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奇變偶不變
- 這個大明穿越者有點多
- 綠羅馬也是羅馬
- 2102字
- 2024-11-30 20:58:12
洪武十三年的正月初一,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春節。
朱標前世身為歷史系博士生,他清楚的明白胡惟庸案牽連了哪些官員,也知道其背后政治博弈的真相。
“胡惟庸案爆發的根本原因是淮西勛貴做大,軍政一把抓,讓老朱忌憚?!?
“核心人物不是胡惟庸,也不是某一個文臣或武將,而是以文胡惟庸、武李善長為首的淮西勛貴。”
“只不過胡惟庸案爆發時,錦衣衛還未成立?!?
“淮西勛貴在軍中威望無二,要是動了太多人可能會激起嘩變,假叛亂分分鐘激化成真叛亂?!?
“歷史上也是等錦衣衛羽翼豐滿后,才拿下李善長等人?!?
“以防引起大亂子,先按歷史上胡惟庸案的步驟來,只拿下胡惟庸、陳寧與凃節,其余淮西勛貴先放一放?!?
“等過幾年錦衣衛壯大了,再去逐步拔除淮西勛貴。”
朱標出了寢宮后,并未第一時間重回奉天殿,而是向身邊的太監們下令。
“你們去各大京營傳圣上口諭,責令京軍查抄京師官員的府邸。”
幾名太監豎起耳朵,等著朱標念出“死亡名單”。
明初朱元璋極度痛恨貪腐官員,查抄京官府邸的事屢見不鮮,太監們也習以為常,以為又有貪官惹怒了朱元璋。
“左丞相胡惟庸、左御史大夫陳寧、御史中丞凃節?!?
“奴婢遵旨?!?
太監們領命向應天府京營趕去,心中都驚駭不已。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九卿之首的御史大夫,御史中僅次于御史大夫的御史中丞。
這三人中任意一人平時說句話,大明官場都要震上一震,現如今卻要被同時拿下。
朱標則是前往奉天殿,抓捕了胡惟庸、陳寧與凃節三人。
其余朝臣也被朱標扣在了奉天殿,不讓他們離開紫禁城泄露消息。
朝臣們看著宰相被抓,朱標又不放他們走,整個心都懸了起來。
三人入了天牢后,在陳寧與凃節的供述下,三省六部共有十余名文官一同被抓。
大年初一的年會本就百官齊聚奉天殿,現在朱標把他們困在奉天殿抓起來還方便。
不少官員們被抓后狗咬狗,企圖臨死前亂咬死一批政敵,
有些膽大的官員甚至直接攀咬李善長、藍玉、徐達等人,案件頗有一副牽扯所有淮西勛貴的趨勢。
如果只是供詞還好,問題是淮西勛貴本就不干凈,
淮西勛貴互相聯姻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基本上每個淮西勛貴都與胡惟庸有書信往來,
除此之外,淮西勛貴多為軍旅出身,為了安置親兵,各自府邸內都有遠超規定數量的護衛,
真要是細究,淮西勛貴有一個算一個,各個的謀逆證據數不勝數。
朱標深知現在不能亂抓人,特別是不能動軍中威望高的勛貴。
為大局考慮,朱標強行壓下了部分供詞與證據,只抓文臣與無關緊要的將領。
由于抓捕行動過于突然,案子辦的比朱標想象中的順利,天還沒完全暗下,疑犯便全部抓捕入獄。
不少人入獄后,都哭天喊地大呼冤枉。
只有胡惟庸入了天牢后一言不發,只是呆呆的坐著,像極了一個生無可戀的求死之人。
朱標得知此事后,對胡惟庸的反常深感疑慮。
“不對勁,歷史上的胡惟庸被抓后,不是為了求生折騰了好幾次嗎?”
“難不成是史料記載有誤,或者是我的到來導致了蝴蝶效應,讓胡惟庸放棄求生了?”
“先不想那么多了,胡惟庸一介書生,翻不出什么大浪花?!?
朱標將胡惟庸的反常拋之腦后,轉頭處理起了善后工作——安撫淮西勛貴防止其異動。
有朱標的舅舅藍玉出面鎮場子,加上淮西勛貴的兵權并未受損,淮西勛貴們別說騷動了,連個給胡惟庸求情的人都沒有。
將事情處理的差不多了,朱標于酉時又去了朱元璋的寢宮。
“回稟父皇,那胡惟庸一黨已被兒臣全部捉拿歸案?!?
“首犯胡惟庸、陳寧、凃節三人已下天牢,三日后問斬?!?
“其余相關人等,根據參與程度分別判處秋后問斬、流放三千里、貶為賤籍永世為奴,其家屬女眷則是送入了教坊司?!?
“這是胡惟庸一黨的供詞,還請父皇過目?!?
朱標帶著一份小冊子進入寢宮,將小冊子雙手奉上。
朱元璋接過小冊子查看,上面依舊是讓朱元璋一個頭兩個大的文言文。
“該死的文言文,連個標點符號都沒有,鬼都看不懂。”
“直接問小朱吧,怎么只有這三個人?!?
只是象征性的瞥了幾眼,朱元璋便將小冊子丟到了桌面上。
“標兒你辦事朕放心,跟朕說說除了這三人外,還有誰被一同抓了?!?
“回稟父皇,除了此三人外,都是不足四品的文官,與不足六品的武職。”
“那李善長、陸仲亨、胡美、宋濂等人呢?為何不一并拿下?!?
朱標聽到這幾個名字,心中咯噔了一下。
“這幾人都是被胡惟庸案牽連的淮西勛貴,看來老朱早就想對淮西勛貴動手了?!?
“老朱還真和史書上描述的一樣,干什么都心急,總想著自己一朝便把所有事全辦好,給子孫留下一個萬世江山?!?
“一個開國的利益集團,怎么可能一場大案就根除?!?
朱標微微拱手,向朱元璋回道:
“父皇,兒臣覺得那淮西勛貴在軍中勢大,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
“目前北元余孽尚未根除,兒臣不敢妄動淮西勛貴,以防動搖國本,還請父皇恕罪?!?
“朕明白了,看來是朕心急了?!?
“父皇體諒兒臣苦衷,乃是兒臣之幸,何來父皇心急一說?!?
“父皇若無其他事務,兒臣便先行告退了?!?
朱標轉身準備出門,朱元璋卻叫住了朱標。
“標兒,朕今早想得一妙聯,可怎么也想不出下聯,甚至結下心結,處理朝政時也常常思索下聯。”
“標兒你去替朕傳旨天下,若有人能對上下聯解朕心結,可入宮面圣領賞千金?!?
“還請父皇說出上聯,兒臣這就去擬旨,以讓父皇盡早念頭通達,好全心處理朝政,為我大明興?!?
“奇變偶不變?!?
朱元璋五字剛剛說完,朱標便如肌肉記憶般回應道:
“符號看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