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羊頭村的故事8
書名: 七公主生了個亡國之子作者名: 落神女本章字數(shù): 2026字更新時間: 2024-12-12 09:34:21
馬蹄噔噔,帶著馬夫的一聲剎車指令,那馬仰天一聲嘶鳴,不多久,進來一位瘦臉白胡,眼神犀利的老者。
一身錦花黑色長袍,似乎想隱飾自己的不足,有些寬松。
見到老者,林項不再像以前那樣卑躬討好,只是冷冷地看著他。
打量著林項后,不屑地冷笑,將黑袍輕抖,接著便是一副二郞腿的坐姿,潤了一口茶,用中指彈下鞋上的葉渣。
屋里只留下兩個人,林項,吳公公。
”現(xiàn)在只有我們兩個人,那就打開天窗說亮話。“
”這兩個孩子是我吳家的血脈,我要要回他們,“
”這是羅氏的孩子,你應(yīng)該和她商量商量。“
”一個不守婦道的女人,我還用得著跟她商量?“
”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你心里比誰還清楚,快說,我侄兒吳才是不是你們害死的?“
”你還是去問官府衙門,你要是不相信我的話,“
”哼,你不要以為我不敢,來人!把他抓起來!“
門外進來十幾個人,有幾個是江湖打手,有幾個是青一色的官府衙役,
就這幾個人,林項根本沒有放在眼里,但是,為了不暴露身份,他不能用功力,只好假裝受了傷,由他們綁走。
招財貓呆立在角落,心想,兩個沒救回,又搭上一個,虧了。
吳公公一來是想為他侄兒出口氣,二來,是想將兩個孩子占為己有,這么沒用的男人。還不如他家吳才,羅氏怎么會跟他私奔?吳公公心想。
第二次的牢獄生涯開始,一進到里面,林項要窒息,在燕國時,他曾經(jīng)坐過牢,那頂扣在頭上的帽子還沒有摘,他還是燕國的亂臣賊子。
他本可以逃離,天下之大,他不想逃,因為他身上有使命。
到了牢獄,他該如何脫身?
第二天一大早,有人在衙府門前敲打鳴冤鼓。
第一聲就震得耳膜疼,第二聲就震得人心里慌,第三聲,衙府的衙役被震了出來。
“喂喂喂,別敲了,鼓可經(jīng)不起你這么敲,跟我進來吧!”
一名衙役出來先是一愣,接著就是一臉的不可思議。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羅氏,怎么來的,為什么要來,這其中當然少不了招財貓的功勞。
京城外小鎮(zhèn)上的官司,都由地方衙門管,像羅氏丟孩子,替相公喊冤的事,也是由地方衙門審理。
公堂內(nèi)一片肅靜,“明鏡高懸”四個大字照在所有人的心上。
兩排衙役手持水火棍,同時從他們口中發(fā)出“威…………武…………”之聲,水火棍同時擊地,發(fā)出轟轟聲在羅氏兩耳響起。
一個村婦,獨自一人來公堂狀告,其膽量令人佩服。
“堂下何人,為何擊鼓?”
”民婦本地人羅氏,要告堂叔偷我的孩子,并且還誣陷我的相公,請大人為民婦作主,“
羅氏說完將狀文雙手遞上。
按規(guī)矩,民眾在上公堂前,是先要找寫狀文的先生寫一封詳細的狀文,并且要簡單明了,便于官員迅速了解案情,作出相應(yīng)的調(diào)查。
“來人,傳吳公公,”
正這時,堂外的鳴冤鼓響起,眾人朝著堂外看去,只見來人正是天公公。
兩人齊跪于堂中。
“你是吳公公?”
”正是,“
“你又有何事?”
“我要告我侄兒吳才之妻羅氏,與人私通,并謀害我的侄兒,使其冤死于魚塘中。”
“你可有證據(jù)?”
“在下是摧理,因為,吳才死后沒幾天,這對男女就消夫不見,分明是做賊心虛,”
“羅氏本就水性楊花,連同林項一起殺害了吳才。”
“我問你可有證據(jù)?有人證物證嗎?“
吳公公這才收了氣勢,低頭說:”沒有“
”大膽吳公公,無故詆毀她人清白,誣陷他人,還有,你為何偷別人的孩子?“
”那孩子本就是我吳家的血脈,我要回來是理所當然。“
”可那孩子是羅氏所生,未經(jīng)她人同意,擅自作主,乃為偷劫!“
最終的審判結(jié)果當然是吳公公被打十大硬板,罰銀百兩,還回孩子。
林項被無罪釋放。
正所謂,法不阿貴,繩不撓曲。
北斗目睹著一切,只恨這小身板長得太慢,他渾身的勁使不出來,一身的好本事不能得以發(fā)揮。
在這里存在的價值連只貓都不如,想當年,他是屢立功績的良將,雖說只是個隊長,畢竟自己還年輕,成長的機會多的是。
穿越這里以來,不是吃就是睡,想做的事沒有一點進展,他想再穿越回現(xiàn)代人!
小七就不想回去,真要是回去,指定是坐牢,還不如在這個時代大干一番作為,發(fā)揮他那無敵的膽量。
招財貓比較隨意,在哪都一樣,尤其是現(xiàn)在,居然還被賦于了特異功能,自己也成了一個活靈活現(xiàn)的動物,昨天,林項居然把它當人看,它有種想做個人的沖動。
不變的是四季,變的卻是人。
三阿婆臨死也沒有見到她的兒子—旺子。
他到底怎么了,是失蹤,還是已經(jīng)不在人間?,沒有一點消息,羊頭村不會因為一個旺子而做出任何改變。
時間久了,村里再也沒有提到旺子和她的娘三阿婆。
十二年的時間能將羅氏的老家變得格外繁榮。
吳家的祖產(chǎn)有兩套房,兩支血脈:
一脈是吳才的父親,另一脈是吳公公。
吳才死后,屬于他的祖產(chǎn)自然歸在羅氏的名下,況且,她育有吳家的后氏,這份家產(chǎn),非她莫屬。
吳公公,年輕時就被送進宮,做了太監(jiān),常年在宮中,極少回來。
房子面積雖大,羅氏離家多年,吳公公沒有時間管,所以,房子年久失修,沒有人氣。
正所謂,皇城腳下機會多。
出于對北斗和小七前程考慮,小七的祖叔父吳公公年歲已高,要人要顧,雖說以前有過不愉快的事,但終歸是吳家的長輩,不能不管。
北斗和小七的成長和學(xué)習(xí)要有好的環(huán)境,羅氏老家離皇城近,聞名的墨香書院就在郊區(qū)的東南邊,與皇城和羅氏的家形成一個三角形。
羅氏和林項商量后,決定搬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