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變故開始
- 天下四方
- 泥濘的橘子
- 2493字
- 2024-11-12 14:48:11
夜晚躺在床上,鄭項研究了一會兒系統,結果一無所獲。
轉而開始研究起混元決。
這個世界應該是有真氣存在的,就是不知道會不會有那種傳說中的高手。
不管怎么樣,讓自己變強大了總是沒錯的。不過話說回來,一統天下系統,這是讓我造反啊!
腦海中的混元決,是用白話文記載的,而且記載非常仔細,理解起來沒一點難度。
一開始修煉,鄭項便有一股奇異的感覺,氣流游走全身,遍布四肢百骸。
正當鄭項沉浸在修煉中時,戰鼓聲突然響起。
同住的一人,立刻翻身起立,喊了一聲,“快,集合了!”
這里大部分人也是和鄭項一樣,是這兩天剛來的,聽到那人的話,趕緊開始穿衣服。
鄭項不慌不忙的穿好衣服,嘴里還不斷嘟囔著,“一來就搞下馬威,到哪里都是這死出。”
等鄭項一行人來到校場時,已經聚集了一百多人。
前方高臺上站著一個英姿颯爽的身影,走進一看,原來是一個骨瘦如柴的中年男子,穿著一身破爛的盔甲。
等人齊了之后,那男子開口了。
“諸位前來兵營,保家衛國,本將軍佩服,但你們既然已經來了這里就不能后悔了。我不管你們是農夫還是富家子弟,老子都一視同仁,如果有人敢違背我的命令,軍法處置!站在,你們前去月背山頂,那里有人等著你們,從他手中拿到咱們新兵營的旗幟再返回,現在開始。”
“我擦,這么狠。”鄭項喃喃道。
要知道月背山距離這里可是有五十里路的,而且都是山路,何其困難!
不過吐槽歸吐槽,腳下還是動了起來。
一行三百多人,就這樣浩浩蕩蕩的沖向了月背山。
原本以鄭項的能力,估計要累到在路上,不過如今經過系統的強化之后,倒也不難。
跑在鄭項前面的只有兩個人,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另一個雖然沒有那么高大,但那雙眼睛讓人印象深刻。
這兩人一看就是氣血充盈之人。
不過此時天已泛白,口干舌燥,都騰不出多余的力氣來說話。
鄭項用前世在部隊里通用的呼吸方法,一直保持著一定的速度,那兩人的速度慢慢降了下來。
就在慢慢超過壯漢的時候,那壯漢氣喘吁吁的說道:“兄弟好耐力!”
“多謝。”
簡簡單單的兩個字,讓鄭項的呼吸紊亂,花了好久才調節過來。
快到山頂的時候,鄭項才追上另一個人,那人只是深深的看了一眼,并沒有說話,估計也說不出來話。
山頂上等著的是另一個將軍,身邊有兩個士兵,面前的桌子上放著一堆小旗子。
“好小子,你是第一個,拿了旗子就回去吧!”那將軍開口說道。
“是,將軍。”
鄭項拿了旗子,開始往回跑。
轉身的時候又看見了那家伙的眼睛,怎么說呢!感覺那雙眼睛就不會出現在一個這么年輕的身體上。
下山的路比較輕松,但是也更危險。
鄭項直接將旗子咬在嘴里,手腳并用。
下山路上第二個遇到的是那個壯漢,這次的照面同樣是那個壯漢先開的口。
“俺叫柱子!”
鄭項模糊不清的嗯了一聲。
不一會兒,便看見了浩浩蕩蕩的登山隊伍。
不出意外的,鄭項是第一個返回軍營的。
此刻已經臨近中午,太陽火熱毒辣。
鄭項將旗子交給那將軍之后,便雙手叉腰,開始慢慢走動。
因為此刻氣血翻涌,一旦停下或者坐下,大腦就會充血。
那將軍看著鄭項的樣子,忍不住點了點頭,心里暗暗道,“這樣的貴族子弟,少見!”
