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誰在導演世界
- 重生2009,從移動互聯網開始
- 河豚氣咕咕
- 3309字
- 2024-11-26 08:00:00
截止2008年12月末,在中國2.98億網民中,擁有博客的網民比例達到54.3%,而新浪博客,在所有博客網站里排名第二,市場份額達到26.3%。
這時候博客類網站第一名是市場份額占比27.9%的博客中國。
2002年成立的博客中國曾連續三年保持30%的增長,全球流量一度飆升到排名60多位,獲得了盛大、網銀的各類投資,甚至引領了中國Web2.0的投資熱潮。
新浪博客望著眼前的行業第一,一度有一種無法超越的絕望感。
直到08年底。
博客中國因為金融危機導致的融資遲遲不到位,資金鏈出現問題,份額開始下滑,新浪博客開始望著第一名的位置虎視眈眈。
這才剛過了元旦,新浪公司內部,編輯部里人人厲兵秣馬,誓要奪下第一的位置。
梳著馬尾辮穿著白襯衫的江小青坐到自己的工位上,摁開電腦。
她的眼睛有些浮腫。
昨晚一篇稿子,她改了好幾次,遞到總編那里都被打了回來,今天要是再拿不出稿子,這個月的任務可就完不成了。
她邊打著哈欠,邊倒起熱水給自己泡了杯茶。
茶葉就是很普通的青末,很多人不喜歡,不過她從小喝習慣了,上班也一樣喝,還能提提神。
依照工作流程,點開管理后臺,一篇篇博客文章看過去。
博客是每個人都能寫的,但也不是完全無序管理的狀態。
新浪的編輯團隊每天都會在成千上萬的博客文章里審讀,試圖找到質量較高的文章,然后推送到博客主頁。
這個時候還沒有什么智能推薦的說法,一切都靠人工。
江小青忍不住打了個哈欠。
沒辦法,大部分時候博客文的質量確實很低。
第一篇博客寫的是筆者在火星上生活一年的經歷,這個還算有意思的,江小青耐著性子看了會兒,然后點了右上角的叉。
咱這不是科幻世界,這文章太小眾了,推出去也沒人看。
第二篇博客聲稱是某知名女星多年好友,寫了一堆匪夷所思的事情,一看就是編造的,江小青也馬上叉掉。
第三篇博客開頭就是“看我博客的是女人嗎?如果是的話麻煩加下我QQ,我們可以線下見面深入交流。”
“我能報警嗎?”
江小青吐著杯子里的茶葉末吐槽道。
打開第四篇博客的時候,已經不報什么期望了。
“還是得自己寫啊……”
她無奈想著。
其實網上的一些爆款博客都是他們編輯部內部自己寫的。
寫完以路人的名義發出來,以一種“平民視角”制造爆炸效果。
她隨意地掃了一眼,正準備點右上角的叉,卻看到了博文的題目。
《誰在導演世界》
嗯?
她舔了舔唇。
小子,你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
于是她點了進去。
……
“這篇不行!換一個!我們新浪博客的頭版就登一個《藥粥治感冒需分寒熱》?這不是扯淡嗎!”
新浪執行副總裁,同時也是新浪網、新浪博客總編的陳桐拍著桌子喊道。
“沒辦法啊,最近真沒有什么好的文章了。”
桌子對面的主編無奈攤手。
“前幾天那個米奇代工廠的問題呢?沒下文了?”
“那個涉及到安全生產、環境衛生和勞資薪酬多方面的問題,現在各部門都在溝通,恐怕還要再看看。”
“首都十大年度教育新聞人物的評選報道呢?”
“那個是聯合活動,還在等人民網和教聞中心的發稿通知。”
“我不管!反正這個《藥粥治感冒需分寒熱》上不了頭版!你們就憑這個!憑這個想拿到博客網站的市場份額第一?”
陳桐氣得臉都黑了。
“總編!總編!你看看這個!”
咔的一下,辦公室的門被江小青猛地推開了。
“江小青!你毛毛躁躁的干什么呢!門也不敲。”
陳桐皺著眉頭。
這個江小青,剛畢業沒兩年,身上還改不了學生毛躁的性子。
“您不是一直說最近沒有好的頭版嗎?您看看這個!”
“什么東西?誰在導演世界?沒頭沒尾的……”
陳桐嘴上嘀咕著,眼睛卻忍不住看了下去。
“是誰在導演世界?
我是一名大四的學生。
和所有面臨畢業的大學生一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總感覺到彷徨與迷惘,不知道該怎么去面對。
幸好學校非常照顧像我這樣的迷途羔羊,于是安排了畢業生就業指導課程,希望幫助我們平穩地走完大學生活最后一段旅程。
課堂上,老師對于畢業的指導非常細心而詳盡,讓我對于今后的路燃起了一點信心,可是后來幾名申請留學的同學所說的話,卻讓我的心情跌倒了谷底。
在他們的口中,我們是落后的國家,是卑劣的民族,是丑陋的國人,是貧窮的學生。
我不懂。
我不知道為什么。
他們在臺上說得越開心,我在臺下聽得就越氣憤。
后來回想,可能因為我是個中國人。
可是為什么在中國的土地上,在中國的校園里,有這樣一些中國人,卻在隨意地貶低自己的國家,辱罵自己的先祖?
