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袁術身死
- 三國:你管他叫文弱謀士?
- 梨梨飛
- 2055字
- 2025-01-05 11:00:13
大殿內。
袁術面容憔悴,眼中遍布血絲。
這些天來,他不是沒想過逃出去,可到底要逃到哪里呢?
失去壽春的話,廬江更是危險,到時候他只剩下一郡,如何能奪取天下?
再說廬江也沒有皇宮,根本不符合他大仲皇帝的身份。
“劉勛呢?他怎么還沒來,從廬江到壽春,急行軍不過七日路程,他怎么還沒來?!”
所有的大臣都被袁術遣離了,沒人能回答他這個問題。
事實上,早在幾天之前,袁術已經寫信往冀州去了。
信中他拋棄了尊貴的皇帝身份,以弟弟的名義,向袁紹請求支援,希望他能在背面夾擊曹操。
可這么多天過去了,根本沒有回信。
“酒,酒呢?!”
袁術歇斯底里。
舞女們被他嚇得面色慘白,顫顫巍巍道:“陛下,奴婢給你倒酒。”
袁術臉色這才好一些,“美人兒別怕,別怕……”
他心中已經打定主意,在壽春再堅守一段日子,最起碼等來劉勛的支援,實在不行,再棄城去廬江。
“轟!”
外面傳來驚天巨響。
袁術全身一顫,從醉生夢死的狀態中清醒,“什么情況?”
一名身上滿是血污的中年人踉蹌著跑了進來,嚇得舞女們四散開來。
“你……你是閻象?你怎么還敢回來?!”
來人正是袁術曾經的首席謀士閻象,因為他遲遲不肯喊一聲陛下,被袁術流放下野。
閻象看了看荒淫無度的袁術和四周的舞女,悲憤道:“主公,你醒醒吧,你看看外面,甕城已經被曹軍攻破了,將士們正在內城城墻上血戰!”
“怎么可能?你休要欺瞞朕。壽春甕城高十多丈,曹阿瞞絕對不可能攻下!你犯下欺君之罪,不要以為我不敢殺你!”
話音未落,外面又踉蹌進來一名將領,嘴里喊著,“陛下,甕城破了!”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袁術憤怒起身,晃了兩晃,又重新癱在龍椅上,“壽春城墻如此堅固,曹阿瞞怎么可能……”
那沖進來的將領痛聲道:“陛下,曹軍不知從哪里搬來了一輛巨大發石車,石頭如霹靂一般,守甕城的箭塔,士卒全被發石車炸死。曹軍大將樂進順勢登城,現在甕城已失,將士們正在內城血戰。但恐怕堅持不了太久。”
“發石車……發石車怎么可能擊中十多丈高的城墻,怎么可能……”
袁術心中憤懣,閻象和將領的話已經讓他動搖。
這一年來屢屢失敗的畫面浮現在眼前。
從薄縣大敗,到許都大敗,兩次大戰,讓他足足損失了近四萬人馬。
紀靈、李豐、橋蕤等將領都被曹軍斬殺,現在壽春又是城破在即。
大仲,似乎已經走到末路了!
這時,外面又有一人沖進來。
見到來人,袁術喜出望外,“楊太尉,你回來了!怎么樣,劉勛的軍隊到哪里了?”
楊弘長嘆一口氣,“陛下,廬江丟了。”
“什么?!”袁術雙眼瞪圓,“楊弘,連你也要騙朕?真以為朕不敢砍了你們嗎?”
說完,袁術抽出龍椅旁的天子劍,直指臺下眾人。
“陛下,夏侯淵帶精兵兩萬,從廣陵出發,奇襲廬江。廬江太守劉勛不敵,廬江已經丟了!”
“廬江有三萬兵馬,劉勛是什么草包?三萬人守城都守不住?”
“夏侯淵使用詭計騙劉勛出城,又在外設伏,劉勛這才失了城。”
“詭計,又是詭計!”袁術怒目直視楊弘,“你莫不是要說,這詭計也是許安所設吧?!”
楊弘身子一抖,顫聲道:“陛下圣明,確實是許安所為!”
聞言,袁術勾下腦袋。
沉默。
良久,他長出一口氣,“許安,朕聽說他是曹阿瞞的軍師。一年前,就是他在兗州收糧,讓我軍糧草短缺,錯失了討伐徐州的好機會。”
“如今又是他奪了廬江,斷我后路。”
“曹阿瞞竟有這樣的人輔佐,老天真是不公啊!”
袁術手捧玉璽,喃喃念道:“袁姓出陳,舜之后。屬土,以土承火得應運之次。代漢者,當涂高也。”
“明明我才是天命之人,許安為什么不輔佐我?!”
一人冷哼道:“因為你荒淫無道,昏庸自大!你篡漢稱帝!”
袁術抬眼一看,嘲弄他的不是旁人,正是閻象。
“你敢罵我?!”
閻象胸膛快速起伏,他要將這段時間以來的不滿,統統發泄出來。
他肆意諷刺袁術。
袁術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他閻象多次勸說,袁術就是不聽,如今落得個這個下場,屬實可憐可恨。
“閻象,你竟敢辱罵朕?”
袁術提起天子劍,邁下高臺,一劍刺向閻象。
閻象一介儒生,哪里能躲得過,胸膛鮮血迸發。
只不過袁術用力過猛,自己也踉蹌幾步,他掙扎著站起來,繼續揮動天子劍朝舞女美妾們砍去。
“你們先下去陪朕,免得落入曹阿瞞之手!”
袁術如同死神一般,追著舞女們在殿內奔跑。
閻象死前留下的話讓他徹底破防,再加上劉勛丟了廬江。
袁術現在根本沒有逃跑的想法了。
他只想殺光所有人,再一把火燒死在這皇宮之中
……
等曹操騎馬進入壽春內城的時候,袁術的皇宮已經只剩下坍塌的骨架。
到處都是刺鼻的焦糊味道。
“想當初十八路諸侯聯合討董時,身為袁家嫡子的袁術,是多么的威風。”曹操長嘆一口氣,“沒成想短短幾年時間,他竟落得如此下場。”
曹操翻身下馬,走向皇宮深處,他踩過滿地的焦木和碎瓦,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
文武們在他身后跟著。
最終曹操停在一處殘垣前,伸手輕輕撫去灰塵,“叔敬,你看袁術果然是冢中枯骨,他最后真死在了這里。”
身后眾人面面相覷,典韋提醒道:“明公,軍師他在廬江呢!”
“哦,一時感慨,忘了。”曹操轉身笑道,“此次攻城,子揚居頭功。”
劉曄連連搖頭,“此一戰全賴明公英明指揮,將士們奮勇,曄不敢貪功。”
“且不提你對淮南的熟悉讓咱們占盡先機,單就是城外的這個龐然大物,就足以讓你領得頭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