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陪你一起隱于野》創作感想:

  • 陪你一起隱于野
  • 沙棗樹林
  • 2599字
  • 2024-11-12 10:55:36

《陪你一起隱于野》創作感想:

尊敬的讀者你們好!我在山村田園隱居了4年,創作了《陪你一起田園居》《歸園田居日記》,《陪你一起歸鄉村》。

在**發表了幾百篇文章,講述我五年來田園生活的故事。

但是意猶未盡,又創作了這部《陪你一起隱于野》,講述我的半隱式生活和故事。并且還準備了下一部《陪你一起隱于市》,以饗讀者。

東山下的秀嶺草木枯榮四次,不知不覺,歸隱田園有五個年頭。

我來自農村,天生有著喜好田園的基因。快退休時,避開擁擠,遠離喧囂,從城市搬到山村,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田園生活。

2018年我來到藍田縣三官廟鎮韓嶺村,東邊山環繞,南有秀嶺,西有面嶺,植被豐富,生態良好,空氣清新如同天然氧吧,村民自耕自食,怡然而居,嶺上的那一剪閑云,一抹霧嵐,一溪煙波,還有數畝閑田,幾處茅舍,縈繞心間,再難忘懷。我記住了一個叫韓嶺的小村。

這是一個遠離文化中心的偏遠地區,當我一開始走出城市來到這里的時候,看到的就都是山和林子,村舍和莊稼。

山居夜無聊

夜幕降臨了,在秦嶺東麓山脈一個叫秀嶺的山腳下坐落著一個韓嶺村。此時的村里家家燭火已熄,只余陣陣蛙鳴聲此起彼伏。

天怎么又黑了!我躺在炕上望著已經發霉的房頂,無聲的嘆了口氣。

來到山村已經將近一個月了,他還是沒有完全適應山村的生活。真是一點娛樂活動都沒有啊!為了省油錢,家家幾乎天剛一擦黑就得準備睡覺了。

透過月光,望著黑黝黝的房頂,屋子里的一切都顯得朦朧了起來。

我知道我離開了家,離開了單位,離開了城市,離開了過去的朋友圈,剛開始的第一年,一個人在外,可是不知道是某種什么樣的力量,在牽著我走向記憶和思念及渴盼情誼。

住在山里,很長時間不用手機,不講話,不對外聯系。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民國·李叔同《送別》

這一闋詞,我年少時就能背得滾瓜爛熟,初中的語文老師還教會了我們歌唱,真的太美了。長亭之外,古道之畔,芳草悠悠,碧綠無涯。晚風吹拂著柳樹,笛聲斷續。天涯與海角,知己散落何方?且就著一壺濁酒,盡這相聚的余歡吧,今宵一別后,山水迢迢,感受不到你的溫度,連夢里都覺得寒冷!更不知什么時候,能再相聚?而人生的真相,不過是一場又一場的離別啊!

我想我的心里,記住的人一定太多太多,回憶的事很多很多,念想在孤寂中壅塞淤滯起來。

我告誡我自己,年紀大了,要離開城市,來到小地方,來到回園,一個守一方庭院,要向“隱士”學習,心情一直都在沼澤地邊探腳,而到達不了需要的溫暖。一直都在邊緣徘徊,而進入不了沉實的腹地。

從來處到去處,從去處再返回,這有條不紊里,到底蘊藏著多少哀樂喜怒。是陽光喚醒了春天,還是春天喚醒了陽光,這樣的時節仍然灰淡,易使人無緒,易使人獲得短暫的失憶。

五年的田園生活教會了我“隱士”般的孤寂。

張蓬隱者曾告訴世人,能接受艱苦清簡的生活,隱修者只是解決了生存的問題,而克服獨住的孤獨感才是他們最難通過的一關。沒有定力、沒有恒心的修行者是很難經受得住考驗的。每年,山中都有修道不成反成癲狂的隱修者。

智均也告訴記者,“即使一個有修行基礎的人,也不一定適合住山。那不僅意味著完全放棄物質享受,也意味著面對寂寞和孤獨。”因此,每年有很多人住進終南山,又有很多人離開終南山。