‘我們已經是被占領的國家。’
這句話是我在一篇法國報道里看到的。
文章里寫著,他們國家的“有識之士”鍥而不舍地培養自己人面對美、英集團的卑賤感。
比如戴高樂反抗美英的歷史過去不到半個世紀,他們國家的“精英”卻已抱緊后者大腿,成天圍著英王室轉,卻對自己的王朝歷史諱莫如深。
拋棄了自己的歷史文化,反而轉身投入美英敘事當中,不肯自拔。
從那篇報道里,我看到他國文化政治淪陷,也仿佛看到了自己。
就像一場完美的征服戰,城堡易主,不見硝煙,但見歌舞。
舉國上下,四處翻騰著新信仰的豪情壯志和無以數記的模仿者。
政論學理,都是西方話語,朝野上下,一片美英鸚鵡。
一切皆以西方價值為皈依。
那時候起,我忽然明白過來,這個世界的背后,藏著一雙看不見的大手。
西方媒體將現實和歷史的細節篡改,而且是持之以恒、方向一致的篡改,以長期把持輿論話語權。
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劫取其他文明對世界解釋權的戰爭,掩蓋在槍炮船艦之后,沒有硝煙,甚至連血都沒有一滴,也是其他文明落入精神奴隸的開始。
奴役眾人,導演世界。
這就是他們做的事。
我想起奧運之前的那段日子。
我們本以為全世界會和我們一起歡慶盛會,共襄盛舉,可后來卻發現并不是這樣。
國外特派京城的記者簡直就像身負使命的“特工”,鉆到最骯臟的角落,找最窮的人,最激烈的異議人士,挑最陰云密布的一天,連篇累牘報回天氣怎么壞、城市怎么丑陋、百姓怎么窮、籌辦怎么虛假。
而面對這樣的虛假消息,國內媒體卻被一觸即潰,毫無抵抗之力。
鴉片戰爭之后,中國人近兩百年浴血奮斗,為主權,為獨立,為尊嚴。
在這條看得見的戰線上,我們歷經磨難,依然一往直前,一步步收回或重建失去的東西。
然而在另一條看不見的戰線上,我們卻不前反退,丟盔棄甲,甚至還沉浸其中,樂不思蜀。
有那么多迷魂湯煮得熱氣騰騰,有那么多煙霧彈放得漫天火彩,整個國家處于不見硝煙的包圍戰中,有幾人瞥見熱火朝天的戰陣?
一個在文化上自侮的民族,是永遠沒有希望的,更遑論復興。
我以為,中國人不該無知地輕賤自己,膜拜他人。
我以為,中國人會擦亮眼睛,看清誰在導演世界。
我以為,中國人終將站起,向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
我在界河上瞥見了華夏民族在這顆星球上的位置。
它沒有站在導演的劇本里。
我希望,我會是中華崛起的參與者,華夏復興的見證人。
你呢?”
……
“好!”
陳桐忍不住輕呼出聲。
他是最早的互聯網網蟲了。
年輕的時候,曾經擔任利東方在線體育沙龍的版主。
在那個咨詢傳播緩慢的時代,他因為在世界杯播報中舉著顫抖的天線堅持在線播報比賽戰況,就此一戰成名。
新浪成立之后,他是新浪第一個編輯、版主,帶領著手下一票編輯,幫新浪確立了行業老大的地位。
縱是見多識廣,看到這篇稿子的時候,他還是有些激動。
別的人不知道,但作為全國流量最大的新浪網總編,他可太知道去年奧運的時候,關于家國關系的帖子在新浪后臺討論有多激烈了。
但就算那時候,也沒出現過這樣一篇奪人眼球的帖子。
“博文原文就是就是這樣嗎?”
“一字沒改!”
“作者能聯系到嗎?”
“剛剛聯系了,但是沒有回復,落款是郵電大學的學生。”
“馬上聯系,不行的話你跑一趟。”
“好嘞!”
江小青得令,立刻狂奔出門。
站在桌子一旁的主編也看到了那篇文章,小聲嘀咕著:
“陳總,這個能行嗎?”
“怎么不行?這還是個學生寫出來的,正好反應國內年輕人對于世界的認知和迷茫,去年奧運的事你們這就忘了?”
奧運會的時候,搜狐博客憑借著奧運贊助商的身份吸取了巨額流量,拉近了和新浪博客的身位,這讓陳桐察覺到了一絲危機。
“這奧運過去還沒多久呢,家國關系和民族情懷正是最引人眼球的話題,這東西我們不報,讓給搜狐和網易嗎?”
陳彤嚴厲批評道。
“讓給他們肯定是不行,就是我想這稿子是不是有點偏激?萬一被有心人利用……”
主編還是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那這樣,這篇博文先壓兩天,讓江小青去了解一下情況。”
陳桐思考了一陣,“不要上新浪新聞,就在新浪博客里做頭版,博客都是博客主們講述自己想法的地方,不怕有爭議,就怕沒熱度。”
主編眼前一亮:“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