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陰影
- 大唐:父皇,你也不想遺臭萬年吧
- 磁不生電
- 2055字
- 2024-12-22 21:42:52
武士彟會這么不智嗎?
王坤遲疑,但他覺得未必沒有這種可能。
他想了會兒說道:“我們只對付東樓和武士彟,不牽扯太子。”
說話間,他眼中閃過狠厲之色,“若太子出手偏幫應國公府,自有東家出手對付他。”
“掌柜說的有理。”車夫欽佩道。
“你去把東樓的釀酒坊在哪兒,平時什么時候把酒運來,走那條道來的都調查清楚。”王坤道。
“是。”
東樓的掌柜帶著賬房算了一夜的賬,天剛亮,賬簿就被送入了東宮。
李承乾看后忍不住咂舌,日進斗金不過如此。
他實在沒想到單單就賣酒一項,都能這么掙錢,難怪長靖樓能成為太原王氏的財源之一。
難怪父親和舅舅都警告他,小心太原王氏的報復。
李承乾想了想派人到皇莊傳話,這幾天要加強皇莊的巡防力度,務必保證釀酒坊周圍十二時辰都有人。
如果太原王氏要報復,襲擊釀酒坊是最直接有效的。
練了兩遍五禽戲,用過早膳后,李承乾來到麗政殿給母親請安。
剛進殿,城陽就小跑著沖過來,一頭撞進李承乾的懷里,饒是他近些時期勤加訓練,身體比以往強了很多,都被撞的后退兩步。
也不知道這小小的人,怎么就有這么大的力量。
“大兄,你都好久沒有陪城陽玩。”城陽抱住李承乾的脖子,嘟著小嘴不滿道。
“大兄每日都在忙正事,怎么能整日陪你玩耍?快下來,讓大兄去給母親請安。”
豫章從一旁走過來,福身行了一禮,然后把城陽從李承乾身上摘下來。
城陽不滿的皺鼻子,但還是聽話的放開大兄。
李承乾刮刮她的小鼻子,溫聲道:“城陽別生氣了,大兄給你帶了禮物賠罪。”
“是什么?”城陽大眼睛發亮。
李承乾擺擺手,高祿把捧著的木盒送過來。李承乾打開木盒,露出里面的物品。
“大兄,這是什么?”城陽好奇問。
里面裝的是糖,名字叫“大白兔奶糖”,是之前的一次天降之物。
李承乾嘗過一顆,甜甜的帶著奶味。
他自幼不喜甜食,但料想城陽這個年齡的小孩子會喜歡,就全給她保留著。
“這是奶糖。”李承乾剝開糖衣,將白色的糖塊塞進城陽的嘴里,小姑娘的眼睛立刻放光,幸福的在豫章姐姐懷里晃蕩雙腿。
“大兄,好呲。”小姑娘含糊不清的稱贊,然后指著豫章道,“大兄,快給姐姐也剝一個。”
豫章臉微紅,她又不是小孩子,怎么能讓大兄給她剝糖,急忙道:“大兄不用,我不吃。”
李承乾又拿起一顆糖剝開糖衣,遞給豫章溫聲道:“豫章你也嘗嘗,味道真的不錯。”
“謝謝大兄。”豫章道謝,心里暖暖的。
進入殿內,給母親請了安,李承乾來到嬰兒床前,看著里面粉嫩的小姑娘,很想抱一抱。
但是想到上次的經歷,他立刻打消這個念頭。
但是沒一會兒,他還是上了手。
沒辦法,小姑娘實在是太可愛,睜著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看著他,時不時咯咯笑,
李承乾抱著幼妹在殿內隨意走動,眼神卻不聚焦。長孫皇后注意到長子的異常,將他叫到身前。
“你把兕子放下吧,瞧你這魂不守舍的樣,可別把她給摔了。”長孫皇后道。
李承乾把幼妹交給奶娘,坐到母親的身旁,看她給兕子做小衣裳。
“我聽說你的酒樓昨日開張,生意火爆,不是挺好嗎,今天怎么心緒不寧的?”長孫問道。
長子小的時候很黏她,有什么心里話都跟她講。
等年齡大了一些后,就不再如此。
但若遇到什么難以抉擇的事,還是會習慣來到她身邊,尋求她的幫忙。
可等到再大一些的時候,李承乾就算遇到難題,也很少會求助母親了。
他今日的狀況,長孫皇后一看就知道是遇到難處了,不是外界的,是心里的。
“阿娘,您見過百姓嘯聚,沖擊公侯府邸的場景嗎?”李承乾問道。
長孫皇后放下針線,詫異的看向兒子。
她沒有問他為何要這么問,而是溫柔一笑道:“百姓沖擊公侯府邸的場景,阿娘沒見過。
但是幼年時,有一次鬧旱災,阿娘倒是見過災民沖擊縣城。
密密麻麻的百姓們,在饑餓的驅使下,在絕望中,朝著官兵不怕死的往前沖。”
長孫皇后眼中有一瞬間的恍惚,像是想到了當年的場景,輕聲呢喃:“那場面,很可怕的。”
對啊,很可怕的。
其實昨晚,李承乾睡得并不好。
他斷斷續續做了好幾個夢,夢中的場景都很相似,成千上萬的百姓揮舞著農具朝他撲來,然后他就被嚇醒。
雖然不想承認,但是李承乾知道,自己是被昨日百姓沖擊東樓的場景嚇住了。
亦或者,他心里一直都是有陰影的。
當年玄武門之變,馮立等人帶兵攻打秦王府,年幼的李承乾躲在屋里,被府外的喊殺聲嚇得瑟瑟發抖。
這些年李承乾以為自己已經把當時的經歷忘記,誰承想昨日的一幕,勾起了他心里的陰影。
當年有母親保護我,現在我的力量在漸漸壯大,我有老師,有伴讀,有親兵,我不會再懼怕有人以刀兵殺我。
待在母親的身邊,李承乾的心神漸漸安定下來。
他開始思考另外一個問題。
昨日的百姓是被他用手段聚集起來的,原意只是為給東樓和新酒吸引客人。
但是見到那人頭攢動的場景后,李承乾意識到百姓是一股很大很可怕的力量。
既然百姓能被他利用,將會會不會被別人煽動,被別人利用來對付他?
“我是怎么做到,把那么多人聚集起來的?”李承乾思考。
他把整件事情在腦子里過了一遍,最終定格在“輿論”兩個字上。
不管是最開始的講故事,編造“仙酒”的存在,還是后來的西域商人鬧事露財,都是扇起了百姓的情緒,才最終在東樓前引爆的。
“要掌握百姓這股力量,就得掌握輿論。”李承乾終于想通。
很快他臉上就浮現淺笑,因為他想到了控制引導百姓輿論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