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通玄和煉氣圓滿之間,只差了臨門一腳,只需小小向前邁動一步,明悟念與氣合,魂魄相生之理,便可順利破境。
可就是這一步,卻不知困住了多少修士。
哪怕你周身空竅盡數填滿,玄關一竅打磨完美,通體無漏……滿足了所有客觀條件,但只是缺少那最后一絲靈感。
那這道關隘對其而言,依舊是難以逾越的鴻溝!
所以說,此世之修行并非是一味堆砌資源便可成就,金丹需明心見性,元神要斬破虛妄。
呂祖曾云:修命不修性,此乃修行第一病,修性不修命,萬劫陰靈難入圣。
唯有性命雙修,方可得道正果。
唐淵目前的情況便是幾乎將煉氣境修到了極致,他自信即便是山上的嫡傳,也很少有人能在煉氣境填滿三百六十個空竅,成就先天道體。
可對于突破通玄的那一絲靈感,卻還是毫無把握。
若按他現在所修行的《正一法文》所言,便是福靈心至,道法天成。
完全沒有一個按部就班,慢慢積累便可成功的進度條。
悟的明白,就是一瞬之事,悟不明白,再如何教也是沒用。
毫無頭緒的唐淵只得懷著“如何突破通玄”這一想法,去蹭識海那灰蒙珠子的靈光。
可不想任他如何湊上前去,那珠子都是一動不動,宛如死物一般。
唐淵知道,這是因為自己所知太淺,珠珠也是無能為力。
就好比前世的高數,哪怕珠珠告訴你左手洛必達法則,右手泰勒展開式,兩大禁術,可戰一切。
但你卻是個連微積分概念都不懂的高中生,再如何手握禁術,也是徒耗功夫。
不得已之下,唐淵只得暫時放棄了突破通玄的想法,留待有所感悟后,再來珠珠這里接受神啟。
“不怪你珠珠,都是我太過愚笨!”唐淵本著有棗也得一桿子,無棗也得一桿子的想法,照例夸了珠珠兩句。
靈寶皆有識,雖然珠珠現在表現的像是一機械死物,可說不定日后便會有靈識蘇醒,如此一來,也算是從小培養感情了。
即便不強求破境,也不意味著唐淵無事可做。
雖然唐淵一直在以龍虎山三清嫡傳為目標而努力,但也想過若自己未能成就道院首席,又當如何?
若按他的理解,大晉和龍虎山之間的關系很是特殊,既可視為上宗下院的一個整體,亦可視為分列一二的兩大宗門。
若是龍虎山這個第一志愿并未錄取,那么退而求其次,大晉皇朝這個第二志愿,也是上上之選。
所以,唐淵曾仔仔細細的研究過大晉道試。
此試分為文武道三科,文試包羅萬象,天文地理,策論詩賦,道典經義,盡含于內。
其內容之多,知識之繁雜,超乎常人之想象,若非修行之人個個都是超級大腦,只此一關,都不知要難住多少人。
至于武試倒沒有那么復雜,只是尋常的擂臺比試,只不過對于唐淵這等主修術法的法修而言,卻是有些不利。
修行法門千千萬萬,修士自然也因為主修方向不同,而被分為諸多類別。
不談魔佛,只言道門,便可細分為法修,劍修,體修,陣修,寵修,蠱修,器修……
劍修攻伐最為凌厲,體修氣血更擅纏斗,寵修一人可視萬軍,陣修守御無雙。
而專精法術神通一道的法修,亦是諸多類別中最為常見,卻也是最難精通的一種。
常見自然是因為修習法術的成本最低,且耗用的只是真氣法力,像唐淵這等寒門子弟,哪里有錢去蘊養劍胚,布置大陣,尋覓妖寵……
自然只能老老實實學習法術。
而最難精通則是因為法術亦分境界,有入門,精通,小成,大成之分。
入門不難,可若想修習至大成之境,其難度自是指數倍增,需要耗費海量時間參悟。
可既稱法修,自然要掌握多門法術,以應對各種情況。如此一來所需時間,更是夸張。
若是未能做好平衡的話,很可能本末倒置,耽擱了修為境界。
但大成法修,卻是公認最難對付,最為全能的修士。
能戰,擅算,可遁,可隱……
無論面對什么敵人,都能尋到針對法術,而自身手段更是多不勝數,幾無弱點。
至于唐淵,為什么將自身道途初步定為法修的原因,自然是因為有珠珠在。
有了珠珠的靈光相助,普通法術三天既可入門,一年便能大成。
尋常修士,即便有元神真仙這等老師耳提面命,甚至醍醐灌頂,也難有此等修法速度。
時至如今,唐淵所掌的大成法術便有足足三個,分別是風從之術,替身之術,假行之術。
風從之術御風步虛,乘風而動,既可長距離奔襲,又可小范圍輾轉騰挪。
而大成的風從之術,幾可將唐淵等視為風的化身,幾可在方圓百丈的范圍內,做到近似瞬移的效果。
掌控距離,避免其他修士近身,乃是法修最為重要的一點,所以風行之術必須最先拉滿。
替身之術,則需事先畫好符箓,存于體內,屆時只要以真氣勾連,只需一瞬,真身便可挪移至他處,原地只余黃符,可謂是極強的保命法術。
法術境界不等,所能保留的符紙數量亦是不等,唐淵將其煉至大成,體內可以同時保有十張替身符,支撐一場戰斗,卻是綽綽有余!
至于假形之術,可以身體變化,或男,或女,或大,或小。大成境界甚至可以變化為神禽異獸,可謂是千變萬化。
嗯,這三道神通,足見唐淵的發育之心,深諳茍活之道,別的不管,先將生存能力拉滿。
而小成級數的法術便多了起來,玄黃大手印,小有天樞雷,空羅禁鎖,斬妖之術,生光之術,隱行之術。
這六道法術亦是唐淵精心挑選出來的斗戰法術。
玄黃大手印和小有天樞雷為攻,空羅禁鎖為縛,斬妖之術對付妖鬼邪崇別有奇效,而生光之術可以以散發護體神光,于守御之道,妙用無窮。
而以隱形之術起手,遮蔽自身氣息,更能讓敵人抓不住本尊。
如此組合,近乎完美。
再之下的精通以及入門級別的法術更是多不勝數,凡是道院能找到的,唐淵幾乎學了個遍。
履水,吐焰,土行,移景,聚獸,調禽……
唐淵懷疑玄虛子院首掌握的法術,可能都沒自己多。
當然,此之比較,只言類別。
若是真打起來,境界高者,自然可以一力降十會。
可境界與唐淵仿佛,或者不高至碾壓境界的修士,在面對他時,卻可體會到何謂手段百出的全能法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