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削球手(一)
- 離經叛道,成就乒乓超級全滿貫
- 土豆土豆快點跑
- 2128字
- 2024-12-06 08:16:36
劉明軒拿了那半張工作證。
大概是因為剛才對方走的匆忙,而工作證又是一個制止的卡片,就被撕爛了一半下來留在這里。
這個事情他覺得十分有必要通知李克一聲。
來到李克辦公室,劉明軒先敲了敲門。
“進來!”
推門而入,正是李克正在看比賽對手的錄影帶。
“怎么,這么晚了有什么事嗎?”李克問道。
劉明軒將半張工作證拿給他看,又把剛才發生的事情對他講了一遍。
李克聽罷,低頭沉思了一陣子,說:“知道了。”
“李教練,你是得罪什么人了嗎?有什么仇家?”劉明軒小心的問,“為什么有人要這樣盯著你。”
李克苦笑:“我能有什么仇家,只不過是妨礙別人賺錢,妨礙別人成名了唄。”
“妨礙誰了?”劉明軒問完,就覺得自己有點多嘴了。這種事肯定是個人的私事,怎么好探聽。
果然,李克笑了笑,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自嘲地一笑說:“有時候,不是自己做好了就行,還要讓別人顯得沒那么差。以后做事你也記著點。”
劉明軒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李克說:“正好,我再給你講講接下來幾場對手的應對……”
兩人就這樣看著對手的比賽錄像,聊了起來。
……
一夜無話,第二日劉明軒一行人再次早早的來到比賽場地。
還是昨天那個場館,不過今天看起來比昨天的人多了不少。相信比賽的不斷深入,旁邊的觀眾席的人會越來越多。
劉明軒站在場地中央,想象著決賽時,周圍座無虛席,無數人歡呼雀躍的樣子,竟有些沉醉。
十二歲那年,他拿了全國少兒冠軍,當時經歷過一次這樣的感受,相當的美妙。
李克此時走來,“今天感覺怎么樣?還有頭暈的感覺嗎?”
劉明軒展示了下自己的肱二頭肌,“今天狀態全滿!”
李克拍了他一下,表示滿意。
今天劉明軒的比賽在上午十點開始。
由于鄭文博昨天已經被淘汰,他今天就沒有跟過來。今天只有趙經理和李克跟自己一同過來的。
比賽開始前半個小時,劉明軒正要準備去熱身,這時他在觀眾席上看到幾個熟悉的面孔。
一個是韓旭,這小子今天又來看比賽了。他作為隔壁省省隊的運動員,來這里似乎除了比賽還有一些其他的任務。
還有一個熟悉的面孔讓劉明軒有點驚訝,竟然是楊榮,他記得這個人是下午的比賽。他提前來觀察一下可能會碰到的對手?
當他看向楊榮的時候,對方也看向了他。兩人目光交匯,楊榮抬了抬下巴,示意了一下。
這是在給自己打招呼?劉明軒奇怪,我們有這么熟嗎?
楊榮的旁邊并沒有見到周慧,而錢文青、徐凱倒是和他站在一塊。徐凱看到劉明軒,眼神更多的是不服。
又過了幾分鐘,一個看起來長得有點著急,看起來能有接近四十歲。而劉明軒知道,此人的實際年是三十四多歲。
這就是前國家二隊退役的削球運動員,鄒建民。
對方看了眼劉明軒,也沒有多說什么,徑直走到旁邊開始熱身。值得注意的是,對手并沒有教練,自己一個人來的。
劉明軒見狀也開始熱身。
上午十點整,雙方進入場內。
劉明軒打削球的經驗不多,第一次面對的就是前國手,自己心里也并不十分有底氣。
為此,劉明軒還專門的查看了一下對方的球板。
削球手的球板是兩面反膠,正手用的是國套狂飆3、手用的是典馳D國套,底板是紅雙喜七層椴木底板,這種配置在具有更好的旋轉控制力的同時,又兼具一定的反攻特性。
順帶一提,劉明軒此時用的底板是vis,搭配的膠皮正手是NEO藍色國狂,反手T05,這是一套很經典的快攻弧圈配置,性能十分穩定。
猜發球權由劉明軒猜中。
雙方進入互練階段。每次對方的球拍擊球,透板的聲音聽起來就有點不一樣。而觀察對方,此時也是全神貫注,動作流暢,給人的感覺十分經驗老到。
比賽正式開始,第一個球先由劉明軒發球。
劉明軒由一個半出臺短球起手。球沒有太發力,堪堪出臺,便要朝臺下落去。
對手見狀,一切輕輕的削了一半過來。回球依舊半出臺。
劉明軒發球后強攻,把握好來球的上升期,腳下移動一步,將球拉起來。
這一板拉過去,球速并不快,對方早已后退一步,等待劉明軒的球到來。
球飛到對手反手位,對方看準來球,揮動手臂將球穩穩的削住。
見球回來,劉明軒猛然暴起,這次是一擊反沖弧圈,用了實力氣。
球的速度驟然增長,而且那球朝著鄒建民的中間位置飛去!
對于削球手來說,這是一個刁鉆的位置。
削球手左右都不太怕,但中間的位置最難發力,削球手必須擁有很強的基本功,才能控制好中間的快速來球,并將它削住。
可鄒建民面對這球不慌不忙,站直身子,調整好板型角度,飛速一板下去。小白球在膠皮摩擦后,迅速改變了旋轉,然后輕飄飄的回到了劉明軒這邊球臺上。
劉明軒欲要第二板反拉,可觸碰球拍的一瞬間。
“臥槽”
心中暗叫不妙,那球竟然比自己想象中還要轉。暴力的一板球重重的撞到了網上。
“0:1”上來先丟一分。
不僅如此,接下來劉明軒連丟三分。
終于在第5分的時候,用盡全力的一擊倒地爆沖,對方回球出界。劉明軒才算開了張。
裁判:“1:4”
從地上起身,劉明軒喘著氣。而對方好整以暇的俯身彎腰,等待著劉明軒再次發球。
這就是削球手的第一個天然優勢,不僅旋轉變幻莫測,而且相對于進攻型球員,削球手的體力消耗要小上不少。
開局輸掉這四分,一方面是手有點緊,還沒釋放。更重要是,對方的回球確實是變幻莫測,讓劉明軒十分不適應。
而變幻莫測的旋轉,對于越陌生的對手,效果越好,這就是削球手的第二個天然優勢。
當然,如果碰到熟悉球路的對手,這種天然的優勢也會變成劣勢。
劉明軒再次開始發球,這次他決定換個套路。
球輕輕的拋起后落下,一個急長球猛地追著對手的底線中間位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