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就是平常一家人
書名: 大明:留學歸來的朱高熾作者名: 下雨聽雨本章字數: 2970字更新時間: 2024-11-21 18:36:43
第二日,朱高熾與張氏起身后,在侍女的侍奉下洗漱完畢,便一同前往徐氏的福壽宮給朱棣與徐氏請安。
待他們到了福壽宮,依著規矩,張氏先是恭恭敬敬地給朱棣與徐氏敬茶。那茶盞中升騰起裊裊熱氣,仿佛也氤氳著新婦的敬重與羞澀。
隨后,張氏又捧出自己親手做的衣服,輕聲說道:“爹、娘,兒媳手藝不精,但這衣物皆是兒媳用心縫制,還望爹、娘莫要嫌棄。”
接著,她又將親手做的鞋子一一遞給朱高煦、朱高燧和三個小姑子,說道:“小叔子、小姑子們,這是嫂嫂的一點心意。”
朱高煦接過鞋子,笑嘻嘻地打趣道:“大哥,你這有了嫂子,是不是就把我們兄弟給忘到九霄云外啦?”
朱高燧也在一旁附和:“就是,以后是不是有了嫂子的好,就不理我們嘍?”
三個妹妹則是笑著圍過來,甜甜地叫著:“嫂子,嫂子,這鞋子真好看,嫂子手真巧。”
朱棣看著朱高熾,因他新婚,倒也沒像往常那般訓斥,只是清了清嗓子說道:“熾兒,你如今已成家,往后要與媳婦相互扶持,好好過日子,莫要懈怠,為夫為父,都要有個樣子,莫要辜負了這門親事。”
徐氏拉著張氏的手,溫柔地說道:“兒媳啊,莫要緊張,也別見外,就把我當成自個兒的母親。
“咱雖說在外面有些體面,可關起門來,和普通人家沒啥兩樣。”
“你就把熾兒當成自己的丈夫,他要是有不對的地方,該生氣就生氣,該哄就哄,可別把他只當個世子。”
“你皇祖父皇祖母是如此,我和你爹也是這樣。”
“每次你皇祖父惹你皇祖母生氣了,你皇祖母就會拍桌子瞪一眼,然后你皇祖父就會連大氣都不敢出。”
許氏剛說到這,一邊兒的朱棣就故意掩嘴咳嗽了兩聲,還用眼神示意許氏別什么話都給兒媳婦說,給他父皇還有自己這個當公公的留點臉面。
許氏就裝沒看到朱棣,繼續道:“這在家里,沒那么多禮儀規矩,都是真情實意的相處,出去了才把那些講究擺給外人看。”
“張氏聽了,眼中滿是驚訝,似乎不敢相信皇家竟也有這般尋常人家的溫馨畫面,但很快,她便安心地笑了,微微低頭,輕聲說道:“兒媳知曉了,兒媳定會做好妻子的本分,孝敬公婆,好好照顧丈夫。”
朱高熾見張氏仍有些不自在,便對徐氏說道:“娘,兒子都餓了,趕緊開飯吧。”
徐氏哪能不知他是在維護張氏,笑著應道:“好好好,這就吩咐擺膳。”
張氏聽了,眼睛睜得大大的,滿是驚訝之色,似乎怎么也想不到皇家背后竟也有如此平常百姓家的溫馨畫面。
但不過片刻,她便嘴角上揚,露出安心的笑容,微微低下頭,輕聲應道:“兒媳明白了,定會好好盡妻子的本分,孝敬公婆,用心照顧好丈夫。”
朱高熾見張氏仍有些不自在,便轉頭對徐氏說道:“娘,兒子都餓了,趕緊開飯吧。”
徐氏哪能瞧不出他是在護著張氏,抿嘴一笑,應道:“好好好,這就吩咐人擺膳。”
飯后,朱高熾與張氏回到自己的寢宮,朱高熾拉著張氏在榻上坐下。
笑著說:“娘子,咱這一家子平日里真沒那么多拘束。你瞧我娘,在外頭那是端莊大方,盡顯王妃的威嚴,可在這府里,她也就是個普通的妻子,普通的母親。”
“你也學學我娘,在人前,把那世子妃的架子端起來,可沒人的時候,你就只管做我的貼心娘子,自在些才好。”
張氏羞羞的應了。
朱高熾這大婚的喜氣還沒散盡,三天婚假一完,朱高熾就得去應職忙起來了。
他爹朱棣作為燕王,其主要的辦公場所是在燕王府內。燕王府的建筑布局仿照皇宮,有承運殿、圜殿等建筑。
承運殿是王府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他爹就在這里處理藩王事務,如接見下屬官員、商議軍事防御事務等。
當有重要的軍情匯報或者地方官員前來述職時,朱棣會在承運殿升殿處理相關事宜。
藩王府就像一個縮小版的朝廷,在這里朱棣可以行使他作為藩王的權力,包括對軍隊將領發布命令、對地方事務做出決策等。
朱高熾平常辦公的地兒,是在承運殿的偏殿,自打他當上世子后,就慢慢拉扯起了自個兒的一幫人,有了自己的班底。
