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呂祥引軍于破曉從瓦窯出發,午時抵達響溪坡。
因響溪坡渡口西靠大山,右臨蘭倉水,又是白天,不利于潛伏包圍,只能正面攻擊西岸之敵。
同樣是以十攻一,戰斗很快結束,呂祥軍殺敵過半,俘虜十余人,還有一些士卒趁亂已經逃到河對岸,呂祥不打算渡河追擊。
呂祥身前,十余名俘虜與昨晚瓦窯的一樣,也聲稱自己是被雍闿強行充軍的。
呂祥不懷好意地指著遠處正在擦拭兵刃的士淵,對俘虜問道:“你們可識得我家少主?”
俘虜們仔細辨認士淵,但士淵站得較遠,眾人又緊張,只看得大概年齡和身高,此時只能搖頭說不認識。
呂祥心道你們認識就怪了,不過就是走走套路的程序,大笑道:
“我家少主乃交州士家長孫,家主感念大漢恩德,已率交州棄暗投明,今日領兵至此,就是與永昌呂功曹等共抗雍闿!念及你們都是被雍闿所迫,今日且饒你們性命,他日兩軍對壘,只要你們放下武器,亦可活命!”
眾人聽聞可以活命,全都感恩戴德地對呂祥叩拜行禮。
呂祥指示手下讓開道路,讓這些人乘船東去。
轉過身,呂祥集結部隊,往瓦窯方向撤去。
路上,士淵找到呂祥,好奇問道:“方才我見那些俘虜對我指指點點,莫不是你又準備干什么壞事?”
呂祥故作神秘地笑道:“沒什么,只是告訴他們你士氏長孫的身份而已?!?
“你!你們南中內亂,挑撥雍闿與我交州關系做什么?”士淵本欲發火,但一路走來看到呂祥種種的作為,現在他更想了解呂祥。
“簡單來說,無非是擾亂雍闿軍心,把這趟水攪渾罷了?!眳蜗槿鐚嵰愿?。
“原來你是想利用我,還冠冕堂皇地說帶我出來活動筋骨?!笔繙Y不屑道。
“真別說,你上陣殺敵還是有我一半的風采。”呂祥打趣道。
“你!真是無恥至極!”士淵怒道,但是心中卻想,明明自己實質上是呂祥的俘虜,為何感受不到呂祥的敵意。
“你準備在瓦窯打埋伏?”士淵現在對呂祥要怎樣打這場仗越來越好奇,因為感覺自己也是這戰場中的一員了。
“不,直接回羅岷山。瓦窯和響溪坡這兩次突襲,就像在河里里撒下的魚餌一樣,我不確定魚兒們會是什么反應,還不如靜觀其變?!眳蜗槌谅曊f道。
-----------------
嶲唐縣城,縣府衙,大堂之下,跪著十余人,正是呂祥在瓦窯放走的雍闿軍士卒。
“呂祥帶兵拿下了瓦窯,還要去打響溪坡?”大堂之上坐著的,正是雍閬。
“是的,郡尉。”
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再加上出發前雍闿曾叮囑,沒有命令不讓擅動,雍閬雖然聽到呂祥的名字就火冒三丈,還是極力讓自己冷靜下來,細細思考對策。
如果呂祥真的要打響溪坡,那里就兩百人,按時間來算,呂祥已經拿下響溪坡了,不知道他下一步要干什么。
如果呂祥并不是要打響溪坡,而他在瓦窯時特地放走這些俘虜,還透露說他要打響溪坡,那就是騙我前去救援,他好半道埋伏。
對了,因為路程的原因,他甚至可以在拿下響溪坡之后,再返回瓦窯埋伏。
雍閬想到,既如此,只要我去,必中埋伏,那我不如乖乖聽族兄之令,好好守住嶲唐縣城,在這休息幾日,豈不美哉?
不對,雍閬又想到,剛剛這些人說,呂祥曾提及讓這些人不要遇到他們的其他部隊!難道敵軍還有其他部隊隱藏在各處,有沒有可能來進攻嶲唐縣?看來還是固守為好!
“來人!傳令!多派斥候,嚴防南邊之敵偷襲!城中各部嚴加防范!特別是晚上值守的人打起精神!”
-----------------
杉陽坪,雍闿軍帳。
雍闿正與爨習,雍肅,還有兩名族中將領議事。
“雍肅,船只造得怎么樣?”雍闿問道。
“稟太守,這十余日我等已造得木舟一百五十艘,每艘可載士卒十人,之前已調撥五十艘至響溪坡,蘭津渡目前只有一百艘。”雍肅答道。
“還是不夠呀,一百艘,一次只能渡一千人,如果敵人從山上放箭,一千人能有多少能夠成功渡河,又有多少船只能夠返回東岸繼續擺渡士卒呢?”雍闿嘆道。
雍肅負責督造舟船一事,早就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原本還猶豫要不要主動向雍闿提及,現在見雍闿如此,正是為主分憂的時候,朗聲說道:“太守,屬下有一計?!?
“噢?說說看。”
雍肅清了清嗓子,說道:“自太守令我負責造舟以來,屬下日日都要去蘭津渡督造船只,這幾日我也想到,僅有一百艘船難以運送大軍渡河,而船只建造速度又慢,真不知幾時才能完成太守交給我的任務,因此夜夜輾轉反側。
昨日,我到岸邊督造船只時,望著蘭倉水,忽然想到,蘭津渡最窄處不過兩百余米,我等只需用鐵索將船只串聯起來,鋪上木板,一百艘船,足以搭起連接兩岸的浮橋!”
一旁的爨習和那兩名雍氏子弟聽聞,心里鄙夷,直接說辦法不就行了,非要鋪墊那么多自己如何辛苦的廢話。
“如果敵軍放箭怎么辦?”雍闿問道。
“屬下已經想好了,可以用鐵索和木板在浮橋之上再架一座吊橋,不走人,只用來替浮橋上的士卒遮擋箭矢?!庇好C自信道。
“好!”雍闿聽到雍肅的計策,非常高興,這樣一來,士卒就可以源源不斷地渡河,用不著船只來回擺渡了。
“那如果敵軍拋下落石呢?”一名雍氏子弟提醒道。
“這也在所難免,不過敵軍并不能準確控制落石,能不能砸到浮橋還是一回事,就算砸到,我們可以繼續建造船只,隨時補上?!庇好C想都沒想就回答道。
雍闿略作思考,覺得雍肅考慮得比較周全,拊掌大笑:“好!好!好!我的好弟弟,就用你的浮橋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