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肯定是要離開的,但離開前必須擁有足夠的權柄,具備招攬四方豪杰的大義名分,以及能擁兵割據的合法理由!”
對高臺上田慎的長篇大論毫無興趣,劉巖眼睛微瞇,神游物外,默默思忖。
“就這么貿然離開,無名無分,和流寇無異,根本沒法擴張勢力!”
“別說抗金,十有八九要被宋庭當做叛賊,未來搞不好還會面臨韓世忠、岳飛的討伐!”
“可怎么才能擁有權柄,具備大義名分呢?”
眉頭深皺,劉巖暗自思索。
這事太無解。
他不過獵戶出身,軍職也只是區區都軍使,上司又是田慎,汪伯彥這樣貪婪無能且嫉賢妒能之輩,正常情況下,根本沒有出頭機會。
無論立下多大戰功,名聲、地位,均可望不可得。
“唉!”
思慮許久,劉巖都想不到什么好辦法。
“難道只能落草為寇,從底層慢慢經營,種田發展,引導科研創新,逐步改變一切?”
“可接下幾年里,年年大戰不斷,根本沒有種田發展時間,兵荒馬亂中,什么科技都是白費!”
作為后世來者,他當然想過引進后世先進理念,開發民智,發展工業,甚至科技治國,一統華夏,稱霸全球。
但只能想想。
先別說他畢業已久,學校學到的東西都忘得差不多了,就算想這么做,也需要慢慢思索,細細籌備,短期根本做不到。
單單一個戰亂紛飛的社會環境,就注定沒有這個條件。
想要做那些事情,首先必須結束戰亂,至少局部結束!
沒有一個安穩的社會環境,什么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工業文明都是瞎扯。
……
上午巳時。
當劉巖帶著麾下八十騎趕至府衙時,看到許多士卒民夫在此忙碌,府衙景象大變。
原‘州府’府衙牌匾,換成‘河北大元帥府’,門口護衛增加了一倍有余。
“可是劉巖劉都軍使?”
一名文吏自府門走出,向劉巖走過來問道。
劉巖下馬,拱手說道:
“正是!”
“劉都軍使隨我來!”
這名文吏說道:
“康王殿下欲見你!”
說完,向劉巖示意了一下,轉身向府內行去。
“趙構要見我?”
劉巖眼睛眨了眨,當即囑咐章雄等人在外等候,自己跟著文吏進入元帥府。
“趙構知道我?汪伯彥不大可能向他推薦我吧?”
“莫不是聽到城內百姓議論,對我這個‘相州猛虎’產生了興趣?”
跟在文吏后面,一邊走,劉巖一邊心下琢磨。
劉巖對趙構的了解,趙構本人都比不上。
但真正見面,卻只有當初府衙門口匆匆一瞥。
那時候,他甚至不知道趙構身份,還是事后才想起來。
二者之間,可謂毫無交集。
所以,不管是以前的康王,還是現在的河北大元帥,都不大可能知道他這個小小的都軍使。
以汪伯彥那副鄙視武人且嫉賢妒能的性格,根本不可能向趙構推薦。
劉巖想來想去,估計趙構十有八九是因為相州城傳言,所以對自己產生了興趣。
畢竟,趙構初為兵馬大元帥,麾下人手短缺,對善戰武將感興趣再正常不過。
不多時,在一個寬敞大廳,見到了趙構。
皇家子弟代代接受美女基因改良,個個容貌俊俏,貌美如花,不,是貌比潘安,個頂個都是帥哥。
趙構自然也不例外。
尤其是和劉巖這樣的獵戶漢子比起來,趙構的樣貌,簡直是鶴立雞群,是那么的亮眼,鮮明,出眾。
跟以往身穿黃色親王華貴朝服,披著精美披風,頭頂莊嚴冠帶打扮不同,趙構今日穿了一身華麗鎧甲,除了俊俏外,還格外多了一份英姿颯爽。
“這身盔甲,不知道是紙做的還是皮做的,這么帥的臉,打一拳應該很爽吧?”
看了眼趙構那身騷包的華麗鎧甲,又看了看那張俊俏帥氣的臉龐,劉巖心中暗道一聲,上前拱手彎腰,拜道:
“馬軍都軍使劉巖,拜見康王殿下!”
趙構臉色紅潤,氣色上佳,身體和心情狀態都極好,看到劉巖,臉上露出一抹微笑,好奇又有些欣賞的看著劉巖,目光上下打量。
“劉都軍使,你可知,這是本王和你第幾次相見?”
看了半天,趙構才笑瞇瞇的問道。
劉巖先是一愣,心下暗道‘聽這口氣,構妹對我似乎有好感?’,隨即端正態度,拱手回道:
“上月城外巡邏歸來,有幸見過康王殿下一面,這次當是第二次,那日當面未能認出殿下,是末將失職,請殿下恕罪!”
“哈哈哈哈!”
趙構大笑,笑畢,笑吟吟的說道:
“那日本王未亮明身份,沒認出來理所當然,何罪之有?不過,你我今日,可不是才第二次相見!”
“不是第二次相見?”
劉巖一怔,想了想,實在想不起除了府衙門口那次外,自己什么時候和趙構見過,只得再拜道:
“恕末將記性不佳,著實不記得還有什么時候見過殿下!”
“哈哈哈哈!”
趙構再次哈哈大笑,雙手負后,繞著劉巖轉了一圈,欣賞的看著他那充滿陽剛氣的粗獷臉龐,笑道:
“劉都軍使,可記得當初追擊金賊時,路過的那座小山坡?”
“小山坡?追擊金人時路過的?”
劉巖聞言一怔。
這幾個月,他追殺了不知道多少金騎,路過了多少山坡、樹林、丘陵,見過許多附近百姓,但從不記得見過趙構。
這是當然的,追擊戰時他的注意力都在逃跑的金人身上,那會關注不相干的人,自然毫無記憶。
“哈哈哈哈!”
見劉巖一副茫然無知狀,趙構覺得有趣,禁不住又笑了起來,提醒道:
“劉都軍使率二十騎,全殲七十精銳金騎那一次,還記得否?”
“那一次?”
劉巖想了想,還是不記得見過趙構,但卻想起另一件事。
當初將金騎追殺殆盡后,返途經過一個山坡時,高健提到山坡上有人,他以為是附近百姓,還特意留下不少金兵軍糧給百姓。
感情當時在山坡上的人是趙構?
時間上好像對得上。
畢竟,趙構正是當日抵達相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