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初見趙德順
書名: 非遺守護者:系統賦能傳奇作者名: 滿面桃花本章字數: 2133字更新時間: 2024-11-12 11:37:10
李昊站在老趙家的院子里,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在他身上,形成一片片光影。他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看向屋內。
此時,屋內的趙德順老人正坐在一張破舊的木椅上,眼神充滿了懷疑和警惕。他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每一道皺紋都仿佛訴說著過去的滄桑。
“孩子,你說你對儺戲了解,可別是哄我這老頭子的。”趙德順的聲音沙啞而低沉。
李昊連忙向前一步,誠懇地說道:“趙爺爺,我真的沒有哄您。我知道儺戲源于遠古時代的祭祀活動,它融合了舞蹈、音樂、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
趙德順微微抬起頭,看了李昊一眼,冷笑一聲:“哼,這些都是書上能查到的東西,算不得什么。”
李昊并不氣餒,繼續說道:“趙爺爺,我還知道咱們村子里的儺戲有獨特的風格和曲目。比如《驅邪除祟》那一出,面具的繪制和動作的編排都有特別的講究。”
聽到這里,趙德順的眼神稍微緩和了一些,但依然帶著幾分懷疑:“你這孩子,倒是知道得不少。可光知道這些有什么用?”
李昊急忙解釋:“趙爺爺,我是真心想學習儺戲面具的制作和儺戲的表演,把咱們這門藝術傳承下去。”
趙德順沉默了片刻,緩緩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望著院子里的那幾個破舊面具,嘆了口氣:“傳承?哪有那么容易。這門手藝啊,現在沒幾個人愿意學嘍。”
李昊跟過去,說道:“趙爺爺,我愿意吃苦,只要您肯教我。”
趙德順轉過頭,上下打量著李昊:“孩子,你為什么對這儺戲這么上心?”
李昊眼中閃過一絲堅定:“趙爺爺,我從小就對傳統文化著迷,看到這些珍貴的東西漸漸被遺忘,我心里難受。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歡儺戲。”
趙德順聽了,臉上露出一絲復雜的神情,似乎想起了往事。
此時,院子里突然刮起一陣風,吹得地上的落葉沙沙作響。李昊注意到趙德順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憂傷。
“孩子,你不知道啊。我年輕的時候,這儺戲在村里那可是大事。每到逢年過節,全村人都聚在一起,看我們表演。那時候,熱鬧非凡。可現在……”趙德順的聲音有些哽咽。
李昊靜靜地聽著,心中充滿了同情。
“我兒子也不愿意學這手藝,去了大城市,一年到頭也回不來幾次。我這一身本事,難道就要帶進棺材里?”趙德順無奈地搖了搖頭。
李昊連忙說道:“趙爺爺,您別這么想。只要您愿意教我,我一定認真學。”
趙德順看了李昊許久,終于點了點頭:“好吧,孩子,我就信你這一回。不過,這可不是一天兩天能學會的。”
李昊興奮地說道:“趙爺爺,我知道,我不怕。”
從那一天起,李昊每天都早早地來到趙德順家。趙德順的家雖然簡陋,但屋里堆滿了各種與儺戲相關的工具和材料。墻上掛著的面具,有的色彩鮮艷,有的莊重肅穆。
李昊開始跟著趙德順學習面具的繪制。趙德順先讓他從最簡單的線條開始練習。
“這線條要流暢,要有力度,就像人的筋骨一樣。”趙德順一邊示范,一邊說道。
李昊認真地聽著,手中的筆卻不聽使喚,畫出的線條歪歪扭扭。
“重來!”趙德順嚴厲地說道。
李昊咬了咬牙,重新開始畫。
就這樣,一天過去了,李昊累得腰酸背痛,但他的進步卻很緩慢。
晚上,李昊躺在簡陋的床上,望著窗外的星空,心中有些失落。
“我是不是真的沒有天賦?”李昊自言自語道。
就在這時,窗外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李昊警覺地坐起來,透過窗戶,他看到趙德順正站在院子里,對著那些面具發呆。
李昊悄悄走出去,輕聲說道:“趙爺爺,您還沒睡?”
趙德順嚇了一跳,轉過頭看到李昊,嘆了口氣:“孩子,我睡不著啊。我在想,我是不是不該答應教你,這門手藝太難了。”
李昊堅定地說:“趙爺爺,您別這么說。我一定會努力學好的。”
趙德順看著李昊,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孩子,但愿你能堅持下去。”
日子一天天過去,李昊的努力終于有了一些成果。他繪制的線條越來越流暢,趙德順的臉上也漸漸有了笑容。
然而,就在這時,村里來了一個陌生人。
這個陌生人穿著西裝,戴著墨鏡,看起來很神秘。他找到趙德順,說要高價收購他的面具。
“這些面具都是我的心血,不賣!”趙德順堅決地說道。
陌生人冷笑一聲:“老頭,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這村子馬上就要拆遷了,你留著這些東西也沒用。”
趙德順氣得渾身發抖:“你休想!”
陌生人威脅道:“你等著瞧!”
李昊得知此事后,心中充滿了擔憂。他不知道這個陌生人還會做出什么事情來。
而趙德順也因為這件事,心情變得沉重起來。
“趙爺爺,別擔心,我會想辦法的。”李昊安慰道。
趙德順嘆了口氣:“孩子,這可怎么辦啊?”
李昊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要保護儺戲面具和這門手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他不會放棄,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
就在李昊一籌莫展之際,他突然想起了自己隨身攜帶的智能手機。或許,通過互聯網的力量,能夠找到一些幫助或者解決方案。
于是,李昊利用晚上的時間,開始在網上搜索關于儺戲面具和傳統文化保護的相關信息。他發現,原來有很多人和他一樣,也在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而努力。一些文化機構和志愿者組織,正在通過各種方式,記錄和宣傳這些瀕臨失傳的藝術形式。
李昊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意識到,自己并不孤單。他決定,要把自己學習儺戲面具制作技藝的經歷,以及趙德順老人的故事,分享給更多的人。也許,這樣就能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和支持,共同為儺戲的傳承和保護出一份力。
在這個小小的村莊里,李昊和趙德順共同面對著未知的挑戰,他們的信念在困境中愈發堅定。而儺戲的命運,也在這一系列的波折中,充滿了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