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玄宗將至
- 萬界大唐,從玄武門開始
- 人已成球
- 3708字
- 2024-11-11 12:38:19
此時,皇城之外,各家貴族的府邸里,大家也都聽見了隆隆作響的聲音和沉悶響亮的牛角號,所有人都明白了,這是又一次玄武門繼承法出現了!
對于這樣的現象,大唐的所有人都非常的熟悉,別看大唐建立到現在,也就百年光景,但在這百年光景里面,大家已經見到了四次玄武門了。
所以所有人對這種事情都非常熟悉,該跳舞跳舞,該聽曲聽曲,該喝酒喝酒,反正該干什么就干什么。
沒有一個人有什么緊張的感覺,就算是平民也是一樣,他們甚至還子啊安慰著那些被嚇到的客商,告訴他們就是出了一些小事情,反正所有的事情到了明天就全都結束了!
在大唐對于這種事的態度,大家只有一個。
那就是不管是誰贏了,貴族和世家永遠忠誠于大唐的圣人!
不管圣人到底是誰!
所以玄武門對于他們來說都是無所謂的!
只有一些藝高膽大的江湖高手,來到了皇城的城墻之上,趴在那里看著城內的景象。
然后一個個所謂的江湖高手全都嚇出了一頭的大汗。
之前他們知道大唐很多的頂級部隊,那都是要求有一身好武藝才能加入的,但是他們也就認為所謂的好武藝,就是一些后天境界的人物而已。
畢竟那些邊軍就是這個實力,在那里后天就可以加入軍隊了,至于不到后天的,就需要在折沖府進行訓練,直到擁有了后天實力,才能進入各地的邊軍。
在這個世界的大唐,折沖府這個基層軍事機構,依舊像是歷史一樣被忽略了,不過并沒有像歷史一樣被荒廢,而是變成了各大軍區的新兵訓練營,以及各地的治安維穩機構。
所以在看不到邊軍的江湖人士看來,大唐的軍隊并沒有什么厲害的。
但是現在他們發現好像有一些不大對,不管是那些身穿重甲的步兵還是那些騎兵,這些人的實力沒有一個低于先天的,就連那些武太監也是一樣,都是先天起步的。
還有一些都是宗師呢,尤其是那些御馬監的太監,他們之中至少有七八十名宗師。
看到這個景象所有人都感到了害怕,因為在場的江湖中最強的也就是宗師了。
而這些宗師此刻都是抖若篩糠,呆如木雞,動都不敢動了。
因為那幾十名太監宗師在那些拿著長柄麻札刀和金瓜的重甲士兵面前,真是的不堪一擊,不過并不是實力不足,而是人數不足。
那些敢于沖陣的重甲士兵都是宗師,而他們的人數足有八百人,這些人就是背嵬親衛,也就是岳飛朱仙鎮八百破十萬的傳聞里面的那支軍隊。
這些人全都是宗師,這一幕讓陳玄禮頭皮發炸,因為八百宗師大唐也能拿出來,大唐的軍隊湊在一起至少能拿出萬余名宗師,以及數百名大宗師。
這個大唐世界,和歷史上的大唐世界一樣都是真正的盛世,而且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盛世。
在武道上面,更是一個先天遍地走,宗師不如狗的武道盛世。
看到這么多的宗師,這些江湖客立刻就明白要是他們在下面,全也就是刀下之鬼。
所以一個個都明白了,大唐的底蘊到底有多深,也明白了,為什么那些世家沒有一個想要去反抗大唐的,即便那些世家在地方都有實力去對抗大唐的地方力量。
因為一個帝國的底蘊,真不是世家能比的,即便是千年的世家,也不如百年的王朝。
對于那些在這里看戲的家伙根本沒有人理會他們,因為不管是李瑛,還是陳玄禮都非常的清楚,那些家伙也就是過來看戲的。
他們來的原因,也只是因為他們的主人想知道勝利者到底是誰而已,這些人都是那些剛入朝的小家伙供養的供奉而已,沒什么本事,沒什么地位,卻又找不準自己的位置。
總是有些莫名其妙的傲慢,
所以對于這些家伙,兩邊都沒有在意,只有那些士兵在經過他們的時候會不自覺的射出幾箭而已。
而這種攻擊,倒也不是想要對他們怎么樣,完全屬于士兵本能的射擊而已。
這些士兵都是上過戰場的,在戰場上他們都吃過夜不收這些探子的虧,所以軍隊對這些偷偷摸摸窺視自己的家伙都是會本能的發動攻擊。
即便他們都知道這些家伙沒有什么威脅,但是還是按耐不住自己的本能射出幾箭。
不管是李瑛的人,還是陳玄禮的人都是一樣。
只不過一邊是本能,另一邊是發泄。
因為之前陳玄禮的那些手下實在是太憋屈了,他們根本就沒有做出任何的攻擊就被打垮了。
所以他們就想要進行一下發泄,而他們認為發泄的最好辦法就是趕緊射殺幾個人。
因此那些越騎是射箭最多的一撥。
越騎這種騎兵,一般都是追索逃敵的,或者追殺散兵游勇的,又或者追殺對方的探子,他們對于怎么發現探子是最熟練的。
射出的那些箭,在來到那些探子面前的時候,那些探子立刻抽出自己的武器,想要將那些箭矢全都擋下來,結果并沒有幾個人成功的把箭矢擋下來。
他們全都被這些箭射成了篩子,因為那些騎兵全都是一射三箭的。
每一次射箭的時候都是三箭連發,頭胸腹三個位置,三箭連發,而沒有見過這種箭法的人,根本就沒有辦法連續擋下三箭。
而步兵使用的不是弓箭,而是強弩用的還是破甲箭,這種弩箭速度快,力量強,更是擋不下來。
再者說軍隊射箭不是一對一的射,而是兩人或者三人一起射一個人,還是覆蓋射擊,所以那些探子,頃刻之間就死了上百名,剩下的人也全都退開了,不敢再留在這里了!
