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成了(厚顏求追讀,求月票)
- 我大唐盛產(chǎn)逆子
- 余鳧
- 2311字
- 2024-12-24 08:00:00
“先生,可是成了?”等崔先生回到獨居的后院,李象帶著王方翼已等候在這里,見到他問道。
崔先生先是點頭,繼而搖頭。
饒是李象聰慧,也不解其意:“先生何意?”
崔先生嘆道:“只是折服了其心志,讓其就范而已,距離成還差得遠。”
“就范就好。”李象卻點頭道。
“此事牽涉過大,一旦出了差漏,就是天降禍事。”崔先生憂心忡忡,見李象面容平靜,不解道:“你如何就不擔心?”
“因為擔心也無用。”李象淡淡的看了他一眼:“箭矢即發(fā),收不了手了,先生。”
崔先生聽出了言外之意,他生氣道:“我豈是為自己擔心,崔某是怕牽連了無辜。”
“何為無辜?”李象平淡道。
崔先生終是被李象的態(tài)度激怒,他戟指前院怒道:“莫問我就是無辜,他母親就是無辜。”
“他們不無辜。”然而,李象搖頭,淡淡道。
“他們?nèi)绾尉筒粺o辜?”崔先生勃然大怒,為李象這淡漠他人,淡漠生死的模樣,他怒火噴張:“他們本可以平平靜靜的活下去,可是被你牽入局中,成了你手下棋子,隨時都可能被吃掉。”
“先生,我也會被吃掉。”李象卻只是淡淡道。
崔先生驚醒,李象在提醒他,他自己也在局中,且以身為棋,不是漠視他人生死的純粹棋手。
且李象身為大龍,輸贏命運是由無數(shù)棋子決定的。
每被吃掉一個棋子,就等于他身上掉一塊肉。
且憑李象做過的那些事,能讓萬民為他伏闕,他那句指責,卻是沒有道理。
崔先生呆了呆,心生愧疚,歉意道:“是崔某過激了。”
“無妨,李象只是想說,咱們所有人互相成就,利益一致。李象不是視百姓如草芥之人。”李象說道。
說完,目光炯炯的盯著對方。
“給我三天時間,可......”崔先生沉默片刻,突然咬牙道:“必成......不成功,崔某成仁。”
“好”李象終于點頭。
從崔先生處離開后,王方翼問道:“大郎,那位崔先生值得信任嗎?”
“二哥。”李象笑著搖頭道:“擔心這個問題的,該是那位崔先生才是。”
王方翼似乎懂了。
李象卻是問道:“二哥,知道那位崔先生來歷嗎?”
“嗯”王方翼道:“博陵崔氏子弟。”
說完有些感慨,崔氏,那是名頭比王氏還大的世家啊。
天下有“言貴姓者莫如崔盧李鄭王”的俗諺,雖然同屬五姓七望之家,但崔氏公認為“天下第一高門,北方豪族之首”。
李象補充了一句:“是崔氏棄子。”
王方翼默然,或許想到了自身。
李象自顧自道:“崔履行,博陵崔氏第三房,北齊宰相崔暹之孫。隋末冀州刺史麹棱婿。時竇建德攻冀州,履行自言有奇術(shù),可使攻者自敗,棱信之。履行命守城者皆坐,毋得妄斗,曰:‘賊雖登城,汝曹勿怖,吾將使賊自縛。’
于是為壇,夜,設(shè)章醮,然后自衣衰绖,杖竹登北樓慟哭;又令婦女升屋四向振裙。建德攻之急,棱將戰(zhàn),履行固止之。俄而城陷,履行哭猶未已。建德見棱,曰:‘卿忠臣也!’厚禮之,以為內(nèi)史令。”
此為史書上關(guān)于崔履行的記載,可是記載背后。
卻是一個人的悲劇。
崔履行知城不可守,出于公心欲保下一城百姓,出于私欲救下岳父性命,故裝神弄鬼,章醮,衰绖,慟哭,振裙,使冀州城“守而不守”。
讓竇建德不費吹灰之力“攻下”冀州城,免了屠城報復之禍。
如此公私兩全,保下了一城百姓,也全了岳父性命與官職,但代價卻是自污之下,犧牲了一身名節(jié)。
至此,為家族厭棄,個人前途盡毀。
自武德九年,至今貞觀十六年,二十五年過去了,曾經(jīng)風華正茂前途無量的世家大族子弟,成了渾渾噩噩自暴自棄的一位醉醺頹廢老年。
是李象將他尋回,當年他慟哭振裙,李象還他一問一諾。
一問:“假若時間倒回,是否還會那么做?”
崔履行無法回答。
一諾:“時間無法倒回,但我給你洗刷恥辱的機會。”
崔履行嗤笑:“爾為何人,敢此大言?”
李象:“當今天子長孫,太子長子,欲謀帝位,若成,他年史書我來書寫。”
一句話,便讓崔履行徹底沉默。
“當年你章醮衰绖救下一城百姓,我若為帝,還你筑壇紫袍。”
更是讓崔履行動容,痛哭流涕。
李象喃喃道:“一個家族棄子,在深淵待了二十多年,當有一顆救命繩索垂下,他會不顧一切抓住往上爬的......”
翌日,李象為崔履行送行。
沒有十里長亭,更沒有杯酒拈土,只有不為人知,前程未卜。
“人人皆言西市李大郎善解人意,某將遠行,大郎也為我送上一句贈言吧。”崔履行對李象說道,笑的很是坦然。
“天上麒麟原有種,穴中螻蟻豈能逃。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李象沉默片刻,道:“待先生平安歸來的一日。”
“天上麒麟......”崔履行感慨良久,自嘲笑道:“原來某家也是天上麒麟......”
“郡王......珍重。”他深吸一口氣,抱拳道。
說完,頭也不回的遠去,長途漫道,一人一馬。
李象面色凝重,因為他聽到了,崔履行那句郡王......聲音輕了些,喊成了......君王。
他不知道這是對方的承諾,還是在提醒他記得承諾。
“珍重”李象默然道。
兩日后,薛仁貴也北去。
然后,俠社全員出動,奉哥哥命,入太白山尋神仙。
哥哥有言,尋不到神仙,就此江湖路遠,恩斷義絕。
一時間,游俠們瘋了一般鉆入深山老林,連懸崖峭壁下也不放過,詢問著每一個遇到的樵夫野客。
只為尋到哥哥口中的神仙。
神仙何許模樣?
一概不知。
與此同時,李象被李世民喊進了宮中。
李象看了一眼,兩儀殿中無人,記起李世民說過的話。
“見過大父。”李象行禮。
“嗯,知道叫你來所為何事嗎?”案牘后,李世民抬起頭來,眼中有些許血絲。
“知道。”李象當即道:“陛下是想將欠下的俸祿還給李象。陛下所頒《官品令》規(guī)定,親王以下二品大官,朝廷月供給二十頭羊、六十斤豬肉;三品官每個月朝廷月供十二頭羊,四品五品官每個月供給九頭羊。
李象為次一品,這三年來陛下該給李象發(fā)羊720只,豬肉2160斤......一只肥豬兩百斤,就按10頭算吧。”
“所以,陛下該給李象720只羊,10頭豬。”李象煞有介事道。
“......”李世民一滯,片刻后勃然大怒:“逆......孫,好大的口氣,敢向朕討債。”
李世民氣急,幾至破口大罵:“你也不打聽打聽,從來都是朕向人討債,何曾還過別人的債......”
“陛下是要賴賬么?”李象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