作為燕王世子,朱高熾承擔著許多重要的任務。在軍政方面,他得把燕王封地內的軍事情況摸透。
比如軍隊有多少人,都有哪些兵種,武器裝備好不好,士兵們平時訓練得怎么樣,他都得心里有數。
而且軍事防御的布局也得深入研究,哪里有山川可以依靠,哪里有關隘需要重點防守,這些都得牢記,這樣打仗的時候才能更好地協助他爹朱棣,一起商量怎么抵御外敵,保衛封地的安全。
民政上的事也不能馬虎。他得時刻關心老百姓的生活,要是遇到災荒年,就得趕緊想辦法救濟百姓,讓大家都能活下去。
民間要是有打官司的,他就得公正地處理,讓大家心服口服,維護地方的和諧穩定。
田賦征收可是個大事,關系到王府的經濟基礎和老百姓的生活,得好好權衡,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既不能讓老百姓負擔太重,又得保證王府有足夠的錢用。
錢糧管理非常關鍵,朱高熾必須認真檢查每一筆錢的收支情況,看看稅收有沒有如實征收,有沒有人貪污或者浪費,保證錢都花在刀刃上。
他爹朱棣作為一方藩王,責任也很重大。首要任務就是守衛邊疆,保護老百姓的安全。
他要訓練出一支強大的軍隊,讓士兵們英勇善戰,充滿斗志,一旦有外敵入侵,就能有效地抵抗,取得勝利。
在封地內,他要積極落實朝廷的政策,鼓勵農業生產,發展商業貿易,讓老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同時也顯示出皇家的威嚴和恩德,為大明王朝筑牢邊疆的防線。
想當年,他皇祖父分封九大塞王,目的就是要在北方建立起堅固的防御體系。
讓這些王爺們帶著軍隊駐守在邊疆的重要地方,就像一顆顆星星圍繞著北極星一樣,擋住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保護大明內地的安寧,讓國家根基穩固,天下太平。
現在是洪武二十八年六月,距離“靖難之役”大概還有四年時間,可是距離皇祖父駕崩卻不到三年了。
皇祖父一旦去世,朱允炆繼位,那時候朝廷對藩王的管控肯定會更加嚴格,燕王府要是想有所行動就難了。
就算是現在,皇祖父設立的錦衣衛也一直在盯著燕王府。朱棣和朱高熾每次外出,不管做什么,都有人在暗中監視。
有時候明目張膽地跟著,有時候偷偷地躲在角落里觀察,讓人時刻都得小心。
朱高熾心里明白,前世就知道有錦衣衛監視,可直到自己當了皇帝,才知道這監視有多厲害。
以前和大臣們說的悄悄話,甚至早上吃了什么,都被詳細地記錄下來了。
自從二伯去世后,皇祖父身體就不太好,現在一心忙著給朱允炆安排后事,暫時沒太多精力關注燕王府。
朱高熾心里琢磨著,要是想造反,還想在靖難之役中輕松獲勝,關鍵就是要有充足的兵馬錢糧。
還得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再加上好的時機和有利的地理條件。
前世因為自己比較胖,不太擅長軍事,雖然也參與了軍隊的事情,但和兩個弟弟比起來差遠了。
所以靖難的時候,他爹朱棣才那么看重朱高煦和朱高燧。
不過這一世不一樣了。朱高熾在現代留學的時候,和同學們一起在現代軍營里待了一年。
在這一年里,他從普通士兵做起,一直到擔任各級指揮員,對現代軍事系統的運作和軍隊的管理有了很深的了解。
所以這一世他打算組建一支只聽自己指揮的特殊部隊。可是組建軍隊需要很多錢,他雖然是燕王世子。
但能自由支配的錢只有幾萬兩,要是需要更多的錢,就得經過他爹和他娘的同意。
一想到錢,朱高熾就忍不住想起被眾多明朝穿越者痛罵的“大明寶鈔”。
別說以后了,就是現在大明寶鈔都已經很不值錢了。以前一貫寶鈔能買不少糧食。
可現在十幾貫才能買到一石糧食;買一頭牛要花費幾百貫寶鈔,買一只羊也得上百貫。
對于學過經濟學和貨幣學的朱高熾來說,要不是這大明寶鈔是他皇祖父發行的,他非得罵上三天三夜不可!
所以朱高熾留學回來后,頭一件大事就是想辦法把燕王府里那上千萬貫的大明寶鈔盤活,讓它們別再是一堆廢紙,能真正當錢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