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馬周請諸王就藩
- 大唐:父皇,你也不想遺臭萬年吧
- 磁不生電
- 2047字
- 2024-12-04 14:13:28
育嬰堂前。
孫思邈向眾同道,以及百姓們介紹了剖腹術。
他告訴百姓們,難產很危險。
既然危機生命,就要尋醫問藥,而解決難產的最好辦法就是剖腹術,切忌不可諱疾忌醫。
百姓議論紛紛,有人忍不住說出心中顧忌:男女有別,讓別的男人看了自己妻子的身體,沒有男人能接受。
孫思邈順勢跟眾人介紹了育嬰堂的女大夫們,她們的存在就是為了能解決這個禮教問題。
百姓們神情緩和許多,這樣就好接受的多。
孫思邈又讓方德做了數據匯報,主要匯報到目前為止,做了多少例剖腹術,孕婦成活率是多少,嬰兒成活率是多少。
又把詳細的醫案記錄分發給眾大夫,很多人之前在公主別院住,已經在一起探討過。
甄氏兄弟是第一次知道具體數據,詳細看了起來,待看完,兩人都很激動。
孕婦難產幾乎百分九十九一尸兩命,少數情況下嬰兒能活,母親卻活不下來。
剖腹術能將難產當做醫學難題解決,大大提高難產孕婦和胎兒的存活率。
這絕對是醫道新的突破。
甄立權正欲開口稱贊,旁邊崔知悌突然起身,臉上滿是激動,大聲稱贊:“真良術也,必須推廣,大力推廣!”
“方醫令能在太子的英明指導下,發現此術,完善此術,真乃我輩醫者之楷模。”
“孫真人,不惜以自身名望,召開論醫大會,助太子推廣剖腹術,不愧醫家大德,晚輩日后定向您學習。”
說著他又看向遠處,那里站著太子殿下。他雙手抱拳,朝這邊拱手:
“太子殿下,不惜節儉東宮之用度,籌建育嬰堂,推廣剖腹術,真是愛民如子。
知悌尤為感動,決定捐出一年之俸祿,充做育嬰堂善資,以盡綿薄之力。”
“……”眾大夫。
“……”百姓們。
“……”李承乾。
“殿下,咱們錯怪崔郎中了?”程懷默自我懷疑。
“他這反應明顯就不正常。”李承乾皺眉,實在想不通崔知悌是遭遇了什么,會有如此奇特反應。
直到馮用的身影出現,把他帶到隔壁小樓上,李承乾才算明白是怎么回事。
“兒臣見過父親。”李承乾行禮。
“免禮。”
李世民招呼李承乾坐下,他瞥了眼李承乾的臉,上面的疲憊難以掩飾,立時有幾分心疼,但并未表露出來。
“今天早些回宮,好生休息,明日和麗質幾人去給你母親請安。
她已好幾日未曾見到你們,很是掛念。城陽也整日哭鬧著,要找大兄和姐姐。”李世民道。
“是,兒臣知道了。”李承乾應道。
這幾日確實因論醫大會的事,都沒給母親請安。
“朕有意將育嬰堂的籌建放在工部,剖腹術的推廣交給太醫署負責,你意如何?”李世民淡淡問。
李承乾猛的抬頭,直視父親,眼眸里已然火氣。
李世民跟他對視一眼,心里頓時也是無名火起。
這個逆子,不識好人心。
我馬鞭呢?
李世民下意識想摸馬鞭,但很快又想到魏征的奏折,強壓下火氣。
“是你東宮的功勞,沒人能搶的走。你不是賞識狄知遜嗎,朕可擢封其為工部郎中,總管天下各道育嬰堂籌建之事。
你還可再薦一人為太醫丞,總管天下各道剖腹術的推廣之事,如何?”
李世民說完,見李承乾仍舊緘默不語,快要壓制不住自己想要摸鞭子的手,沒好氣道:
“育嬰堂和剖腹術事涉嬰兒存活,已牽扯到國政。長安還好,要覆蓋天下各道,是你東宮能主持的嗎?東宮有這么大財力支撐嗎?”
李承乾用怪異的眼神看著發怒的父親,“兒臣沒說不同意啊,兒臣剛才在思考該舉薦說為太醫丞。”
怒火中燒,燒到一半熄滅,然后火勢再度猛漲,快要把李世民的臉燒成紅的。
這孽障,越來越氣人了。
“馮用,回宮。”
生怕自己控制不住情緒,要當街暴打太子的大唐天可汗,氣惱惱的擺駕回宮,身后響起太子高亮的聲音:
“兒臣恭送父親。”
哎,更氣了,我馬鞭呢?
…
長安,鄭府。
啪!
精美的茶具被摔倒地上,四分五裂。
聽完下人匯報后,鄭耀氣的眼珠子都紅了,手都在顫抖。
崔知悌那個混賬竟然背刺他,臨到事前竟然反水,大肆稱贊太子,為剖腹術大唱贊歌,簡直混賬極了。
鄭耀把死掉孕婦家屬的暴露,也算到了崔知悌的頭上,對其可謂是恨之入骨。
然而他最惱的是越王,這個蠢貨被馬周一番威脅,竟然真的把馬周的兒子給放了。
“豎子不可與謀。”鄭耀咒罵,生出該換門庭的想法。
越王看似聰穎,可每到關鍵時刻,就會犯蠢,恐怕最終不能在皇子之爭中勝出。
得另外尋個靠譜的皇子支持。
鄭耀在心底把皇子們一個個排過去,尋找著合適的目標。
就在他準備另選明主的時候,越王府里,越王也在接待貴客。
這位貴客就是永寧郡公、同州刺史王珪。
年初王珪因泄露宮中禁語,被李世民貶為同州刺史,近期召其回京述職。
就在昨天王珪入宮覲見,君臣兩人在甘露殿暢談許久,殿內時不時響起李世民的大笑聲。
甚至有消息說,陛下欲召回王珪,升任禮部尚書。
王珪今日登門,李泰驚喜莫名,親自到王府門口相迎,以極其恭敬的姿態,把王珪迎入王府里。
待兩人落座,寒暄幾句,王珪放下茶杯,笑盈盈問道:
“越王殿下,這兩日下官聽到一個消息,說數日前侍御史馬周的兒子被綁架,是殿下所為,可是真的?”
李泰臉色微變,心里不悅,卻故作鎮定道:“永寧郡公說笑,這絕對是謠傳,本王怎么可能做這樣的事。”
“不是殿下做的就好。”王珪笑的很溫和,“有個消息殿下可能還不知道,侍御史馬周今日在朝會上當眾啟奏,言諸王年歲已長,按制該就藩封地,不宜留滯京城,請皇上下旨命諸王就藩。”
李泰臉色瞬間難看。
一旦就藩,遠離長安,他怎么可能還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