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我無能我有理!
- 大唐:我靠騙人登基了
- 山中流泉
- 2110字
- 2024-11-21 18:53:21
“張相怎么突然問李大人?”
“莫非你說的蒙蔽圣聽的奸臣是李大人?”
李瑁表示自己很震驚。
不知道,完全不知道。
張九齡皺眉道:“我并非指的是李大人。”
“只是圣人想要選第三位宰相,朝堂上李大人的呼聲很高,我這才想問問壽王對此人的看法。”
“你我之間的談話圣人都會知曉,若能對此人有個中肯的評判,也能借機幫圣人分憂。”
張九齡說完這段話將李瑁的后路堵死便等待他開口。
只要李瑁還想當太子,這種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又怎會放過。
關(guān)鍵李瑁之前還言之鑿鑿的說要幫阿耶分憂,如今只是一個人對時事的基本看法,壽王若是避而不答,肯定是心中有不光彩的答案,不敢直言。
“我懂雞毛啊。”
“雞毛?”
還沒等張九齡反應過來,李瑁便直言道:“我跟李大人不熟,但我聽說他現(xiàn)在是禮部尚書,等本王跟阿耶申請去跟他學婚禮的禮節(jié)后才能做出評判。”
“畢竟阿耶不準皇子與大臣結(jié)交,本王對此人也不了解,如何能輕下定論?”
張九齡見李瑁不上套,再次話藏機鋒道:“壽王的意思是李林甫的能耐當禮部尚書還可,掌天下禮儀、祭享、貢舉之政令不出差錯,至于宰相之位與其職位相差甚遠實難擔任。”
李瑁見這老登又開始給自己下套,臉上露出笑容:“嗯嗯,對對對。”
“壽王這是認同我的看法了?”
“嗯嗯,對對,你說的都對,你最明白了,誰能有你懂啊!”
張九齡聽到這個回答本該喜悅,但看到李瑁一直點頭的樣子,總覺的別扭極了。
雖然是捧著他說的,但卻又像是在敷衍他一般。
可在這種大事上,還有太監(jiān)記錄在冊給圣人看,李瑁又怎么可能敷衍他。
【笑死我了,這老頭都懵了】
【沒有經(jīng)過陰陽術(shù)的洗禮,太單純了】
【和他墨跡什么直接給這倆貨趕出去得了,這么大歲數(shù)都活心眼上了】
【我有一計,先把太監(jiān)支出去,然后直接毆打老頭!】
【打老頭!打老頭!】
李瑁無視彈幕上的損招,只是笑吟吟的看著張九齡。
張九齡被他看的有點發(fā)毛,有些不滿的問道:“剛才那些話可是壽王的真心話?”
“什么真心話,本王也沒說什么啊。”
“話不都讓你說了嗎。”李瑁依然笑著說道:“既然張相你都有答案了又何必來問我。”
“當朝宰相違背圣人禁令私下接觸皇子,并引導皇子攻擊朝臣,你也不怕阿耶怪罪于你!”
“還是張相覺得自己是文官之首,是當朝宰相,阿耶奈何不得你?”
張九齡聽到這話心中的火氣也上來了。
他現(xiàn)在能確定李瑁剛才就是敷衍他呢。
張九齡怒拍扶手說道:“壽王何出此言,我敢上門便是問心無愧,只要能為國盡忠哪怕陛下怪罪又又何妨。”
“相反壽王年紀輕輕,城府卻如此之深,至今都不肯正面回答我的問題。”
裴耀卿也在一旁說道:“李林甫此人無才無德,心胸狹隘,又巧言令色,若此人為相唯恐亂國啊!”
“張相有如此言語也是擔心則亂。”
“若論才德宰相之位萬萬輪不到李林甫擔任,怕就怕惠妃娘娘在陛下耳邊吹風,陛下一時昏頭讓李林甫當上宰相。”
李瑁目光在兩個老頭身上掃視。
這兩人一個紅臉一個白臉算是把自己架起來了。
如果他有道德,再加上兩個宰相這么苦口婆心的勸自己,恐怕心里還真得有些負罪感。
好在他沒道德。
這倆老頭根本綁架不了自己。
“裴相你說的這是什么話,若李林甫有相才,任何人反對阿耶都會立其為相,時間會證明一切。”
“若李林甫無才無德,饒是所有人都覺得李林甫可為宰相,阿耶也不會同意。”
“裴相怎會覺得我母妃能夠左右阿耶的決斷呢?”
李瑁板著臉嚴肅道:“本王雖不懂朝堂上大臣,但本王都知道,誰有資格當宰相還需聽阿耶的,圣人英明雄毅,又豈是你我能夠議論的。”
“兩位宰相,本王年紀雖小,但也能明辨是非。”
“你二人來此后,先是讓本王救太子,后又勸導我去覬覦太子之位,不成后又讓本王擅斷朝中大臣,意圖操控宰相之位。”
“難不成這朝堂之事還要全權(quán)由你二位心意不成?兩位宰相認同的便能當宰相,不認同的便不成。”
李瑁拍桌而起,怒發(fā)沖冠:“難道非要瑁直言你二位結(jié)黨營私嗎?”
“荒謬!”
“簡直是污蔑!”
“你堂堂皇子怎可說出如此狂悖之語!”
兩個宰相就像被打開了正確開關(guān),直接都開始啟動了。
一個比一個面紅耳赤,半點都不敢擔上李瑁說的話。
不過冷卻下來,卻發(fā)現(xiàn)他們今日所做和李瑁所說的也大差不差。
可他們上門的本意卻只是希望李瑁說出實情,以免太子受到責罰。
也不知為何,嘮著嘮著話題就跑遠了,以至于事情完全脫離了他們的掌控。
張九齡很快便想明白其中關(guān)節(jié)。
李瑁雖是說要救太子,但卻表現(xiàn)出就算自己說出實情太子也不一定能被救出來,并隱晦的說明自己并非意外落水而是為了穩(wěn)定朝堂才自愿這么說的。
正是因為聽出了這層意思,他才發(fā)現(xiàn)壽王沒有那么簡單。
尤其是壽王表現(xiàn)的越人畜無害,他就越想讓李瑁露出真面目讓圣人察覺。
這才落入李瑁的陷阱被他一步步牽著鼻子走。
當真是對一個人起了歹心后,才是最容易被攻破的時候。
張九齡深吸了一口氣,也沒去辯解只是沉著臉說道:“壽王何須扣帽子,李林甫和惠妃娘娘走的近是朝臣皆知,我等所說皆為事實。”
“我倒想問問,為何我一提到李林甫,壽王便如受到刺激一般如此憤怒。”
“好啊,張相,我看你就是想刁難本王!”
李瑁氣憤的說道:“你以為我不想回答嗎,本王是真不知道!說句難聽的,誰當宰相跟我有個屁關(guān)系。”
“我就想當個混吃等死的王爺!”
李瑁所說之言十分粗鄙,若他是太子,張九齡肯定指著鼻子罵他。
可李瑁偏偏是個王爺,還一副無才無德胸無大志的樣子。
真就是我無能我有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