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忽悠,我是認真的
- 人在諸天,從周伯通開始
- 目水金
- 2233字
- 2024-11-13 10:38:50
“歐陽兄弟,你為何是這般神色?”
周伯通似是才注意到歐陽鋒表情的不對,不解的詢問。
“這門叫作‘左右互搏術’的功夫,實則是一心二用,也就是用兩只手同時做不同的事情。”歐陽鋒一臉難言的看向周伯通:
“這如何能做到?”
周伯通滿是疑惑的反問:
“一心二用,不是有手就行?我這套功夫,正因一心二用,是以能同時使用一套武功的兩個招式,或是能同時使用不同的武功,若是會兩門相生相克,并行施展,能使招式威力倍增的武功,那便真真切切的相當于兩個自己。”
他一邊說著,一邊蹲下,先將手中書冊放在地上,然后雙手伸出食指,同時在地上虛畫,就見他一手畫方,一手畫圓。
歐陽鋒見狀,忍不住蹲下,學著周伯通的動作,在地上一手畫方,一手畫圓,可畫出來的卻是四不像。
頓時,周伯通似是有所醒悟,連連致歉:
“歐陽兄弟,實在不好意思,我本以為一心二用人人都會,從而我創出‘左右互搏術’,便視為壓箱底的絕技,乃生死搏殺之際,反敗為勝的功夫。”
他站起身,懊惱的跺了跺腳,開始對自己自說自話:
“不行,歐陽兄弟連秘而不宣的家傳武功都送給了我,我怎能讓他吃虧,我身上唯一能夠與‘蛤蟆功’媲美的武功,只有‘降龍十八掌’,可這套功夫教給幫內的人還好說,要是傳給幫外的人,怕是就要被十余萬的幫眾喊打喊殺。”
歐陽鋒聽的神色微動,此時他倒是想說自己也不是不可以拜入丐幫,可心中的驕傲,還有少年特有的自尊,讓他怎么也開不了口。
他突然抓住了一個關鍵,不禁問道:
“這門‘左右互搏術’是七兄所創?”
周伯通頗為不好意思:
“讓歐陽兄弟見笑了,我就是有一些小聰明,平日里哪怕是在趕路,時常也會比劃著掌法,便突發奇想用左右手互相打架,以至于在不知不覺中練成這套武功。”
他忽地一拍大腿,一字一頓道:
“不行,我決不能讓歐陽兄弟吃虧,我還會一套就算跟‘降龍十八掌’相比,也差不到哪里去的拳法。”
旋即,擺出架勢,口述心法,打出一路至陰至柔的拳法。
歐陽鋒作為未來五絕之一,悟性自是絕頂,能看出這套拳法與‘降龍十八掌’截然相反,走的明顯是以虛擊實,以不足勝有余的路子。
他看的正起勁,卻見周伯通打完一路拳法,便戛然而止,面色隱有古怪,道:
“七兄,接下來的?”
周伯通打了一個哈哈:
“這路拳法,走的是以弱勝強的路子,與敵爭鋒,若是內力不如,自難取勝,但若袖手靜觀,就能因內心澄澈而明解妙詣,那正是所謂的旁觀者清,從而要旨就在以空而明。”
歐陽鋒似是明悟,幽幽地道:
“七兄,這拳法該不會又是你自創的?且還是初創,只有一路?”
“真是什么都瞞不過歐陽兄弟。”周伯通撓了撓后腦勺:
“‘降龍十八掌’至剛至堅,而我根據其運勁之法,反其道而行之,得以草創一路以空、柔為主的拳法,按我預想,徹底完善當有七十二路。”
歐陽鋒默然無言,對于這個一直奉承自己的人,一下子有了新的感官,他雖堅信自己悟性不弱于人,未來也定能創出上乘武學,也不得不感慨,難怪面前這位說自己無心俗事,可依舊被幫內長老看好,認為是擔任幫主的不二之選。
周伯通似是想到了什么,立馬開口:
“只不過一路拳術,無論如何都比不上‘蛤蟆功’,等到我徹底完善,不知要過去多少年。”
“還請歐陽兄弟放心,這門拳法只是添頭,我還知曉一門奇功絕學。”
歐陽鋒聽后,早已沒有先前的激動難耐,一門自己學不會的武功,一門初創的武功,已經訴說出什么。
就感覺某人略顯不靠譜的行事作風,全被他豪爽熱情的性情遮擋的一干二凈,致使自己這才后知后覺的發現。
“歐陽兄弟,可還記得我最開始所說的大買賣?”
“所以,七兄方才所言的奇功絕學,只怕是不在自己手上吧。”歐陽鋒一臉篤定。
周伯通尷尬一笑,飛快的講解:
“西域昆侖山,有一方教派,名曰明教,其鎮教之寶,是一門叫作‘乾坤大挪移’的武功。”
“據我打聽的消息,此乃運勁用力極為巧妙的法門,根本的道理,在于發揮每人本身所蓄有的潛力,其實每人體內潛力原極龐大,只是平時使不出來,唯有在緊急關頭,才能爆發出現,也就可以讓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者往往能負千斤。”
“一旦學會‘乾坤大挪移’,體內潛力便如山洪突發,沛然莫之能御。”
“再者,天下武功不過運力使力的法門,而‘乾坤大挪移’運力使力的法門可謂集一切武功之大成。”
“一法通,萬法通,當練成了‘乾坤大挪移’,任何武功都將無奧秘可言,他人一招一式如何發力運力都逃不過自己法眼。”
“臨敵之時,瞬間就能看破對手出手時體內的運力使力,自然而然的將對手的招式如出一轍的使出來。”
“歐陽兄弟,你說這門武功,是不是天下一等一的神功?”
歐陽鋒面露驚奇,不敢相信世間還有如此絕世神功,他稍作回憶,便道:
“從過往的商隊中,我倒是聽說過昆侖山光明頂盤踞一個教派,教內除卻教主,還有什么左使右使,護教法王,聽聞這都是響當當的高手。”
“就憑你我之力,想得到他們的鎮教之寶,是不是有些異想天開?”
他猛地察覺到了什么不對,深深地望著周伯通:
“這般偷雞摸狗的事,應該跟你為人俠義,行事正直的性情不相符合吧?”
周伯通作不明所以狀:
“明教乃反賊出身,拿他們的東西,如何會違背我的俠義?”
歐陽鋒無言,若真要這么說,著實反倒像是在做什么義舉。
“至于是不是異想天開,你卻是小瞧我丐幫,我幫內十幾萬的幫眾可不是擺設,若論打聽消息,我丐幫稱天下第二,何方存在敢說天下第一。”
周伯通侃侃而談,似是真對明教做了詳細的探查。
“明教歷代教主皆死于非命,除卻造反而死的,其他的大抵都是莫名暴斃,致使這么多年以來,一直偏居一隅,未曾掀起什么風浪。”
“就這么一個反賊所創的教派,其教主短則三五年,長則七八年就一換,合我們兩人之力,如何不能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