五年,對于生活在鬧市中的普通大眾來說,顯得那么短暫。可對這些長期在深山老林里生活的隱修者來說,則寫滿艱辛與不易。

失憶是一種幸福,麻痹著人的感官。

一旦麻木了,便無法在與他人交談,便無法與這個世界親近。

我們從不寂寞,卻永遠獨自而行。

說不上,今天是怎樣的一個心情。

昨夜下了一場小雨,那是夜半的時候,我還沒有睡,在看書。

下雨時,就隨手關了床頭的燈,起來站在窗前,聽雨點打在樹葉上的聲音,滴滴答答。

窗外也沒有什么風,只感覺到一絲濕冷的空氣探到臉上。黑暗中的樹木一片朦朧,悵悵中,無語。

午后,一個人坐在這里,梳理著淡淡的思緒,心里濕漉漉的,就像這雨后未晴的天氣。

陽光很快消失,雨稀稀落落的,重又敲打起春天。忽然有舊識的風吹動了我的衣襟,舉目,又想起了曠渺的遠方。遠方我去過嗎?遠方并沒有什么。

當一個人能夠獨處,且樂在其中,那不是寂寞,那叫孤獨!

孤獨是一種氣質,是在喧囂與繁雜中也能夠尋求到自我的一種特有方式;是能夠在世人眼中的寂寞中依然自我的自在活法;能夠以自己的特立獨行把握住自己的心境,讓思想,思緒因自己的心境而釋放,是自我樂在其中的獨有空間。

生命的旅程中,間或給予自己這樣的空間,清理一下雜亂無章的心緒,思考一下生活的點點滴滴,讓靈光能夠閃閃而過,讓竊喜能會意一笑。

這種生活狀態不等于放棄應該有的生命享受,而是更有閑情逸致去獨享下午茶、聽音樂、追美劇、做美食......

那一刻,是真正屬于你的,一個人獨自享受“心”的時光!

我的鄉野山居生活,沒有寂寞!我不需要寂寞,我可以孤獨,孤獨的獨處是一種享受。

孔子說:“隱居以求志。”

隱,不是走向消亡,而是過進退自如的生活。并且是利用隱退的時光,去學習,磨礪自己,最終成就自己的志向。

少年隱退十年,其實是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

中年隱退十年,其實是低調謙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老年隱退十年,其實是退出群體,不過二手的生活,堅持做自己。

人生就那么幾十年,不管你有多高的位置,多少的財富,一日三餐才是真生活。

拼命冒出來,這是本性,主動退下去,這是本事。

除了像我這樣追求生命真諦的隱修者,更多的是為修行而來。

我要向大家介紹這樣的隱士生活。當你老了,陪我隱居山村小院可好?

歲月如梭,一生匆匆而過。當繁華落盡,余生我們追求的或許只是一個簡單的小院,依山而居,依林而棲,依水而戲,那里繁花似錦,籬笆環繞,融入自然,享受生命最純粹的美好。

清晨,站在小院中,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氣,感受大自然的懷抱。

籬笆上爬滿了薔薇,青藤翠綠欲滴,花香四溢,讓人心曠神怡。偶爾打個小盹,夢中都是鳥兒的歡歌與溪水的潺潺。

午后,樹蔭下微風輕拂,手捧閑書,品一壺香茗,讓心靈在花香中沉醉。

夜幕降臨,繁星點點,花香與夜色交織,引領我們進入甜美的夢鄉。

隱居于小院,我們無需追逐名利,只需享受生活的寧靜與美好。

養雞、鴨、鵝,種植瓜果蔬菜,讓田園生活的氣息在小院中彌漫。

小院雖小,卻在自然之中,敞著天,露著地,有山、有丘陵、有田野,有水塘、有樹林,卻能滿足我們心靈的渴望,看山看水,觀云悟水,讓心靈在田園生活中找到歸宿,讓我感受到生命的充盈與滿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岫岩| 南宁市| 工布江达县| 农安县| 昌黎县| 昌邑市| 崇礼县| 怀集县| 廉江市| 新泰市| 洪泽县| 台中县| 调兵山市| 无极县| 邯郸县| 屯昌县| 建瓯市| 库车县| 广州市| 印江| 襄樊市| 长阳| 龙井市| 龙泉市| 盘山县| 宁津县| 长宁县| 南溪县| 和硕县| 泰安市| 宿州市| 鹤峰县| 宁远县| 富源县| 荆门市| 房山区| 鹤峰县| 乌鲁木齐县| 马鞍山市| 福建省| 斗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