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時代的輪子
- 1971文娛黃金時代
- 你是我的茉莉花茶
- 2887字
- 2025-04-21 13:30:11
時代的車輪會碾過所有人,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
“干爹沙龍”結束了。時近中午,眾人相約前往陳賢耀的家中用餐。路過廣場時,瞧見零散的小販正在收攤。他們只能挑挑揀揀,買上些鹵肉,權當是添一道菜。
幾個上過戰場、歷經生死的老兵深知,生活再苦澀,也要咧開嘴角,擠出笑容,努力地活下去。
周朝先不緊不慢地跟在老兵們身后,抬眼望去,只見一個胖得像小山似的身影立在門口。那胖子正是陳賢耀的兒子陳良琦,也是周朝先兒時的玩伴。
揮手喊道:“良琦!你又胖了不少!”
“黃三叔、李……爸。”陳良琦先是微微欠身,臉上堆滿恭敬地叫了幾聲長輩,而后眼神一轉,看向另一邊,抬手輕輕拍了拍自己圓滾滾的肚皮,帶著幾分自得說道:
“我這哪是胖啊,這叫壯。”
“喲,說你胖,你還喘上了,臉皮夠厚的啊。”一旁有人打趣道,惹得眾人一陣哄笑。
眼前的陳良琦,他個頭不高,堪堪一米七。那一身贅肉,要是跑起步來,呼呼的風掀開襯衫下擺,必然露出白花花的肚皮。
待長輩們進屋后,陳良琦立馬湊到周朝先跟前,眼珠子滴溜一轉,擠眉弄眼地悄聲道:
“朝先,你這大難不死,必有后福啊。以后跟著我混,保準讓你天天吃香的喝辣的!”說罷,還挑了挑眉毛,一臉牛哄哄的模樣。
“咋的,你還混起了幫派?”周朝先上下打量,看著對方短粗的手指,感覺握太刀很費勁,不是能打的料。
這個時代的寶島,許多年輕人為了追時髦,紛紛加入幫派,一副老子牛逼的模樣招搖過市。
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外省人和本省人之間有著隔閡。這群外省二代三代為了自保,不得不抱團取暖,組建幫派。
在入伍前,周朝先就是文山幫的人,這么說吧,他那所高中的外省人都是文山的。
“我不是沒事做嗎?就先跟他們混著,看看有什么生意做。”陳良琦老實地說道。
“混幫派能有啥前途,咱還是踏踏實實地做生意吧。”周朝先覺得做任何生意都要有信得過的人,顯然發小是一個好伙伴。
“你不去文山了嗎?”陳良琦驚訝地看著死黨,好不容易爬到那個位置,說不要就不要了?
周朝先搖了搖頭,自己原先在文山幫的地位,類似香江黑幫的四二六,也就是俗稱的雙紅花棍。在文山是戰斗堂的堂主,手底下管著一幫兄弟,那時候的他威風八面。
此時寶島省會最厲害的幫會是竹葉,五湖前些年被迫解散。本省幫派的地道盟之類的還沒有成立,一直被外省幫壓著打,沒辦法,外省人比較花花腸子,不是這群土炮能玩過的。
周朝先入伍+留學后,也不再想干這勾當。
寶島的黑幫關系錯綜復雜,像他曾經呆過的文山幫大佬柳大哥,就是權二代,背景深厚。
柳大哥施展手段,連橫合縱諸多幫會,對五湖幫發起致命一擊,那一場江湖混戰,至今在江湖流傳。
周朝先深知,自己不過是個小角色,在這種權力的游戲里,最終只能淪為炮灰,倒不如借著入伍的契機,徹底脫身。
“吃飯了,進屋洗手!”陳良琦的母親推開門大喊一聲。
周朝先趕忙應了一聲“陳媽媽”。
陳媽媽臉上堆滿笑容。她四十來歲,面容溫婉,一條素色圍裙系在腰間,身形苗條,舉手投足間透著幾分往昔的風韻。
“軍隊鍛煉人呢!”陳媽媽拍了拍他堅實的后背,眼中滿是贊許,繼而關切地問道:“你往后有啥子打算呢?”