等所有人都回來,調整完之后。
“此番前三名,升為十夫長,隸屬于各個百夫長麾下,稍后開始分組。”
最終經過長達半個時辰的分組,鄭項來到了一名叫王百川的百夫長麾下做了一個十夫長。
新兵營共三百四十人,因為不是戰時,所以人很少。
鄭項雖然是十夫長,但依舊住在大帳篷里,不過不用守夜倒是挺舒服的。
第二天開始,正式訓練!
每日都是跑步,練習隊列,至于更高的戰術,軍陣,具體分配到哪個營中,還得再練一練。
現在是文景二十九年,朝堂上發生了一件大事。
大乾宰相劉衛國被殺,朝野震動。
大乾采用的是內閣與宰相制并存的方法,互相牽制,穩固皇權。
朝堂上,皇帝一臉嚴肅的坐在龍椅上。
下方大理寺卿正在匯報。
“啟稟陛下,宰相大人的死因乃是一劍封喉,應當是武學高手所為,據臣調查,傷口凌厲,泛有寒光,初步估計是大夏境內,劍神李云中的手筆,大理寺已經全城戒嚴,勢必會將兇手繩之以法。”
“陛下,堂堂一國宰相,被人暗殺于家中,此事有損國威,必要徹查啊!”百官中有人找出來說道。
“是啊陛下!”
“劍神?此事朕決不姑息,大理寺立刻聯合刑部,找到充足的證據,另外再派人去大夏境內,等候命令。”
“陛下,宰相之位,于國至關重要,還請陛下盡快確定擔任宰相之人,已安朝堂百官之心。”
“此事稍后再議,退朝吧!鄭愛卿留一下。”
正準備離開的鄭天宇突然愣了一下,皇帝這時候找自己,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等百官走后,鄭天宇跟著皇帝來到了御書房。
“不知陛下找臣所謂何事?”鄭天宇拱手說道。
“鄭愛卿,你覺得宰相之死是誰動的手?”
“據大理寺所言,臣覺得是大夏動的手。”
“那些所謂的高人,一個個都眼高于天,不屑朝堂之事,如今我大乾兵強馬壯,朕不覺得大夏敢對朕的大乾下手。”
“微臣愚鈍,猜不出兇手!”鄭天宇說道,同時腦海中瘋狂的揣摩皇帝的意思,不可能簡簡單單的問這幾個問題。
“罷了,那你覺得誰能擔任宰相一職?”
“臣不知,這大乾是陛下的大乾,全由陛下獨斷,臣只需要做好分內之事就好。”
“好,鄭愛卿不愧是大乾的鞏固之臣,退下吧!”
“是。陛下。”
等鄭天宇走后,皇帝對著身邊的太監說道:“宣鎮國公覲見!”
“是!”
回家的路上,鄭天宇一直在沉思,陛下所言何意?
想了許久!
唉!還是盡快想個辦法讓那逆子回來吧!
在御書房中,皇帝先后會見了幾個一品大員,問了幾個重復的問題。
等所有人走后,太子從屏風后走了出來!
“何人能用,何人不能用,你把握清楚。朕能做的就這么多了。”
“是,父皇。”
內閣忠于陛下,與相權制衡,而宰相劉衛國身為百官之首,在朝堂上權勢滔天,這幾年已經有隱隱壓過內閣的跡象,難道陛下想趁機廢除相權,不對,若是廢除相權,絕對不會靠這樣的方法,于百官根本沒法交代,難道是想趁機對大夏發兵,或許有可能,四國之勢已經三百年,陛下有吞并天下的野心。
可如今已經五十歲,現在才動手,已經遲了。太子殿下也是野心之人,難道是準備禪位,讓太子初登皇位便威?
宰相權力已除,百官翹首以盼,如今又兵馬強盛,大夏國力最弱。
倘若太子初登大寶,便立戰功,內無憂,外有功,皇權更盛。
看來是到了表忠心的時候了。
在官場這么多年,這些頂尖的大臣城府都深,這次宰相的死,何嘗不是一次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