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在田園里享受清歡是人生最好的時光
這就是清歡。對于退休的我來說,清歡就是享清福,這是我余生幸福的標準。
關于幸福的標準,歷來眾說紛紜,沒有定論,我認為幸福跟外在的物質沒有關系,幸福是一種純粹的心理感受,對于上了年齡的人來說,能做到悠閑和寡欲及融入自然,可能就足夠了。
人是有傳承的,幾千年來,人們在農業文明早期一年只種一季莊稼,一年只忙兩個月,其他時間悠哉悠哉,悠閑是天然具備的。因此我們從視覺上、感覺上、身體上和精神上,我們都是在自然狀態下得到最美好的感受,達成最好的身心匹配關系。
原始農業文明基本上在田野上勞作,盡管它跟狩獵時代相比離自然已經有了一點距離,但跟我們今天的城市生活相較,它是接最接近于自然的文明形態。
現在突然進入工業社會,信息社會,人們越來越脫離自然,越來越忙,壓力越來越大,欲望越來越高,不知足和不歡樂也越來越多。
如果一個人整天忙著求財,整天在社會中競爭,忙得死去活來,哪有時間享受人生。
我選擇田園生活,融入自然,悠閑的日子。
每當春秋交替,寒暑更迭,院子里的景物也隨之變換著容顏。
春風吹綠了江南岸,也吹綠了院中的草木;
夏日炎炎,院中的樹蔭卻帶來一絲清涼;
秋風起時,落葉鋪滿小徑,踩上去沙沙作響;
冬日里,白雪皚皚,院子仿佛披上了銀裝。
這些自然的恩賜,讓院子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也讓我們更加珍惜每一個與院子相伴的日子。
一走進就遮擋的院子里,仿佛整個人都放松了下來仿佛整個人都放松了下來
綠意盎然的小庭院,石頭小徑、圓形木桌、三把椅子,簡單而舒適,桌子上隨意擺放著幾本好書和一個插滿鮮花的花瓶,每次坐在這兒,都忍不住想翻開一本書,享受一下午后的悠閑時光。悠閑生活從這里開始!
我喜歡這個小院,雖不大卻足以容納我所有的歡喜與憂愁。
而庭院里的綠植更是讓我心動不已!有花有草,可以接觸到自然的芬芳;有陽光有鳥鳴,可以聆聽大自然的樂章。閑暇之余,我喜歡在院子里擺弄些花草,看它們從種子破土而出到枝繁葉茂的過程總是讓人心生歡喜。偶爾也會有小鳥飛來覓食或筑巢,它們嘰嘰喳喳的叫聲為小院增添了不少生機與活力。
最讓我喜歡的是那扇半開的玻璃門,輕輕一推,就能走進這個綠意盎然的世界。旁邊那盞懸掛的壁燈,在晚上散發出溫暖而柔和的光芒,讓整個庭院更加迷人。
在這里,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寧靜。每當心情煩躁或者疲憊時,我都會來到這里,讓自然的氣息和植物的生機治愈我。
我喜歡融入自然,行走在田園曠野,靜謐的村巷,或是院子里。耳畔只有風聲和自己的呼吸,心底涌動著一種說不清的安寧和滿足。樹影婆娑,陽光斑駁,一只小鳥停在電線上,長長的尾羽輕輕搖晃。這樣的場景,簡單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