“嗯……我準備先做個小生意,積累資金。我想讓良琦幫我……”周朝先看著前面彎腰洗手的死黨,像是肥豬拱泥。
陳媽媽柳眉彎彎,嘴角噙著一抹淺笑,輕聲說道:
“哎,我看行。省得他整天在外瞎混。我之前讓他跟我做表鏈,他死活不干。你帶著他,我放心,只要不干黑道的勾當,干啥都行。”說罷,輕輕嘆了口氣,眼神里透著幾分無奈。
陳媽媽經營著一個家庭工廠,帶著眷村五六個心靈手巧的婦女,接一些制作表鏈的單子,靠著這手藝貼補家用。
“哪能混黑道呢!正經買賣,到時候攢些錢,良琦還能娶個媳婦。”周朝先說著側身從胖子身邊擠過去洗手。
逼仄的房間,擺著兩張桌子,一張大的,一張小的。大桌子自然是幾個男人們推杯換盞、喝酒暢談的地方,而他們兩個晚輩外加陳媽媽,則在小桌上默默吃飯。
眷村的房子,二三十平。格局都差不多,狹窄的客廳,后面左右兩邊就是臥室,在后面就是廚房。
衛生間是不會有的,大家都用公廁。眷村的小孩就是很無聊,向公廁糞坑里扔石頭也是一份樂趣,以至于每年都有小孩掉進去。
這個時代的寶島,大部分家庭還在貧困線上苦苦掙扎,每日睜眼閉眼,想的都是如何填飽肚子,如何艱難地活下去。
相較而言,眷村的日子還算過得去,畢竟有一份穩定的工資,還有軍眷配給票,能解燃眉之急。
就拿陳賢耀一家來說,陳叔工資一個月能掙一千來塊,雖說不算多,但也夠維持生計。
陳媽媽的表鏈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一個月下來能有兩千多的收入,家里就陳良琦這一個寶貝兒子,沒有過多的開銷,所以小日子過得滋潤。
不像那些孩子成群,有四五個甚至六七個孩子的家庭,整日為了吃喝發愁,過得苦不堪言。
現在的物價水平比“留學”時低得多,男性襯衫25-40塊,女性洋裝60-100塊。蓬萊白米5塊/斤,豬肉20塊/斤,雜志5塊/本……
酒足飯飽之后,倦意襲來,就如同山西人根深蒂固的午睡文化一般,任誰也阻擋不了。
窗外不知何時下起了細語,雨水淅淅瀝瀝地拍打著玻璃。周朝先從夢中驚醒,趿拉木屐,從包里拿出紙筆,坐在木桌前,開始思考未來的生活方向。
鉛筆在粗糙的草紙上沙沙作響,一條條線條逐漸勾勒出一幅畫面:
一輛略顯破舊的三輪車,頂部撐著一塊洗得有些發白的帆布篷,車身兩側貼著鮮艷的紅紙,上面用墨筆寫著一個大大的“冰”字,微風拂過,車鈴輕響,清脆悅耳。
車上穩穩地放著兩個木箱。車子一側,插著一根細長的竹竿,挑著的布幡隨風飄動,上面用繁體字寫著“小周古早冰”,旁邊還繪著栩栩如生的芒果冰、奶茶簡筆畫。
這就是周朝先想到的成本低的買賣,賣快樂水和冰沙。在他看來,這絕對是平民百姓眼中的暴利行業,門檻也不高。
他很清楚,自己學歷不行,去不了大公司,也沒有什么門路,老爹去世后許多香火情早就就沒了,否則自己也不可能直接退伍。
人走茶涼是體制內最鮮明的標志之一。
現在沒錢、沒人,卻妄圖一步登天,去干大買賣,那簡直是癡人說夢。就算真有機會干成了,在這魚龍混雜的世道,說不定最后都成了別人的盤中餐。
當然,賣冰沙、甜水只是權宜之計,短期過渡的目標。長期嘛……隨著寶島的經濟野蠻發展,無非就那么幾條路。
要么憑借一支筆,當個作家,書寫鄉土文學、通俗文學,用文字打動人心;要么削尖腦袋,鉆進軍公教的隊伍,謀個安穩;要么瞅準時機,倒賣歐美日的緊俏產品,賺個差價;要么一頭扎進五光十色的娛樂圈,渾水摸魚,混口飯吃……
許多眷村子弟最后都進入了娛樂行業,像近幾年大紅的鄧莉筠……
周朝先雖不知道夢中的世界真假,但是那些動人心弦的流行音樂、精彩紛呈的超級電影、扣人心弦的電視劇,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他自然要去闖蕩一番,只不過在這之前要找一個飯轍。就像老薛,為了音樂夢想,不也開一個火鍋店嗎?
誰說甜水攤不能出一個大明星呢!
突突突突……窗外上班巴士打斷了他的思緒。他忽然想到中午陳媽媽說的表鏈……
寶島的家庭工廠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意味著婦女手頭漸漸有了余錢,消費能力在悄然提升。
而這一現象的另一個側面體現,便是瓊瑤小說和電影的爆紅。那些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風花雪月?”
他把草紙翻過面,笑了笑:“女人>孩子>老人>寵物>男人。不妨先賺些女人錢。愛情小說,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