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學(xué)泰斗周楣聲家傳針法精華(共三冊)
- (清)周樹冬 周楣聲
- 930字
- 2024-11-20 15:23:03
第一章 楔子
針雖細(xì)物道通神,上合于天下合人。
易入難陳由已久,梅花新句見章程。
《靈樞·玉版》曰:“余以小針為細(xì)物也,夫子乃言上合之于天,下合之于地,中合之于人……”《素問·湯液醪醴論》曰:“針石,道也。”清·姚止庵注曰:“治病之法必需針石,是針器也,而有道存焉。”蓋針道之要,言之易而行之實(shí)難。故《靈樞·九針十二原》曰:“小針之要,易陳而難入。”《靈樞·小針解》曰:“所謂易陳者,易言也,難入者,難著于人也。”斯道難精,由來已久。金針梅花詩之作,或有小補(bǔ)焉耳。
用針去疾如解結(jié),拔刺決閉污可雪。
針石之中至巧存,得其巧者疾可畢。
《靈樞·九針十二原》曰:“今夫五臟之有疾也,譬猶刺也,猶污也,猶結(jié)也,猶閉也。刺雖久,猶可拔也;污雖久,猶可雪也;結(jié)雖久,猶可解也;閉雖久,猶可決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說也。夫善用針者,取其疾也,猶拔刺也,猶雪污也,猶解結(jié)也,猶決閉也。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shù)也。”夫針者治法之至巧者也。《素問·五臟別論》曰:“惡于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得其術(shù)者得其巧也。
粗守形兮上守神,神形合一乃存針。
持針考穴雖當(dāng)重,氣血陰陽實(shí)獨(dú)尊。
《靈樞·九針十二原》曰:“粗守形,上守神。”《靈樞·小針解》曰:“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身之氣血,有余不足,可補(bǔ)瀉也。”古人且以守刺法為粗工,今人既知刺法亦不深究,是粗之又粗也。持針考穴固為要務(wù),但察疾病之陰陽,審氣血之虛實(shí),實(shí)為尤要也。是乃真知針之所貴,而欲速者之所難也。
能治神者可治針,治神之要在修身。
識得玄微通造化,全形寶命刺方真。
《素問·寶命全形論》曰:“一曰治神,二曰知養(yǎng)身,三曰知毒藥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臟腑氣血之診。”又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針,具也,用針者人也。醫(yī)者之精神治,則造化道,料事明,決斷果。使之臨危則不亂,卒遇大恐不能驚。病者之精神治,則思慮蠲,氣血完,使之信針不移,信醫(yī)不惑,則取效必宏,事半而功可倍也。養(yǎng)身者祛病強(qiáng)身也。以不病之身,方可治有病之人。聚全身之力于指腕,方可使頑鐵通于神明。張皇昏聵,神未治也。手搖目眩,身未養(yǎng)也。不知草藥之效,偏信針也。不制砭石大小,器不利也。不知臟腑氣血之診,陰陽虛實(shí)不明也。如此者非所以治病,適足以致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