即便是那些輕松擋下箭矢的人也沒有留下來,因為他們很清楚自己再留在這里,那就不是三箭不三箭的事了。
很有可能是30箭或者300箭,到了那個程度他們根本就擋不下來,所以還不如先撤走呢。
他們這些人除了那些無聊的江湖散人之外,其他人都是有主的,只是聽了主家的命令,來看看到底是什么情況的,根本就不需要玩命。
所以他們一個個就全都撤走了,雖然說是撤走了,但是并沒有撤多遠,因為在外面三十個上等折沖府的人都已經圍過來了。
“這些步兵真優秀,讓我想起了西漢時期我隴西李氏的先祖李陵帶領的丹陽兵。”
李陵是飛將軍李廣的孫子,也是一位猛人,這位猛人創造的歷史,就算是李世民也是要高呼不可能的。
在司馬遷的記載里,李陵帶著5000名步兵出塞,結果被匈奴王用3萬騎兵給圍了,然后大戰連場,連戰連捷,逼的匈奴王不得不又從周邊召集了8萬名騎兵,總數湊了11萬大軍,圍攻李陵。
11萬匈奴大軍圍攻李陵,圍攻了8天時間,結果還是被李林干掉了,將近一半人馬、
最后等李陵彈盡糧絕開始撤退的時候,匈奴人進行追擊又被干掉了好幾千人。
最后,還是靠著人多才把李陵給磨死的。
這樣的戰役在當時的時代,所有的軍事家看來都直呼不可能,就算是李世民都覺得這種事是司馬遷對自己家先祖李廣一脈的吹捧。
可是現在李世民信了,因為他看到了步兵是如何暴殺騎兵的。
完成布陣的重甲步兵真的是很恐怖。
李世民的時代,大唐的軍隊可沒有這么富裕呢。
李治倒是有些不以為然,“父親,這沒有什么的,在我永徽年間,大唐的軍隊都是如此裝備的,我們可沒有那么多的騎兵使用,我們的軍隊是以步兵為主的,騎兵打野戰還可以,但是滅國還是要看步兵的,這種事父親,您就不太了解了,在您的時代,大唐是無敵手,可是在我的時代大唐是無敵國。”
李世民時代的大唐主要對手是草原,所以他們的軍隊主要也騎兵,戰略目標是要追亡逐北。
而李治時代的敵人主要都是國家,所以他們的軍隊主要是步兵,戰略目標就是滅國。
所以李治對于步兵打騎兵早就已經習慣了。
而他身邊的蘇定方更是習慣這些事情,這位在李治麾下征西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麗,前后滅三國,皆生擒其主,是一位不遜色于李靖的大唐軍神。
不管是騎兵還是步兵,都能玩得轉。
對于現在的情況,他是最明白的。
“騎兵展不開陣型,步兵有鹿角,騎兵是過不去的,一看這騎兵的統軍將領就不是從戰陣上殺出來的,就是個鐵廢物,騎兵從來不是沖陣的,重錘怎么能切肉呢!”
“再說了朱雀門雖然不小,但是從騎兵的角度來看,這里實在是太小了,要是百余名騎兵還能施展的開,但是數千名騎兵,在這里根本就跑不動,人馬之間都拉不開距離,要是重裝騎兵的撞墻沖鋒還可以施展,可是有鹿角,這些騎兵跑不起來,跑不起來的騎兵,就是靶子。”
蘇定方呵呵冷笑,這樣的戰術,他熟悉,當初打突厥的時候,大唐就是用騎兵去吸引對方,然后步兵圍殺,以剿滅對方的有生力量為主。
永徽年間的大唐和貞觀時期的大唐,完全是不一樣的兩個王朝。
“現在這個大唐比我們父子時期的大唐更加恐怖,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怎么做到了,明明神龍年間的大唐都已經軍力衰弱了。”
李世民看了眼女帝則天,女帝則天面無表情,她也想知道這個世界的大唐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更想知道,這個世界的自己怎么被推翻的,因為從現代看過去,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這個世界的自己,實力和勢力絕對不弱,甚至比李世民的時代都強。
擁有這么強大實力的自己,怎么被推翻的呢?
這一點女帝則天怎么也想不明白,她不認為自己是個政治白癡,她可是李治的白手套,是李治一手培養出來的,而且還處理掉了大量的大唐皇室,削弱了大唐的世家,打殘了關隴貴族,怎么看都不是弱者。
可怎么就被推翻了呢?
“姐姐,你怎么失神了呢,難道想起了自己丟掉的國土么?”
風韻猶存的則天皇后捂嘴輕笑,她對女帝則天可是恨得很呢!
要不是女帝則天,自己又怎么會受到那么多的彈劾呢,而那些彈劾又怎么會留中不發呢,李治明明都已經讓權給自己了,結果又都拿了回去,實在是讓人心疼呀。
“陛下,玄宗來了。”
出去觀察情況的尉遲恭從外面跑了回來,報告了唐玄宗要過來的消息。
“玄宗,先明后暗,真是應該早死二十年的家伙啊。”
李治嘆了一口氣,對于自己這個以玄宗為廟號的孫子,還是有些惋惜的,覺得應該早死二十年,五十三歲就該去世了。
“是呀,真是應該去死了,都已經五十三了!”
玄宗應該早死二十年,不管是李治,還是李世民都是認可的。
甚至都覺得,李隆基現在就該死了!