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如水細磨功,滴滴穿石道始通。歲月無聲催志遠,江河浩蕩聚虛空。”
夏亦念叨著自己寫的勉勵詩,沿著青鯉河一路往上游。
時值春季,萬物復蘇。
春雨綿綿,天色微暗,青鯉河被輕柔的雨幕籠罩,整個世界籠在一層朦朧的紗中。
雨絲細密,輕輕敲打著河面,泛起無數漣漪,似是天空的低語。
河水因春雨的到來變得豐盈而靈動,流水聲清越,如同一曲天然的樂章。
水中,嫩綠的水草隨著水流擺動,仿佛在低頭謝雨。幾尾錦鱗小魚靈巧地穿梭其中,時不時躍出水面,濺起點點水珠,又迅速潛回水底。
夏亦看著河中的景象,悠然自得。
河水景象,與陸地上頗為不同。
前世,他曾在網絡上看過一些水下鏡頭拍攝的河中景象。
看似再小的河邊,也有其生機所在。
此世,因為天地間氤氳的靈氣,這種生機更加勃發。
‘仿佛有無數的小東西,在吵吵鬧鬧地,想要萌動而出。’
夏亦的耳邊仿佛聽到了某種類似于新芽吐嫩的聲音。
他沿著河水往兩岸望去,憑借著他的感知,兩邊的景象一清二楚。
草木皆因春雨而生機勃發。岸邊的柳樹吐出了新綠,柔軟的枝條低垂著,葉片上掛著晶瑩的雨滴。桃樹和梨樹爭相開放,粉白交織的花瓣被雨水打濕,散落在河岸和水面上,隨著流水悠悠漂去。
更遠處的田野上,農人正頂著細雨忙碌著春耕,牛犁在濕潤的泥土中翻起新土,散發出清新的氣息。
他抬頭望向灰蒙的天空,又低頭看著河底那片豐盛的綠意,心中忽然有所感悟。
“春雨潤物無聲,一點一滴卻讓大地復蘇。這不正是修行的道理嗎?”
“修行如這春雨,日積月累,潤澤己身。道不可急成,唯有堅持如雨點之功,方能成就浩蕩之勢。”
忽又想起自己的詩句,輕聲念道:
“修行如水細磨功,滴滴穿石道始通。”
這句話在雨聲和流水聲中更顯深遠,夏亦的心境不覺間平靜了幾分。
他再度擺動尾巴,沿著青鯉河繼續往上游。只是心境微微變化,不再只是趕路,而是體悟這自然生機。
[系統提示:道心+1]
道心:初覺(4/10)
“天清地明,草木萌動。氣清而和,露結為華。江水澄澈,微風生波。靈氣氤氳,萬物交匯。”
夏亦心中豁然開朗,頓時大快,仿佛抓住了某種玄妙的真意。
他閉目靜靜感知,天地間的木氣勃發而起,仿佛生命的脈動融入一切。
忽然,他下意識地張口一吸,清涼的木氣化作涓涓細流涌入體內。
“木精+1。”
夏亦微微一怔,旋即露出欣然之色,低聲喃喃:
“原來如此……天地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春天,是天地自己吐露木精的時候。”
夏亦把握住了這種玄之又玄的感覺,似乎于懵懵懂懂中,看到了天地的呼吸。
木氣如有形之物,緩緩融入他的身體。
“木精+1。”
“木精+1。”
隨著木氣入體,夏亦甚至感覺到全身都癢癢的。
‘咦。又要脫鱗長身體了嗎?’
‘這倒不意外,畢竟以年齡算,我還是只幼年龜,覺醒靈智是機緣,可身體本質還是個孩子。’
直到盞茶功夫后,夏亦才退出了這種奇妙的頓悟狀態。
他低頭查看自己的修為進度,頓時心中一震。
這一會兒的功夫,竟然就吐納淬煉了10點進度。
夏亦緩緩閉上雙目,回憶起剛才那種奇特的狀態。他分明察覺到,自己的視角在某個瞬間發生了變化:
“剛才的狀態……是天人交感嗎?”
他不再以龜身為中心,而是切換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仿佛天地的視角,與這片自然融為一體,觀天地而悟天地,所獲感悟自與龜身的狹隘視角大為不同。
此時再去感知天地間的木氣,卻是蹤跡杳杳,更遑論木精了。
忽又想起《天河倒灌真法》有云:修行者悟道之境,貴在契天地之機,合陰陽之妙。凡入此門者,漸有層次,雖高低各異,皆為通向大道之階梯。其境分為四:天人交感,天人合一,天人相融,天人化道。
此時回憶真法上的文字,夏亦感覺到真是字字珠璣。
一曰天人交感
初涉大道,修行者以己心感天地之意,天機微啟,陰陽初通。此境雖淺,卻可得天地呼吸之妙,身心清明,靈機勃發,修行之效事半功倍。然此感稍縱即逝,非機緣巧合,難以捕捉。正所謂“風過竹林,聲隨而散”,得之者須珍而惜之。
二曰天人合一
此境再進一步,修行者身心與天地合為一體,靈機流轉無滯,天地陰陽自如貫通。于此境界,修行者可隨時引天地靈氣為己用,呼吸吐納間,如同置身天地之中,常伴大道之妙。是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三曰天人相融
若悟性通達,靈機圓滿,可入天人相融之境。此境者,不僅與天地相合,更能化己身之機為天地之力,掌陰陽而御靈氣。風雨雷電,氣象萬千,皆可因心而動,身如天地主宰,威能自生。正所謂“天人相融,道機可轉,御天地之法,凝萬物之靈。”
四曰天人化道
至于天人化道,則為終極之境。此境者,非天地之外物,而為天地之本身。身即道,道即身,舉手投足皆合自然,言行舉止皆通大道。于此境界,修行者無所不在,無所不成。是為“無我無他,無內無外,天地萬物皆為一氣,心即萬象。”
這四層境界,夏亦剛才便是在巧合的情況下,進入了第一層境界。
‘得天地呼吸之妙。’
“妙哉,妙哉。”
越是修行,越是感覺到天地奧秘之妙啊。
……
沿著青鯉河一路往上,從太平縣開始,經臨溪縣,安康縣,便到了青州地界。
安平郡正是云州和青州相鄰的郡。
青鯉河蜿蜒而行,越過了安平郡的連綿平原,兩岸的景致愈發雄奇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