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德雷克塞爾銀行
- 北美:從警察工會到金融巨頭
- 有味道的海水
- 2203字
- 2024-12-02 06:21:10
洛杉磯有幾百家像潘瑋柏證券投資公司這種小公司。
生存的規(guī)則就像是皮條客一樣,游走在大型投資銀行和客戶之間。
真正的巨頭只有一個,那就是總部位于貝弗利山莊的———德雷克塞爾銀行,主要從事證券發(fā)行、承銷、交易、企業(yè)重組、兼并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yè)務(wù)。
它是摩根~大通的前身,前身也是摩根~大通。
但正如摩根它打造了史上工業(yè)的奇跡——泰坦尼克號,兩者都是巔峰即裂開。
大蕭條讓美國意識到一個凌駕于國家之上的恐怖存在。
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誕生。
投資銀行被禁止同時進行商業(yè)和投資兩項業(yè)務(wù)。
仿佛經(jīng)歷了一場輪回,德雷克塞爾銀行被拆分出摩根大通,并像一個被父母拋棄的棄嬰,一度淪為華爾街墊底的投資銀行。
直到這家銀行迎來一個改變命運的人——債權(quán)部銷售員邁克爾.米爾肯。
受第一次石油危機影,穆迪和標準普爾大規(guī)模下調(diào)一些中小企業(yè)的債券評級。
統(tǒng)治債券市場的摩根,高盛,所羅門兄弟公司等大投行鐘情于穩(wěn)定可靠的藍籌企業(yè),對這些評級在B級以下的中小企業(yè)棄如敝履。
甚至將這些企業(yè)的債券稱之為——垃圾債。
彼時的德雷克塞爾銀行高管每天害怕翻開報紙,害怕會看到與客戶尚未完成的交易又落入他人之手。
難以從大投行嘴里搶肉吃,德雷克塞爾銀行的CEO斯坦利·特羅斯,被邁克爾.米爾肯以大企業(yè)都是中小企業(yè)發(fā)展來的理由說服,從債券部專門成立了一個垃圾債部門,用來游說投資人買賣垃圾債券。
邏輯說穿不值一提。
無論是中小企業(yè)還是個人投資者,除非山窮水盡,往往不會放棄自己的信譽和心血。
就像網(wǎng)絡(luò)高利貸,雖然確實很多人會選擇當老賴,但也有更多人會選擇還款,如果利率回報足以覆蓋老賴的壞賬,垃圾債也一樣是香噴噴的美元。
在邁爾克.米爾肯帶領(lǐng)下,德雷克塞爾銀行只用幾年就從華爾街墊底的投資銀行,成為可以抗衡所羅門兄弟公司的巨頭之一,而利潤則主要依賴于被人嫌棄的垃圾債。
如今,因為在華爾街處處受到排擠,德雷克塞爾銀行被迫搬到它的出生地洛杉磯。
李安想要以一千萬美元收購巴德工業(yè),尋求德雷克賽爾銀行幫助,通過發(fā)行垃圾債來融資是唯一的選擇。
“這正是你成為公司高級合伙人需要去完成的工作?!?
摩根.皮特將高級合伙人的合同推到李安面前,看著上面令人心動的利潤分成和各項好處,李安沒有半點驚喜,而是嘲諷罵了一句:“真他媽的令人驚喜?!?
潘瑋柏什么都沒做。
李安自己帶來的客戶,能不能從德雷克塞爾融到資金也要他自己去談。
如果談妥了,潘瑋柏就能狠狠賺上一大筆。
融不到,高級合伙人就是空頭支票。
這和李安自己洗白白把屁股撅起來,被摩根.皮特忽悠著嫖了一次,最后迷迷糊糊還得給摩根.皮特這個嫖客一大筆錢沒什么區(qū)別。
“要想得到總要付出,不是嗎?”
摩根.皮特拍了拍李安的肩膀,并不覺得有什么可恥。
李安也不是真生氣,金融圈就是這樣,不用潘瑋柏這種皮條客的名義去找德雷克塞爾銀行,他保證連門都進不去。
“你對我就這么有信心?”
看了一眼精神布置過的辦公室,李安隨口問了一句,是否能夠和德雷克塞爾銀行談妥這筆生意,在結(jié)果沒有出來之前可是連他自己都不知道。
摩根.皮特微微一笑:“雪中送炭總是比錦上添花更能收買人心,這也是千里馬會對伯樂死心塌地的原因。”
“這么簡單?”
李安不置可否。
摩根.皮特哈了一口雪茄煙,看向貝弗利山莊的方向。
“在金融這行只有變態(tài)才能生存下去,并且活的更好。
就像米爾肯那家伙,白天他在公司接電話,晚上在酒店和客戶聯(lián)絡(luò)感情,一直應(yīng)酬到晚上12點,回去的路上還在用礦燈閱讀有關(guān)文件,凌晨四點就準時在貝弗利酒店接見那些想要融資的中小企業(yè)家,每天的工作至少有18到20小時,并且多年來始終如一。
而你,我了解過。
在這里工作之后會去警局,晚上十點回到你的住宿,一直打拳到深夜兩點,凌晨四點又準時爬起來,跑步來公司。
和米爾肯一樣是個天生的變態(tài)。
我感覺,如果你成為潘瑋柏的高級合伙人,說不定能讓潘瑋柏變得再次偉大起來?!?
“你他媽的調(diào)查我?”
李安瞇起眼,烏黑的瞳孔閃爍寒芒。
摩根.皮特急忙擺擺手:“冷靜點伙計,你既然跟我一樣是個人渣,就應(yīng)該明白我們這行多殘酷,高級合伙人又是如此重要,我不得不謹慎?!?
“只是這個理由?”
“不然呢?雖然你們東亞裔確實長得很嫩,但我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罷了,并不代表會對男人感興趣?!?
“最好真是這樣,否則我不介意用鋼管捅爆你的屁股。”
“哈哈,這個你大可放心?!?
摩根.皮特笑著離開房間。
李安拿起桌子上的高級合伙人合同,眼神忽明忽暗。
這并不是一張簡簡單單的高級合伙人合同。
美國的金融行業(yè)和美國的歷史一樣,非常復雜,各種家族盤根錯節(jié),彼此之間有很深的淵源。
如果一家公司的背景不夠古老,新生公司從出生就決定了它的發(fā)展空間。
而這個背景之后,則是摩根和洛克菲勒貫穿美國歷史的斗爭史。
李安當初加入潘瑋柏公司并非偶然選擇,這家公司的歷史同樣古老,它的總部在波士頓,投機之王李佛摩爾曾經(jīng)就在那里打工。
也是有潘瑋柏的支持,李佛摩爾才能在最輝煌的時候逼得JP摩根求見他,希望他撤掉棉花期貨上和股指期貨上的空頭。
盡管,潘瑋柏公司背后的波士頓財團如今實力大不如前,并將這家公司轉(zhuǎn)手無數(shù)次,但美國這個國家非常奇怪,對于公司的歷史有一種著迷。
它們不在乎公司的控制人是誰,卻非常在乎一家公司的歷史底蘊。
就像很多所謂的百年公司,不管被并購幾次,名字始終不變,這早就是美國形成的一種通用企業(yè)社會文化規(guī)則。
所以,潘瑋柏公司的高級合伙人身份,其實和一張金融圈頂級捕獵者通行證沒什么區(qū)別。
沒能力的時候,它一文不值。
有能力的時候又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