不可能是光憑運氣能成的事兒。”
劉嬸一聽,忙不迭地點頭,“在理,這李星既然敢決定年后都一直留在村里,肯定是有兩把刷子,心里篤定有賺頭,才不繼續往外跑的。”
陳老太太這時候又道:“我記得好像李星大學讀的就是海洋相關專業的,那些個門道他都懂,現在回村里,可不就是要把書本上的東西用起來,大展身手嘛。”
眾人七嘴八舌的議論著,你一言我一語,對李星越說越神。
鄧老太太越聽心里越不是滋味,她忍不住開口道:“說不定就是他這兩天運氣旺,而且就算他真有這本事,那跟咱們又有啥關系,他愿意教嗎?”
這話一出,原本熱鬧得像集市的討論氛圍瞬間凍住。
大家面面相覷,一時間,四下里鴉雀無聲。
接著,平日里喜歡圍在鄧老太太身邊嘮嗑的幾個大媽大嬸,都不著痕跡地挪了挪腳步,與她拉開距離。
劉嬸更是白了鄧老太太一眼,心里直嘀咕,“這老糊涂,凈說糊話。”
眾人心里都跟明鏡似的,剛剛李星那副模樣,還不是因為她們得罪李星了。
劉嬸暗暗尋思著,之前確實對人家李星不厚道,往后得改改。
再備上些自家種的果蔬,上門賠個不是。
就他這兩天展露的本事,老劉要是能夠學點回來,絕對受用無窮。
回到家中,賀老太太正站在門口往外盼。
見到李星,老太太立刻迎了過來,“星兒你再不回來,我都要去海邊上找你了,中午煮了你最喜歡吃生蠔,都要涼了。”
生蠔就是牡蠣。
或者專指我國盛產的亞洲長牡蠣。
其它品種的牡蠣都是有自己專屬名字的。
這種牡蠣在日常燒烤攤上很常見,在我國的產量非常豐富。
在濱海村這邊,長牡蠣的價格很便宜,除去那種特殊有鞋底大的,都只要幾塊錢一個。
老太太注意力全在李星身上,等說完話,她才注意到李星手上提著的那只巨大青蟹。
頓時老太太吃了一驚,“星兒,這么大的青蟹,是你剛剛在海邊上抓的?”
李星笑著點點頭,“運氣好,逮著個大家伙,不過肯定沒昨天那只面包蟹那么值錢。”
青蟹在海鮮市場上是種很貴的海蟹,一般要賣到八十塊錢往上一斤,稍微大一點的就能賣到一百五以上。
不過最大塊頭的青蟹沒最大塊頭的面包蟹那么罕見,個頭上漲,價格沒漲得有面包蟹那么恐怖。
這只青蟹的殼寬二十五厘米左右,看著一點不比昨天那只面包蟹小,但重量應該要輕些,大概四斤多到五斤。
李星估摸著這青蟹的價格大概在三四百塊錢一斤。
老太太卻高興得完全合不攏嘴,“夠了,完全夠了,回頭到東江碼頭把這青蟹賣了,買大桶生蠔回來,一直到過年,咱們天天吃。”
李星笑著道:“天天吃就膩了,奶奶,晚上做土筍凍吧,我還抓了海丁腸。”
賀老太太原本視線全被那大青蟹吸引,這時聽李星說到海丁腸,目光才順勢移到他背著的竹簍上。
等看清李星背著的竹簍中裝滿了海丁腸后,她的眼睛瞬間再次瞪大,嘴巴也不受控制的張大,形成一個圓圓的“O”形。
“這些是你在海邊上抓到的?”老太太的臉上滿是錯愕與震撼。
李星笑著放下竹簍,“嗯,也是運氣好,聽說這東西現在收到五十多塊錢一斤了,這野生價格還要貴三倍以上。”
“五十多塊那是曬干后的,不過這野生的也不止貴三倍,早些年鮮貨就收到一百六一斤了。”
這可口革囊星蟲野生的跟養殖的差別很大,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得出。
野生的可口革囊星蟲與養殖的相比,外觀上便有諸多不同。
野生的體表近乎半透明的黃酒色,隱隱透著內里的黑灰色澤,周身褶皺細微卻深刻。
而養殖的顏色往往就是那種純灰色,體表相對光滑些,相同長短下,要比野生的胖上一大圈。
口感與質地的差異也明顯。
野生的可口革囊星蟲肉質緊實且彈牙。
它歷經自然潮汐與泥灘的磨礪后嚼勁十足,入口鮮味更濃郁醇厚。
養殖品的口感則顯得松散,鮮味也要淡很多。
老太太看著竹簍里的這些可口革囊星蟲,臉上的震驚漸漸退去,但卻盡是疑惑之色。
“真是奇了怪了,這海丁腸我們也不是沒去海邊找過,根本找不到,偶爾找到,也最多幾條,你這一背籃幾十斤,到底是哪找到的?”
李星笑了笑,提著竹簍跟那只大青蟹往里屋走。
“我不是說過完年后,就不出去了,一直留在濱海村發展么?要是沒兩把刷子,我怎么敢做這決定,怎么來的奶奶您就別管了,這些海丁腸我們撈一半出來做土筍凍,剩下的拿去賣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